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东北王张作霖侄子,却甘愿沦为日本人的走狗,张学良:击毙他

妙春说历史故事 2024-11-22 04:29:52

他是东北王张作霖侄子,却甘愿沦为日本人的走狗,张学良:击毙他

世人皆知张作霖死于皇姑屯事件,却鲜有人知在那动荡的年代里,张家还有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1931年的一个深夜,东北军司令部灯火通明,少帅张学良正在批阅一份特殊的军事文件。当看到"东北自卫军总司令张学成"这个名字时,少帅的手微微颤抖。这个曾与自己一同在东北讲武堂读书、一起在日本陆军大学求学的堂弟,如今却站在了民族的对立面。张学良深深叹了一口气,拿起手中的朱笔,写下了一个决定性的命令。这个曾经被誉为东北军"明日之星"的张家子弟,究竟是如何从大帅府的红人沦落为民族的罪人?他为何会背叛自己的祖国和家族?这其中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一、从军阀世家到东北军新星

清末民初的奉天,张氏家族可谓显赫一时。张作霖的大哥张作孚在当地颇有威望,其子张学成自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1905年,年仅八岁的张学成遭遇人生第一次重大变故。那一年的深秋,张作孚在外出巡视时遭遇土匪伏击,不幸身亡。

张作霖得知这个噩耗后,立即将张学成接到自己府上抚养。当时的张作霖已经在东北军中崭露头角,担任马队统领,颇受冯德麟赏识。张作霖对这个侄儿格外关照,不仅给予优渥的生活条件,更是将其与自己的长子张学良一同培养。

1912年,张学成随堂兄张学良一同进入东北讲武堂学习。讲武堂是当时东北地区最高等的军事学府,能进入这里学习的都是东北军阀子弟中的佼佼者。在讲武堂期间,张学成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尤其是在战术课程中表现突出,多次获得优异成绩。

1916年春,张作霖看中了张学成的才能,特意安排他到自己的卫队营实习。这支卫队营可不是普通的部队,是张作霖的贴身卫队,能在这里任职的都是张作霖的心腹。张学成在卫队营期间,勤勉用功,很快就掌握了带兵的要领。

1918年,张作霖决定派遣张学良和张学成赴日本陆军大学深造。这个决定让许多东北军将领大为惊讶。要知道,能去日本陆军大学深造的名额极其珍贵,张作霖却将两个名额都给了这对堂兄弟。

在日本求学期间,张学成表现出色,不仅学习刻苦,还与日本军界人士广泛交往。他的日语水平很快超过了张学良,经常被日方邀请参加各种军事交流活动。这段经历让张学成开始逐渐接触到日本军方的一些核心人物,为他日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1920年,张学成学成归来,被张作霖任命为卫队营营长。这个任命在东北军中引起不小的轰动,因为他成为了东北军历史上最年轻的营长。很快,张学成就用自己的能力证明了这个任命并非徇私。他将卫队营训练得令行禁止,成为东北军中最为精锐的部队之一。

在担任营长期间,张学成屡建战功。1922年的平郭战役中,他指挥卫队营在关键时刻突破敌军防线,为东北军赢得了重要战役的胜利。这一战后,张作霖破格提拔他为旅长,成为东北军中最年轻的将领。

二、权力与野心的交织

担任旅长后的张学成开始频繁出现在奉天政要的各类场合。在1922年冬季的一次军事会议上,张学成提出了改革东北军装备的建议,获得了张作霖的高度赞赏。这次会议后,张作霖将东北军第三师的部分军需采购权交给了张学成,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职权。

在军需采购过程中,张学成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关系网。他通过军需采购结识了多位日本武器商,同时也与奉天当地的商界建立了密切联系。1923年初,张学成主导的一笔大额军火采购为东北军获得了一批精良装备,这次采购使他在军中声望更上一层楼。

然而,权力的扩张也带来了不和谐的声音。当时东北军内部形成了以张学良为首的本土派和以郭松龄为首的关外派两大势力集团。张学成在军中崛起后,开始试图在两派之间周旋,这引起了张学良的警惕。

1923年春,张学成在一次军事演习中表现出色,指挥部队以新式战术击败了对手方。这次演习后,他获得了统领新编第五旅的机会。新编第五旅是张作霖着力打造的精锐部队,装备精良,士兵素质过硬。

