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村凑出了70块钱创业,身家百亿为村民发红包,开直升机回村

小加娱的史书 2024-01-23 07:39:01

文|ddd编辑|ddd

前言

他靠着全村为他凑出的70块钱,打拼成了亿万富翁,但他并没有忘记初心,并拿出千万元回报村民,他就是郑大清。

郑大清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做过小工,欠过外债,他又是怎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呢?

让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郑大清的传奇人生。

出身寒微的郑大清

1959年,郑大清出生在四川南充的一户农村家庭中,在他出生之前,家里就已经有了几个孩子,这也使得家庭变得更加贫困。

但母亲并没有放弃他,而且那个年代街坊邻居都非常热情友好,郑大清就在贫困的家庭和热心街坊邻居的关怀下渐渐长大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郑大清培养出了吃苦耐劳的性格,到了初中,他的成绩还是非常不错的,初中毕业后,他知道自己的家庭条件并不好,就放弃了继续读书的机会。

恰好这个时候,征兵的消息传到村子里,他为了减少家中的经济负担,选择去参军,由于他吃苦耐劳的性格,参军不久后,就成为了全团第一个获得嘉奖的新兵。

1978年,郑大清被提拔为班长,在这一年,他还带领着全班战友获得了集体三等功,郑大清在部队里的生活也渐渐好了起来。

但在郑大清参军期间,却传来一个噩耗,十分疼爱他的母亲去世了,这对于他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也成为郑大清心中的一大遗憾。

1986年,在几年的军旅生涯结束后,郑大清退伍回到了家乡,此时家里依旧是非常贫困,他只能靠打一些零工来维持生活。

直到他听到同村的人说现在外面的世界能挣到很多的钱,郑大清就有了外出的想法。

郑大清坎坷的创业路

郑大清决定外出闯荡一番,但他身上连车票钱都没有,父老乡亲就伸出援手,那个年代村子里谁家都没有很多积蓄,但他们依旧为郑大清凑出了70块钱。

就这样,郑大清开始了自己的闯荡,在到达新疆之后,所剩的钱也不多了,就先找了个工地从小工做起,最起码能解决温饱问题。

由于郑大清在部队待过,他的体能要好很多,干活也比别人快,他也会在休息时间看看建筑方面的一些书籍,很多工友笑话他太傻,觉得都是无用功。

郑大清却不这么认为,很快,他的努力就被老板注意到了,将他提拔成为工地的工头,郑大清的收入也达到了2000块左右。

但郑大清并不满足现状,他决定自己组建一个工程队来承包工程,这样就可以赚到更多的钱,随后他就召集了一批工友,还有和他一起的老乡,就开始自己创业。

郑大清也如愿的接到了很多工程,结果也都令老板十分满意,慢慢的,郑大清的工程队在当地出了名,但是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

在一次工程项目中,郑大清带着工友日夜不分的工作,在完工找老板结账时,老板却消失了,这可把郑大清急坏了,最后他实在没有办法了,就给工友们一一写下来欠条。

这对郑大清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不仅自己背上了巨额的债务,还连累了自己的父老乡亲和工友,这让他十分难受,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

郑大清勇于担当的做法,让很多工友愿意继续相信他,郑大清也振作了起来,随后的一段时间,郑大清就和工友们吃着馒头过日子,同时他也在努力寻找新项目。

在郑大清和工友的共同努力下,日子也渐渐的好了起来,期间他还投资了商城和煤矿,但都因为经营问题导致关闭。

1995年,郑大清创立了新疆天地集团,吸取了之前经营不善的问题,这一次他站稳了,很快就由开始的亏损转为盈利。

1998年,郑大清决定拿出所有存蓄来修建一所大厦,很多人对此产生质疑,因为当时正值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期,在这样的环境下修大厦,会有很大的风险。

修建的大厦名为“东方100大厦”,这所大厦修建时间只用了9个月就完工了,而事实也证明郑大清的决策是正确的。

这所大厦在1999年一年的时间里,就有一个多亿的营业额,2000年的营业额更是突破了两亿,随后郑大清的事业越来越顺利,多次登上富豪榜。

但是郑大清并没有忘记这一切是怎么来的,更没有忘记在他最艰难的时候帮助过他的父老乡亲。

功成名就的郑大清回家乡

郑大清功成名就后,不断的在为自己的家乡做慈善,2001年,就往自己的家乡捐款七百万,同时还建立了几十座桥,还有五所希望小学。

到2006年,郑大清已为家乡捐款超两千万,在2019年的春节,郑大清回到家乡再次回报父老乡亲,春节期间,在广场上连着摆了好几天的酒席。

在宴会上,郑大清还为他们发红包,红包金额从几千到几万不等,这红包就是为了感谢当年愿意帮助和相信他的乡亲们。

这些酒席都按照当地最高的规格来办,同时还摆戏台,唱大戏,另外还开了一台直升机回家,然而这台直升机并不是他用来炫耀的。

而是让父老乡亲们体验一下坐飞机的感觉,因为村子里很多老人辛苦一辈子都没做过飞机,郑大清就尽所能的让他们能够体验一下。

这一次回家,郑大清还为乡亲们带来实用性的东西,如电视、冰箱等家电,给家家户户都换上了新家电,乡亲们也感受到了郑大清的温暖。

除此之外,郑大清还为乡亲们设立了养老金,超过60岁的,每个月都可以领到150元到200元不等的养老金,到现在为止,已经发放了千万元。

郑大清的这些做法出现在网上的时候,引发了不少热议,有人认为是炒作,有人认为是炫富,但是更多是支持郑大清的声音。

结语

郑大清的做法正印证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话,如果当初没有父老乡亲们为他凑出的70块,也就没有如今功成名就的他。

不知道大家看完这篇文章,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欢迎大家探讨!

0 阅读:2

小加娱的史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