我们不少人曾错误地认为,杜特尔特总统反美亲中是为骗取我们援助

星河夜语话长也 2025-02-12 00:18:33

跟小马科斯相比,杜特尔特算是对华友好的国家,而放在中菲建交以来的大框架下,他实际奉行的是平衡外交。纵观菲律宾的外交政策,大体是在亲美疏中与平衡外交之间摇摆,杜特尔特跟继任者小马科斯正是这种政策摇摆的体现。

我们有不少人一度认为,杜特尔特对华友好,是为了骗取援助,其实这么看就太过肤浅,无论是亲美也好,还是平衡外交也好,菲律宾想要的从来都是本国利益最大化。跟我们保持友好关系,确实能从中得到实惠,这也是我们的外交优势所在。

一 菲律宾的外交概况

翻翻菲律宾的历史就知道,它有漫长的殖民史。16世纪被西班牙统治,时间长达300多年。1898年菲律宾人民揭竿而起,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没想到前脚赶跑了西班牙殖民者,后脚美国殖民者又进来了,紧接着菲律宾又跟美国人打仗。1906年美菲战争结束,美国付出惨重代价占领菲律宾,开始近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

二战后,菲律宾获得独立,但美国对它的渗透和影响非常深,军政界有大量的亲美人士,而且独立之初,置身冷战格局的菲律宾,为了获取美国的安保,不惜以牺牲主权为代价。1951年,美菲签署《共同防御协定》,菲律宾成了美国的“附庸国”,一边倒追随美国,敌视社会主义国家,美国也对菲律宾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还有驻军。

到了1960年代,冷战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首先是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其次是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出现解冻迹象。另一边,菲律宾国内也出现新情况,国内的民族主义氛围日渐浓厚,反对美国控制的呼声不断高涨,菲律宾政府开始改变外交政策,不再一味追随美国,开始跟周边邻国积极互动,参与组建“东南亚联盟”、“马菲印多”联盟。1967年,时任总统马科斯公开打出“多极平衡”的外交主张。

到了1970年代,菲律宾的外交格局进一步打开,立足美菲同盟的基点,除了跟东南亚邻国积极互动,还跟我国以及中东国家建立友好关系。1975年,中菲建交。

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除了美国,中俄欧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菲律宾的外交政策开始更多立足国家利益,在亲美和平衡外交之间来回摇摆。

1992年,拉莫斯上台,他借助国内的民族主义力量,在美菲同盟框架里争取更多的外交自主性。他迫使美国从菲律宾撤军,同时加强跟我国的接触,跟我国领导人进行互访。

到了阿罗约夫人的任期内,中菲关系更上一个台阶,政治互信达到更高水平,经贸合作稳步推进,双方在南海问题上展开谈判,促成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成功发表。

她的继任者阿基诺三世调转方向,推行一边倒亲美政策。期间菲律宾在南海不断挑衅,导致“黄岩岛事件”,还炮制所谓《南海仲裁案》,中菲关系迅速降温、跌至谷底。

到了2016年,杜特尔特上台,又把外交方向拉回到平衡、对冲战略,一方面保持美菲同盟关系,另一方面跟我国保持接触与合作,在南海问题上保持克制。继任者小马科斯又调整方向,奉行亲美政策。

了解了菲律宾的外交历史,有助于深入认识杜特尔特的对华外交政策。

二 杜特尔特对华友好

为了缓和阿基诺三世时期制造的对华紧张关系,杜特尔特利用元首外交改善中菲关系。他把上任后首访的非东盟国家定为我国,还表示愿意就南海问题跟我国直接谈判,释放出改善双边关系的善意。

他的首访确实实现了转圜。之后,他频繁访问我国,在疫情爆发前的3年里,就访问了5次。频繁的元首访问,使得中非关系得到改善和提升。

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们的国务院副总理、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外交部长先后访问菲律宾,2018年,我国领导人对菲律宾进行国事访问。中非关系提升到更高水平。

在南海问题上,杜特尔特采取务实态度,除了主张直接谈判,他还暂停了美菲在南海的联合演习以及联合巡航行动。对于阿基诺三世搞出来的《南海仲裁案》,他也采取冷处理,在公开场合避而不谈,即便是菲律宾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期间,也从不主动提及。