在统领新编第五旅期间,张学成开始频繁与日本驻奉天特务机关接触。他多次派人前往日本购买军事装备,同时也经常接待来访的日本军官。这些行为虽然得到张作霖的默许,但在东北军内部引起了一些非议。

1924年初,张学成又有了新的动作。他开始在军中培植亲信,将自己在日本陆军大学的同窗安插到部队重要岗位。这些人大多与日本军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的存在使新编第五旅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小圈子。

张作霖对侄子的这些举动似乎并未太在意。在一次军事会议上,张作霖甚至当众表示,东北军需要像张学成这样懂得现代军事的年轻将领。这番表态让张学成的地位更加稳固。

但张学良对堂弟的行为却越发不满。在东北军内部,张学良开始着手调查新编第五旅的人事变动情况。同时,他也派人暗中监视张学成与日方的往来。

1924年夏,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出现了。张宗昌派人秘密接触张学成,邀请他出任直系军队的师长。这个职务不仅级别更高,且能使张学成摆脱东北军内部的制约。张学成在权衡利弊后,决定接受这个邀请。

就在张学成准备调任之际,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这场战争成为了他命运的转折点。在战争中,张学成所部被指控有烧杀抢掠行为。这些指控虽然没有确凿证据,但已经足以动摇他在东北军中的地位。

三、从东北军统帅到日本傀儡

1925年初的东北,局势风云变幻。直奉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尽,张学成就面临着一个重大抉择。此时的他已经被调离新编第五旅,改任东北军后勤部副主任,这个职位看似重要,实则是一种变相的贬谪。

就在张学成仕途不顺之际,日本关东军派出特使秘密拜访了他。在奉天郊外的一处私人宅邸里,日方向他提出了一个诱人的条件:只要他愿意配合日本的行动,就能得到关东军的全力支持,未来在东北军中占据更高的位置。

这次秘密会谈后不久,张学成的行动开始发生微妙变化。他频繁出入日本驻奉天领事馆,与多位日本军政要员建立了密切联系。同时,他还在东北军中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将一批亲日分子安插到军中要职。

1926年夏,张作霖北伐在即,东北军准备大规模南下。在一次军事部署会议上,张学成提出了一个看似合理却暗藏玄机的建议:将部分精锐部队留守东北,以防不测。这个建议虽然未被采纳,但引起了张学良的警觉。

1927年初,张学成获得了一个新的职务:东北边防军总指挥。这个职务表面上是为了加强东北边防,实则是张作霖为了安抚他而设立的闲职。然而,张学成却利用这个职务,在边境地区秘密囤积军火,并与日本关东军保持着频繁接触。

1928年6月4日,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发生。张作霖遇难后,东北军内部出现了短暂的混乱。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张学成突然调动部队,占领了几个重要的军事据点。这一举动引起了张学良的强烈不满,随即下令将其软禁。

被软禁期间,张学成通过秘密渠道与日本关东军保持联系。1929年初,在日方的策划下,他成功逃离软禁地点,并在日军的保护下逃往旅顺。在那里,他开始筹建所谓的"东北自卫军"。

这支"东北自卫军"实际上是一支傀儡武装。日本关东军为其提供武器装备和军事训练,同时也在政治上给予支持。张学成被扶植为"东北自卫军总司令",开始公开反对张学良的统治。

1930年,张学成在日军的支持下,多次在东北边境地区制造事端。他率领"东北自卫军"袭击边境哨所,破坏铁路线,企图动摇张学良在东北的统治基础。这些行动虽然规模不大,但却给东北的安定局势带来了严重威胁。

在这期间,张学成还通过各种渠道散布谣言,声称张学良无力治理东北,只有在日本的帮助下才能维持东北的安定。这些言论在当时的东北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也为日后日本侵占东北埋下了伏笔。

四、最后的背叛与终局

1931年8月,张学成的"东北自卫军"活动愈发猖獗。在日本关东军的支持下,他的部队已经发展到五千余人,装备了大量现代化武器。这支部队不仅在边境地区骚扰东北军的驻地,还多次深入东北腹地,破坏铁路和电报线路。

在8月15日的一次行动中,张学成亲自率领一支精锐部队,突袭了抚顺近郊的一处东北军军营。这次突袭造成了严重的伤亡,其中包括多名东北军的高级军官。这一事件成为了张学良最终决定彻底清除这个背叛者的导火索。

