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啊,当年要不是我,你这福气上哪找去?"87年深秋的夜晚,老战友王金伟端着散白酒,醉眼朦胧地冲我挤眉弄眼。
屋里暖气扑面,窗外寒风呼啸,枯黄的落叶在院子里打着旋。
我看着眼前这张爬满皱纪的老脸,思绪不由得飘向那个金黄的秋天。
82年退伍那会,我腰板笔直,胸前的三枚军功章在太阳下闪闪发亮。
记得那天,乡亲们放着鞭炮,村口的大喇叭一遍遍播着《歌唱祖国》,吹拉弹唱好不热闹,锣鼓喧天。
谁知道没几天,王金伟就拿着我的个人问题来烦我:"哎,建国,你都二十八了,也该找个媳妇了。"
"你看隔壁杨家村有个姑娘,叫李巧云,今年二十五......"他搓着手,一脸神秘。
"咋样?人品好不好?"我放下手中的镰刀,抹了把额头的汗。
"人品没说的,就是......"他吞吞吐吐,抓耳挠腮好一会才说,"就是有点狐臭。"
这话把我噎住了,八十年代农村,姑娘有这毛病可不是闹着玩的。
我刚想拒绝,王金伟就急了:"你别着急说不,人家姑娘贤惠着呢!自打她爹瘫痪,全家老小都靠她一个人照应,地里地外一把好手。"
第一次见面是在杨家村的老槐树下,深秋的阳光透过树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李巧云穿着件打了补丁的蓝布衫,低着头,一双粗糙的手不停地搓着衣角,指甲缝里还留着地里的泥土。
隔着三四米,就能闻到那股异味。可她抬头看我的时候,那双眼睛清澈得像山涧的溪水,让人心里一动。
回村后,风言风语就没断过,东家长西家短的。
"这张建国是不是傻了?堂堂一等功的军人,找个有狐臭的?"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个大妈摇头晃脑。
"听说是王金伟介绍的,这不是糟蹋人吗?"茶馆里,老头们边嗑瓜子边议论。
我爹更是气得摔了茶碗,碎片溅了一地:"你是不是让炮弹震坏脑子了?咱村多少姑娘排队等着你挑!"
娘倒是没说啥,就是天天念叨:"儿啊,过日子是一辈子的事,可得想清楚咯......"
可我看见过李巧云是怎么照顾她瘫痪的爹的,那细心劲儿,让人心疼。
天不亮就起来熬粥,喂药,擦身子,她爹大小便失禁,她连眉头都不皱一下,细心地收拾。
她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我知道自己有缺陷,你要是嫌弃,我理解......我就是想告诉你,我会好好过日子。"
就这句话,听得我心里一疼。当兵这些年,见过太多生死,明白人品比啥都重要。
83年春天,我们结婚了。李巧云穿着件特意做的红棉袄,布料是她织布挣来的工分换的。
村里人议论纷纷,她就低着头,脸涨得通红。我知道她在担心啥,握着她的手说:"别怕,咱好好过日子,我疼你。"
婚后的日子过得紧巴。为了不让异味影响家里人,她天天换洗衣服,冬天的井水冰得像刀子,她也坚持。
地里的活、家里的活,样样都抢着干。晚上我常看见她在煤油灯下缝缝补补,说是要把家里每分钱都花到刀刃上。
89年儿子小海出生,正赶上我们家最困难的时候。李巧云能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自己的衣服能补就补,家里的菜全靠自己种。
逢年过节也舍不得买件新衣裳,就连集市上五分钱一个的糖果,她都舍不得买。
可她最发愁的还是那个味道。我经常半夜醒来,看见她在院子里偷偷搓衣服,月光下她的身影显得格外孤单。
冬天的时候,手冻得通红开裂,我心疼地说:"少洗两次吧,你看你的手都裂了。"
她摇摇头,眼里含着泪:"我不想连累你们,让村里人说闲话。"
日子本来这么过下去也行,谁知道94年春天,我在工地干活,从脚手架上摔下来,差点没了半条命。
医生说可能这辈子都站不起来了,全村人都说我这辈子算完了。
可李巧云硬是把我从鬼门关拉了回来,那段日子,她白天去砖厂打工,晚上回来伺候我。
家里揭不开锅了,她就去借钱。我躺在床上,听见她在门外跟人低声下跪:"求求你借给我吧,等我丈夫好了一定还,我可以给你家干活抵债......"
她跪在地上的样子,让我心如刀绞。那时我才知道,她把自己最后一件值钱的嫁妆,那条金项链都卖了。
为了给我治病,她白天在砖厂搬砖,晚上回来还要照顾我。我常常半夜醒来,看见她趴在我床边睡着了,手里还攥着热毛巾。
春去秋来,整整一年,她就这么坚持着。日子熬到最难的时候,她还在笑:"没事,你在就好,我不怕苦。"
后来我才知道,李巧云每天换三四次衣服,大冬天也是。她说:"宁可自己吃苦,也不能让你们难受。"
98年那会,隔壁老张家的孙子掉进村口的水塘。大人们手忙脚乱的时候,李巧云二话不说跳下去把孩子救上来了。
从那以后,村里人对她的态度开始转变。街坊邻居渐渐发现,这个"臭媳妇"心眼实在,遇到红白喜事总是第一个来帮忙。
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我在建筑工地当了小包工头。可儿子上学那会,被同学笑话:"你妈是臭妈妈!"
李巧云知道后,咬着牙给儿子补课。她说:"咱家孩子,一定要比别人强。"晚上教完儿子,自己也偷偷看书,学认字。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海不光学习好,还特别懂事。07年高考,考上了省重点大学。
全村人都惊了:谁能想到"臭媳妇"教出这么个好儿子?那天,我看见李巧云在厨房里偷偷抹眼泪,笑得像个孩子。
这些年,李巧云看了不少医生,狐臭的问题好多了。更重要的是,村里人早就不在意这事了。
街坊邻居见了她,都亲切地叫一声"巧云嫂子"。遇到家里有困难的,她总是第一个去帮忙。
前些日子,儿子从城里回来,带着对象见父母。那姑娘规规矩矩地叫了声"妈",还主动帮着李巧云择菜。
看着她们俩在厨房忙活的背影,我突然有点鼻子发酸。记得当年多少人劝我别娶她,如今却羡慕我好福气。
晚上,李巧云躺在床上抹眼泪:"咱儿子有出息,找了个好媳妇,我这心里啊,就跟抹了蜜似的。"
我看着她布满皱纪的脸,想说声对不起,以前没能更疼你些。可话到嘴边,却变成了:"睡吧,明天还得早起呢。"
"老王,你说得对。"我端起酒杯,看着这个相识三十七年的战友,"这福气,真得谢谢你。"
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李巧云在厨房忙活的身影映在墙上,温暖而踏实。
有些东西,只有岁月才能证明它的珍贵;有些人,用一辈子的坚韧,把缺陷变成了别人眼中的福气。
屋外的寒风还在呼啸,可是这屋里,处处都是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