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海思,举美国之力都挡不住,跻身全球半导体公司前10,凭什么

巴普罗独白 2024-12-11 16:16:59

一家公司独自承受世界第一强国的制裁,还顶住了!纵观人类商业史,除了华为你还见过别的吗?

华为的芯片部门——海思半导体,初始资金只有两万块。

然而面对美国的制裁,原材料断供了长达5年,营收竟然还突破了2000亿。

海思在经历了如此灭顶之灾,却还能逆风翻盘,这究竟是为什么?

华为芯片研发的先锋军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海思设计的芯片主要供华为自己的产品使用,并不对外销售。

海思作为华为内部的部门,外界也对它知之甚少。

后来,华为成立了上海海思,才开始将芯片提供给其他公司。

芯片是通信设备的核心部件,但华为早期研发的芯片都比较简单。

后来,通信技术飞速发展。华为开始自主研发更加复杂的芯片,可开发难度也成倍增加。

华为的海思部门研发出了“昇腾”芯片,采用自主研发的“达芬奇”架构。优点是高性能、低延迟和低功耗。但缺点是复杂度高、开发难度大、成本高。

说到开发难度,就要提一提任正非为了研发下的血本。

不惜成本,为人才“筑巢”

一次大会上,任正非曾对坐在前排的高管们说:

“你们当中,谁没有浪费过大量资金?徐直军就浪费了我一千亿。”

芯片开发时,开发只是第一步,真正的关键在于“流片”。流片就是把电脑里设计好的芯片电路图,变成实实在在可以使用的芯片。

要紧的是,流片本身也是一个烧钱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一旦流片失败,那么之前投入的人力、财力和时间也就前功尽弃了。

华为海思芯片研发负责人何庭波曾经向任正非提出,要争取芯片流片一次成功。但出乎何庭波意料的是,任正非并不赞同这个观点。

虽然流片一次成功对公司来说很重要,可以节省大量资金,但芯片研发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持创新。

如果为了追求一次性成功,而导致研发人员不敢冒险、不敢创新,那研发就失去了意义。

而为了研发,任正非对员工的包容度,迄今为止还没听过比他更高的。

华为为了一位意大利科学家,专门在意大利设立了研究所。

他知道要吸引和留住人才,就得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和实现价值的机会。

多年来,华为就像是一支军队,始终瞄准着同一个目标:搞研发。

低调起步

任正非一开始是在深圳创立了华为公司,起初规模很小。经过几年的努力,华为才逐渐在行业内崭露头角。

后来任正非意识到,要想在通信领域有更大的突破,必须在芯片设计上有所建树,所以十多年间一直在积累经验培养人才。

2004年,华为终于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时刻——海思半导体公司正式成立。

不过海思成立之初规模并不大,只是华为的一个部门,主要为华为的通信设备提供芯片支持。

但渐渐地,海思的芯片开始在手机、电视、IoT等领域越来越壮大,成为华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而技术实力与创新,是海思的立身之本。

海思成立后,一直把自主研发和专利申请作为公司的重中之重。

为了加快研发进度,海思甚至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多个研发中心,从美国到欧洲,从印度到中国。

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思的芯片技术越来越成熟,麒麟系列芯片开始推出。不仅性能强大,而且功耗低,成为了华为手机的一张王牌。

在海思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国产手机厂商开始重视芯片的研发和应用,国产芯片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提高。

搭载海思芯片后,华为手机的销量一路飙升。

而华为手机的热销,也为海思贡献了可观的收入,让海思有了更充足的资金投入到研发和创新中。

随着海思芯片的不断进步,许多手机厂商都希望能与海思合作。

一时间,海思成为了智能手机领域的主要玩家之一,与高通、苹果等国际巨头同台竞技。

可2019年,就在海思如日中天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这一切。

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华为实施了制裁。

海思的使命

在过去十多年里,华为的海思部门一直在芯片领域与美国的苹果、高通,以及台湾的联发科等巨头较量。

华为的大部分芯片都出自海思之手,它们负责芯片的设计,然后交给台积电等芯片制造巨头进行生产。

海思最辉煌的时期,华为手机的销量一度超过了苹果,成为全球第一。

2020年第一季度,它的销售额就高达26.7亿美元,跻身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前十名。

随着美国加大了对华为的制裁力度,切断了华为的芯片代工渠道,台积电等公司也不得不停止为海思提供代工服务。

然而制造高端手机芯片对技术要求极高,目前全球能做到的公司屈指可数。美国的这一禁令,无疑打在了华为最脆弱的部位。

海思原本规划的高端芯片生产线被迫搁置,许多芯片的研发和量产计划都受到了影响。

华为公司的高层管理团队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

海思有一万多名研发人员,他们的平均年薪达到60万元。仅员工工资一项,每年就需要近百亿元。

再加上其他研发费用,华为要继续维持海思的运营,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如果海思是其他上市公司旗下的部门,恐怕早就被砍掉了。

但华为不一样,它不是上市公司,不需要向股东交差,也不会被资本市场牵着鼻子走。

所以在海思的去留问题上,华为很快就拿定了主意。

不计成本,不论代价,都要继续支持海思。

任正非这样做,目的很明确:只要海思这个“大脑”还在,华为的手机业务就有希望。

反过来说,保住海思,也就等于保住了华为的手机业务。

这个决定看似简单,但背后却有深意。

尽管制裁导致华为的业务受到重创,但华为决定不会对海思进行重组或裁员。

而是要保留海思的研发团队,继续在芯片领域进行投资。

华为在软件层面加大了投入,成立了专门的软件团队,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华为虽然只是一家企业,但它却关乎国家命运。

结语

在国产芯片行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海思的崛起带动了国产芯片自给率的提升,进口量有所减少。

海思的发展也为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强投资风险管理敲响了警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海思肩负着振兴民族芯片产业的重任。

在华为的支持下,海思必将继续在全球芯片设计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屏幕前的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参考资料

[1] 【澎湃新闻】——《任正非:海思是华为的附属品,跟着华为的队伍前进》

[2] 【电脑爱好者】——《麒麟9000一代打三代!一文读懂华为海思麒麟芯片的前生今世》

[3] 【深圳市电子商会】——《国产手机芯片成大黑马:增长64%,销量是华为麒麟芯3倍》

[4] 【中关村在线】——《华为海思遥遥领先!市场份额重回全球前五》

[5] 【环球网】——《狂升五位,华为海思晋级全球十大半导体厂商》

1 阅读:337

巴普罗独白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