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十八年正月,康熙帝第二次南巡至泰安,并没有登泰山,他听闻现在泰山上、下的各个庙宇香火非常荒凉,庙内人员的日用都很难供给,快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康熙非常痛心,他想不到国家祭祀重地-岱庙竟也是这样,觉得是自己治理国家还有欠缺的地方,竟然让泰山神道场破落不堪,由衷地感到惶恐和不安,怕得罪了上天,更怕影响了自己的统治权威。随即下旨,要求诸臣和山东巡抚藩臬限期办理所安排事项。
他说:“泰山为五岳之长,是举行国家祭祀大典的地方,对江山社稷功不可没,不能因人治原因导致各庙宇凋落、荒废。因此,自今日起,在每年当地的香税钱粮中,拨出数百金,用于接济泰山上下各庙宇的住持,以使他们能尽心守护,随时维修,保持庙宇的整洁,方便往来观瞻、祭拜的人,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也表达了我对泰山神的尊崇。”可见,对在筑牢其王朝统治根基方面,康熙帝对泰山及其祭祀是多么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