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反歧视之路——《不止不休》
今天聊聊中国电影《不止不休》。
片名The Best is Yet to Come (2020),别名最好的还没到。
《不止不休》是一部真实而深沉的电影,也是王晶导演的处女作,讲述了一个因贫困背景而未能获得公平机会的人的故事,同时也让人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乙肝携带者的困境。
这部电影是一部“英雄记者”子类型的影片,故事灵感来自于《南方都市报》前首席记者韩福东的报道,他是一位敢于揭露社会对乙肝携带者偏见的勇敢记者。
片名“不止不休”寓意着韩福东记者无私奉献、不知疲倦地努力揭示真相的精神。
即使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境,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职责,不断地挖掘和报道真相。
在这里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情节都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实,也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白客凭借“王大锤”一角深入人心,现在他渴望打破既定印象,他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果。
在这部影片中,男主角白客饰演了一个名叫韩东的年轻人。
高中肄业后,怀揣着一颗对未来的憧憬之心,韩东踏上了北京这片热土,期待能在这里闯出点名堂。
2003年互联网还没有席卷全球,纸媒占据绝对话语权,但同样竞争激烈。韩东对大都市满怀憧憬,然而现实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他深切地体会到新闻行业对于没有深厚背景和丰富资历的人是多么的封闭和无情。
在招聘会上,韩东决定不走寻常路。他故意不愿递交简历,而是分发自己的作品集副本,试图以此方式吸引人们的注意。然而,招聘人员发现这些都是他自己在网上发布的文章,便很快对他失去了兴趣。一旦他承认自己只上过初中,招聘就已经结束了。
正是这种源自生活不公,刺痛了韩东的心灵深处,这种经历,让韩东对乙肝携带者产生了强烈的同情。
在抽丝剥茧般揭露了一处隐蔽的卖血黑市后,他愕然发现其背后隐藏的秘密。这个所谓的窝点并非仅是售卖血液那么简单,而是暗中为人们提供伪造健康证明文件。
韩东此刻面临着一道道德与现实交织的复杂难题:他可以选择揭露这一伪造健康证明的地下网络,以此作为自己调查新闻事业中的重大突破,进而赢得在报社转正、实现梦想的机会;亦可选择让内心涌动的同情心占据高地,对这些为了生存而不得不走上“违法”道路的行为视而不见。
韩东站在十字路口,一边是理性与客观所要求的冷酷揭示真相,另一边则是情感驱使下的冲动庇护弱者。
伪造健康证明的行为,无疑是对公共卫生安全的极大威胁。
在刚经历非典的背景下,守护健康成了天然的政治正确。
然而,对于乙肝携带者的简单粗暴的一刀切政策,却显得矫枉过正。
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本质上源于无知和懒惰。
电影中深入挖掘了乙肝携带者被毁掉的生活。许多人从出生或儿童时期就感染了乙肝病毒,他们的人生因此被无情地剥夺了许多机会。
一个男子多年来一直试图申请工作和考研,但每次经过健康检查后,所有机会都被撤回;另一个女人讲述了她的未婚夫因为他的家人无法接受患有乙型肝炎的人而取消了婚约。
在新闻报道中,反映坏事的报道被称为新闻,而歌功颂德的报道只能被称为宣传。然而,随着能够披露的真相似乎越来越少,仿佛我们都生活在真空中,与真实的世界渐行渐远。
《不止不休》这部电影,在一段艰难的历史时期,为我们传达了一个充满希望的信息:社会变革和反抗制度排斥是可能的,向更具包容性的环境进行更大的集体过渡也是可行的。
主人公韩东目睹了无数人间惨剧,深刻认识到单纯的揭露真相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只有勇敢地面对现实的错误,积极地寻求变革,才能实现真正的进步。
韩福东的写作,最终引发了法律的变革和乙型肝炎的去病毒化。他不仅战胜了当代社会的教育精英主义,还实现了自己成为职业记者的梦想。每个人都有力量去改变世界,只要我们勇敢地站出来,坚定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们不必只是默默地接受不可接受的现状。相反,我们应该积极地反对和挑战它。在这个过程中,或许真正的改变会发生。
困境产生共鸣,
鼓舞社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