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实用电脑手机技巧
编辑」实用电脑手机技巧
前言
近日,相关部门公布了2024年我国结婚登记人数的情况。
从近三年所公布的数据来看,差距还是挺大的,在2022年的时候是683.5万对,2023年就反弹到768万对,再看如今刚刚过去的2024年,数量对比起来还是挺令人意外的……
那么,2024年结婚登记人数究竟是多少?又是何原因造成近年来结婚人数差距断崖的情况呢?
22年683.5万 一度触底
2022年,全国结婚登记数跌至683.5万对,这一数字令人震惊,也让人开始深思,结婚率为何会大幅下滑?
很多人觉得,这样的变化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家的经济压力不断加大,工作竞争和生活成本的上升,让很多年轻人感觉结婚并非生活的必选项。
而且适婚年龄逐渐推迟,很多年轻人觉得结婚并不是生活的首要任务,反而是事业、个人发展等更重要的事情。
另外,疫情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很多情侣本来准备在2021年结婚,可疫情让他们的婚礼计划停滞,场地、人员、交通等各种因素都成了难以跨越的障碍。
由于大家都处于疫情的不确定状态,很多人选择了延期结婚,等局势稳定后再作打算。这样一来,2022年自然成了婚礼延期的一年。
适婚年龄人群的下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生育率的下降,适婚年龄人群的基数逐年减少,结婚人数自然也就少了。
加上大城市的年轻人选择晚婚、甚至不婚的比例逐年增加,这都使得结婚登记数出现下滑。
那些符合结婚年龄的人,考虑到经济和生活的种种压力,选择结婚的人并不多,反而是拖延结婚的人越来越多。
尽管2022年结婚登记数出现下滑,但这并不代表大家对婚姻完全失去了兴趣。
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社会开始恢复正常,2023年结婚登记数回升。这种反弹是否真的是疫情后的“结婚热”呢?
23年的“结婚热”:疫情后的反弹?
2023年,全国结婚登记人数飙升至768万对,这个数字比2022年增加了不少。
这一年,随着疫情的缓解和社会逐步恢复正常生活,很多原本推迟的婚礼一并集中举行,出现了所谓的“报复性结婚”现象。
这波“报复性结婚”,除了疫情原因,也和经济回暖密切相关。2023年,经济开始逐步回升,很多年轻人收入增长,生活压力有所缓解。
生活质量的提升,也让他们更愿意为婚姻投入,重新思考结婚的意义。再加上政策的支持,尤其是婚育补贴等措施,给了很多人更多的经济保障,激发了他们结婚的动力。
一些地方政府推出的“结婚礼包”帮助解决了一些经济上的顾虑,也让人们更有动力去办婚礼。
专家指出,结婚人数的回升,除了疫情推迟婚礼的积压外,经济回暖和政策激励作用也不可忽视。
随着社会复苏,很多年轻人原本因为经济原因推迟的结婚计划终于能够兑现。
人们开始担心,这是否是因为2023年结婚人数回升后,一部分人的结婚需求已经得到满足。那么,2024年是否会迎来“断崖式”下跌呢?
24年的“冷场”:“断崖式”下跌
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数骤降至610.6万对,这一变化让很多人感到意外。
2023年,结婚人数曾经历了一次反弹,但到2024年,结婚数据迅速下跌,原因其实并不复杂,主要与当前的社会和经济环境密切相关。
很多年轻人不再像之前那样把结婚看作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婚恋观念的变化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如今的年轻人对婚姻的看法和过去有很大的不同。很多人不再追求早婚,甚至有些人选择了“不婚主义”,他们觉得结婚不再是必需,更多的是看个人的需求。
晚婚和晚育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趋势,很多人宁愿把时间花在职业发展、个人兴趣和自我提升上,而不是急于结婚生子。
对于他们来说,结婚似乎不再是人生的一项必须任务,反而是需要权衡和选择的事。此外,社会的现实问题也是导致结婚人数下降的重要原因。
房价依然居高不下,很多年轻人根本没有能力购买房产,结婚的成本因此大大提高。
再加上就业压力的增加,很多人担心自己无法在婚后提供稳定的经济保障,这让很多年轻人对结婚的意愿降低。
那么,结婚数据的差异在不同区域之间又是怎样一个情况呢?
区域差异 结婚数据对比鲜明
说到结婚这事儿,国内不少地方差距还是挺大的。大城市里的年轻人结婚好像越来越少了,反倒是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人们还挺热衷于组建家庭的。
拿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来说,结婚率可是一年不如一年。这些地方房价高得吓人,租个房子都得掏空半个钱包。
再加上工作压力大,加班到深夜都是家常便饭。年轻人都在忙着打拼事业。反观三四线城市,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这些地方的生活节奏慢一些,房价也没那么吓人。
年轻人工作压力小一些,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经营感情。结果,这些地方的结婚率反而比大城市稳定得多。
农村地区结婚的还是挺多的。乡里乡亲的,大家都熟悉,相亲介绍的机会多,结婚年龄普遍比城里早。农村的婚礼也是大事儿,全村人都来帮忙,热闹得很。
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差异也是挺大的。浙江省作为经济大省,2022年的结婚率是5.4‰。而经济相对落后的甘肃省,结婚率却高达6.8‰。
这些数字背后,折射出的是不同地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大城市里的人们追求事业发展,小城镇和农村的人们更看重家庭生活。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点,谁也说不好哪种方式更好。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结婚这件事,还真是因地而异!
原文刊载于信网2025-02-10关于“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610.6万对 数量再度下探”
结语
这三年来,从2022年的低谷到2023年的反弹,再到2024年的意外下滑,可以看到疫情、经济环境和年轻人婚恋观念的深刻影响。
未来的结婚趋势究竟会怎样,还得看年轻人的选择了……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