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包含虚构创作,内容为版权方所有。
扶沟有个叫朱九真的产婆,她年过四十五,胆大心细,技术高超,在村里颇有名望。
这年冬天,朱九真的母亲突然重病,朱九真一直照顾着母亲,直到半夜才躺下休息,不料她刚躺在床上,突然门口响起急促的敲门声。
朱九真担心敲门声吵醒母亲,急忙跑过去开门,就看到门外站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老妇人看到朱九真以后,着急地说:“我儿媳的羊水破了,她马上就要生了!”
朱九真担心母亲不愿意去,叮嘱老妇人去找别的产婆,老妇人却表示她的儿媳有些难产,别的产婆不如朱九真本事厉害,担心请别的产婆前去会出事,这才特地来请朱九真。
老妇人说着说着跪在朱九真面前磕头,苦苦哀求她救命。
朱九真见老妇人说得如此可怜,有些于心不忍,便叫醒儿子照顾母亲,她跟着老妇人离开了。
老妇人提着一盏红灯笼,带着朱九真向北走过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终于看到两间茅草屋,里面灯火通明,还有一个女人痛苦的呻吟,这就是老妇人的家。
朱九真跟着老妇人进屋,看到了一个长相秀美的妇人正神情痛苦地躺在床上,那妇人床边站着一个长相英俊的男子,满脸都是担心,应该是那美妇的丈夫。
朱九真进屋以后,走到孕妇身边,轻声抚慰了她几句,叮嘱老妇人准备好接生的用品,便掀开被子准备帮孕妇接生。
当朱九真掀开被子,看到孕妇肚子的瞬间,吓得脸色煞白,双腿一瘫直接坐在了地上。
只见那产妇的肚子布满了漆黑的蛇鳞,并且肚子比一般的产妇大两倍有余,看起来格外吓人。朱九真看到这一幕,立马意识到,这家人根本不是人,应该是蛇妖,毕竟正常人的肚子上根本不可能长出蛇鳞。
朱九真做了多年产婆,从未见过如此可怕之事,她心中又惊又怕,急忙爬起来跪在地上流泪祈求:“各位蛇仙,我只是个普通妇人,家中上有老,下有小,求你们放过我吧!”
老妇人没想到朱九真竟如此害怕,她急忙扶起朱九真,柔声安慰说:“别怕,我们虽是异类,但从不主动伤人,若你帮助我儿媳顺利生产,你就是我们的恩人!我们必有报答!”
朱九真听到老妇人这样说,终于稳住心神,上前帮助孕妇生产,在她的帮助下,孕妇顺利产下三颗蛇蛋,那孕妇产下蛇蛋以后,就变成了一条漆黑的大蛇,紧紧把蛇蛋圈起。
朱九真见黑色大蛇比自己家门前的桃树还要粗,心里一个哆嗦,正要告辞离开,没想到老妇人却紧紧抓住她的手,往她手里塞了两片黑色的蛇鳞,告诉她说:“这是我们给你的谢礼!”
老妇人已经知道朱九真的母亲重病的事,特意送给朱九真的,这蛇鳞从蛇仙身上脱落,对人类来说是大补的神药,只要她回去以后,将蛇鳞磨成粉,再让母亲服下,她母亲的病就可以痊愈。
朱九真听到老妇人这样说,立刻紧紧握住了那两片蛇鳞,对老妇人道了谢,她回家以后,按照老妇人的叮嘱,让母亲服了药,次日一早,母亲果然病愈了。
朱九真的儿子见状,急忙问朱九真这是什么鳞片,竟有如此奇效,朱九真如实告诉了儿子。
结果儿子听后,大呼神奇,提议将未用完的蛇麟卖出去,赚些药钱给朱九真的母亲补身子,朱九真一听,觉得可行,便答应了儿子,将鳞片交给了他。
可没想到,这个决定让朱九后悔了一生。
儿子靠着这个鳞片赚了一大笔钱,这笔钱比朱九真当一辈子产婆赚的都多。
不久后,就有一个富商前来拜访,那富商听闻了蛇麟的事,追问朱九真在哪里得到的蛇麟,还带了一大堆价值不菲的礼品。
富商出手大方,朱九真如实交代了自己的奇遇,还将蛇仙一家的住址都告诉了富商。但她碍于蛇仙们的恩情,强调了蛇仙一家都是好人,让富商万万不可伤害它们。
富商笑眯眯地答应了,又送了朱九真一盒黄金,这才悠悠离去。
可没过多久,朱九真就得知了蛇仙一家全被扒皮的消息。
原来那富商根本不在乎蛇仙是好是坏,只是贪婪它们的鳞片是奇药罢了,在拜访完朱九真不久后,他便雇佣了几个道士前往了蛇仙的住处,将其一网打尽,一个活口也不留。
朱九真听闻消息后吓得差点晕过去,她急急忙忙跑去蛇仙所住的茅草屋,却只见到一片废墟。
朱九真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嚎啕大哭,她深知是自己的贪心害死了蛇仙一家,只觉得十分愧疚。
后来她麻木地回了家,一连几日都没出门。紧接着,怪事发生了。
朱九真白天总觉得有人在盯着她,四处张望却空无一人,晚上总会梦到自己变成了蛇仙,被富商和道士制服在地上,然后被硬生生扒了皮。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每晚都会上演。
之后民间又传闻,那扒蛇皮的富商在家里离奇死亡,据说那富商死得蹊跷,浑身被扒了皮,死状可怖。
朱九真被吓得魂飞魄散,她知道这是蛇仙的报复,于是又回到了蛇仙曾住的茅草屋,啼哭磕头谢罪,可一连跪了一夜,都没有等到蛇仙的原谅,正当她摇摇晃晃准备离开,茅草屋却徐徐冒出一股黑烟,三只小黑蛇慢慢悠悠爬了出来,来到了朱九真的面前。
朱九真定睛一看,立马认出这是她曾接生的那三个蛇蛋,现在已经孵出了小蛇。
这三条小蛇口吐人言,告诉朱九真,蛇仙一家妖气深厚,被扒皮后勉强活了下来,他们虽恨朱九真恩将仇报,但念在她曾为蛇仙接生,救了蛇仙妻子儿的性命,所以不会取她性命。
但要求朱九真摒弃贪念,要无偿接生一百个孩子,蛇仙一家才会真正原谅她。
朱九真流泪磕头,答应她必会做到,然后离开了茅草屋。
从此,朱九真用自己高超的技艺,开始无偿接生,直到她老到奄奄一息,才终于够一百个。
她这后半辈子,过得十分清贫,但她无怨无悔,只是常常叮嘱身边的人,做人不可贪得无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