毫无疑问,杜特尔特积极改善对华关系,自然基于国家利益。首先,他看到我国的一带一路,对菲律宾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契机。基础设施陈旧是菲律宾经济发展一大制约因素,菲律宾自己搞基础建设,缺人才、缺资金、缺技术,根本做不起来。而我国在这方面有绝对优势,只要双方关系处到位,援助以及投资合作不是问题。杜特尔特任内,我国对菲律宾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断增加,涉及钢铁、能源、通信等多个领域,还有援建项目,比如埃斯特热拉—潘塔里恩大桥。

其次,杜特尔特政府在国内禁毒和反恐,得到我国的支持。从规模和行动上看,菲律宾的禁毒和反恐行动不亚于战争。比如,2017年5月的马拉维反恐作战,历时5个月,造成几十万民众流离失所,当时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向非政府捐赠200余万,还向阵亡士兵家属捐款慰问。相比之下,美国打着人权的旗号,严厉批评杜特尔特的禁毒和反恐行动。

此外,中菲联合开发南海油气资源。菲律宾每年购买石油等能源,要花掉几十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而且进口渠道单一,近9成都从中东进口。

杜特尔特看重南海油气资源的经济价值,寻求跟我国合作开发,并力排众议加快推进合作项目落地。

可以看到,杜特尔特在处理对华关系上,主打一个务实,任何获得经济利益的机会都不放过。而对华关系改善,并没有改变美菲同盟关系本质,杜特尔特其实是在大国之间搞平衡,两头通吃,从我国这边获取经济好处,从美国那边获取政治、军事好处。这从他执政后半段就能看出来。

三 对华关系也有强硬一面

美菲关系转冷,起因是杜特尔特上台进行禁毒和反恐。此举引得奥巴马政府很不满,拿着人权问题屡屡批评他,还取消了2万多条枪支援助。杜特尔特也针锋相对,不仅降低了高层互动频率,还暂停了两国在南海的军演和巡航。他单方面废除了《美菲强化防务合作协议》,还放话正考虑废除《访问部队协议》。

2017年,特朗普上台,他没像奥巴马一样对杜特尔特说三道四。两国关系由此得到缓和,恢复了军政高层交往,还恢复了两国在吕宋岛和近巴拉望水域的救援、反恐训练,以及在近巴拉望水域的联合军演。

2021年,拜登上台后,美菲关系进一步升温。杜特尔特恢复了《访问部队协议》,还高调发声支持奥库斯联盟。双方发表了《21世纪美菲伙伴关系联合愿景声明》,强调共同应对地缘政治挑战,之后还举行了杜特尔特上台以来最大规模的军演。

另一边,从2020年开始,杜特尔特在南海问题表现强硬。一是,公开声称“南海仲裁案”已经是国际法的一部分,是菲律宾的伟大胜利。2021年,菲律宾强闯仁爱礁,被我国海警依法驱离。杜特尔特在中国—东盟建立30周年纪念峰会上特别提及此事,措辞强硬。

二是强化海军建设。从2021年开始,杜特尔特政府开始向韩国、美国、印度购买巡逻艇、黑鹰直升机、反舰导弹系统。菲律宾防长直言此举是应对南海局势。

三是加强对非法占领的岛礁的建设。2022年,菲律宾参议院通过决议,投钱建设中业岛、北子岛等实控岛礁的兵营和直升机停机坪,同时在有西月岛等有争议的岛礁上建立哨所。

四是加强跟域外国家合作。除了美国的盟友,比如日本、澳大利亚等,杜特尔特还积极跟越南加强合作。越南在南海也跟我们有领土争端,杜特尔特此举的针对性不言而喻。

杜特尔特执政后期对华表现出强硬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意图借助美国的支持巩固南海既得利益,二是为了下届选举,迎合国内民族主义力量,避免反对派大做文章。

据当时菲律宾国内的民意调查,有6成信任美国,近6成不信任中国,有近7成民众支持菲律宾政府加强跟其他国家合作,并对非法占领岛礁进行建设。

不过,强硬态度并未影响中菲建立的南海争端管控模式。总体看,相比于地缘政治,无论是杜特尔特还是菲民众,都更在意本国的经济发展。这就是杜特尔特民意支持度居高不下的原因。

参考文献

肖毅.杜特尔特任内菲律宾外交战略的调整与动因分析[D].外交学院,2023.

观察者网.菲总统杜特尔特访华“疏美亲中”:是时候和美国说再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