张学良随即下令东北军情报处展开秘密调查,很快就掌握了张学成的活动规律。通过侦察发现,张学成每月都会在固定时间前往旅顺,向日本关东军汇报军情。在这些秘密会见中,他不仅出卖了大量东北军的军事部署信息,还详细报告了东北各地的防务布局。

9月初,张学良派出了一支精锐特务队。这支特务队由东北军中最优秀的特工组成,他们的任务就是在张学成下一次前往旅顺的路上将其截获。行动计划经过周密筹划,特务队在沿途设置了多重埋伏。

9月12日,张学成如往常一样,带着几名亲信从营地出发,准备前往旅顺。就在他的车队经过复州附近的一处偏僻道路时,东北军特务队发动了突然袭击。激烈的枪战在清晨的薄雾中展开,张学成的警卫虽然奋力抵抗,但最终寡不敌众。

在这场遭遇战中,张学成身中数弹,当场毙命。他的随行人员大部分被击毙,只有两名警卫趁乱逃脱。在张学成的随身物品中,特务队找到了大量机密文件,其中包括详细的东北军部署图和多份与日本关东军的联络文书。

张学成的死讯传出后,日本关东军立即做出强烈反应。他们声称这是一起"蓄意谋杀",要求张学良给出说明。同时,"东北自卫军"的残余势力也叫嚣要为其报仇。然而就在此时,另一个更大的阴谋正在酝酿。

9月18日,就在张学成死后短短六天,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了。日本关东军以张学成之死为借口之一,发动了全面侵占东北的军事行动。在混乱中,"东北自卫军"的残部被日军收编,成为了侵略者的马前卒。

张学成的叛变和最终的结局,成为了那个动荡年代的一个缩影。他的案件档案被东北军特别保存,上面盖着"永久保密"的红色印章。在这份档案的最后一页,记录着张学良亲笔所书的八个大字:"背叛者,永世不得宽恕。"

五、历史的回响

张学成之死在当时并未引起太大波澜,但随着历史档案的逐步解密,他的叛变过程逐渐浮出水面。1932年春,东北沦陷后,日本关东军特务机关整理的一批档案中,详细记载了张学成从1925年起与日方的秘密往来。这些档案显示,他不仅向日方提供了大量军事情报,还协助日本特务在东北军中发展了庞大的情报网络。

1933年,在日本扶植的伪满洲国政府成立一周年纪念时,曾有人提议追认张学成为"开国功臣"。这一提议得到了关东军某些人士的支持,他们认为张学成为日本占领东北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这个提议最终被否决了,原因是担心此举会引起东北民众的反感。

在1935年出版的《东北军事变迁史》中,有一章专门记载了张学成的叛变经过。书中披露,早在1924年,张学成就开始秘密筹建地下情报组织。他利用军需采购的便利,在东北各地设立了多个秘密联络点,这些联络点后来都成为了日本特务的情报站。

1937年,一位曾在东北军情报处任职的官员在回忆录中记述,张学成的叛变并非孤立事件。在他背后,存在着一个由日本特务机关精心策划的巨大阴谋。这个阴谋的目的是瓦解东北军的统治,为日后的全面侵略做准备。

战后,在东京审判期间,多份文件证实了张学成与日本关东军的勾结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一份dated1930年的密约,约中详细规定了日方将为"东北自卫军"提供的军事援助,包括武器装备、军事顾问和资金支持。作为交换,张学成需要在适当时机策动部分东北军部队倒戈。

1950年代,在整理民国时期档案时,研究人员在沈阳发现了一批张学成的私人文件。这些文件中包含了他与多位日本军政要员的往来信函,以及详细的军费开支记录。这些材料为研究他叛变的具体过程提供了重要线索。

1960年代,一位日本学者在研究关东军档案时发现,张学成的叛变是日本对东北实施"以华制华"战略的重要一环。通过扶植他这样的背叛者,日本不仅获得了大量情报,还在东北社会制造了严重的混乱,为后来的军事入侵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东北当地,张学成的故事逐渐成为了一个警示性的历史教材。许多历史学者认为,他的叛变过程集中体现了那个特殊年代的复杂性。在巨大的历史洪流面前,个人的选择往往会产生深远的影响。1931年的松花江畔,那场致命的枪战不仅结束了一个叛徒的生命,也为即将到来的灾难敲响了警钟。

0 阅读:2

妙春说历史故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