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云辉
(忽必烈)
公元1282年3月,68高龄的元世祖按照惯例,携40岁的皇太子真金来到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避暑。
17日夜里,正当元世祖享用羊肉和美酒时,京城大都(今北京)发生了一起震惊朝野的斩首事件——中书省左丞相阿合马死于一支由80余死士组成的特战队锤下……
(一)死者身份
阿合马,回回族(即回族),属于元朝第二等的色目人。他出身低微,是皇后的陪嫁奴隶,却因罕见的理财天赋步入政坛,为元世祖设计出通过清理户口、垄断盐铁专利、滥发钞票等各项措施,来实现朝廷税赋增收的目的。元世祖曾盛赞他:“夫宰相者,明天道,察地理,尽人事,兼此三者,乃为称职……回回人中,阿合马才任宰相。”
得到元世祖的充分肯定后,阿合马私欲膨胀,结党营私,组成理财派抱团取暖,完全把持朝政。他利用权势消灭异己,顺昌逆亡,“为政擅生杀人,人畏惮之。”他虽然遭到朝廷正直官员弹劾“其情似秦赵高;其事似汉董卓”,但因深得元世祖信任,依然飞扬跋扈,唯我独尊,卖官鬻爵,饱中私囊,贪污受贿。最受人诟病的是,他竟然家藏五百名美女,夜夜淫乱。
阿合马有恃无恐,大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之感。然而他过于得意忘形,忽略了他和元世祖之间,还隔着一个皇太子。而皇太子,正是阿合马命中注定的克星。
(二)事件回放
1382年3月17日傍晚,大都弥漫着诡谲的气氛。一名名叫王著的军官飞驰入城,直奔中书省,向阿合马当面传达皇太子命令:“太子将至,令省官悉候于宫前。”阿合马不敢怠慢,急忙派几名心腹随王著飞马出关,“北行十余里”恭迎皇太子。
王著一行离京不久,又有两名西蕃僧匆匆来到中书省,声称今晚“皇太子与国师来建佛事”,令中书省做好所有准备事宜。由于西蕃僧神色不定,引起值班人员怀疑。值班人员令经常出入东宫的人员暗中辨认,包括宫中警卫高觿(xī)在内,竟无一人认识。高觿用西蕃语询问:“皇太子及国师今至何处?”两名西蕃僧竟然听不懂西蕃语,面面相觑。高觿改用汉语询问,他们“仓皇莫能对”,只得束手就擒。然而,两名西蕃僧面对严刑逼供,始终守口如瓶,视死如归。
高觿急忙“与尚书忙兀儿、张九思集卫士及官兵,各执弓矢以备。”不久,枢密副使张易率兵驻守宫外。张易声称接到皇太子令旨,带兵来协助皇太子诛杀阿合马。二更时,伴随着人马声,一支象征皇太子身份的“烛笼仪仗”队伍渐近皇宫西门。有人上前喊话:“太子有令,打开宫门!”高觿为试探真伪,令人高呼皇太子手下两名先行官名字。这支队伍无人应答,却马上后队变前队,直扑皇宫南门。高觿急忙派人留守西门,自己带人赶往南门增援。但,还是晚了一步。
原来,早先随王著出城恭迎皇太子的那些人等到皇太子后,被皇太子“责以无礼,尽杀之,夺其马,南入健德门。”此时,阿合马等人早已正在南门恭候。皇太子骑在马上指挥,令阿合马近前听令,痛斥一番。王著将阿合马一把抓起,从袖中抽出铜锤,“碎其脑”,阿合马一命呜呼。皇太子“继呼左承郝祯至,杀之”,又逮捕大臣张惠。高觿与张九思赶到南门时,“烛影下遥见阿合马及左丞郝祯已被杀”,急忙对皇太子的队伍展开剿杀。这支队伍顿时“皆溃去”,只有王著“挺身请囚”,坦承自己是这次斩首行动的主谋,皇太子是假扮的,太子手令是伪造的。
18日凌晨,高觿等人飞驰到上都,向元世祖汇报事件详情。元世祖“闻之震怒”,下诏成立专案组侦破此案。
(三)调查结果
专案组通过严刑逼供和明察暗访,加上王著的供述,很快为这起案件画上句号。
案件主谋是王著与高和尚。王著,汉族,益都(今山东省青州市)千户,中级军官。此人素来嫉恶如仇,由于阿合马倒行逆施导致天下人怨恨,于是王著暗中制造大铜锥,发誓用它击碎阿合马脑袋;高和尚,一个自称有起死回生神术的僧人,被张易推荐给元世祖。王著与高和尚合作设计完成斩首行动。其余包括假太子在内的80余人,均属王著部下。
行动结束后,王著杀死阿合马束手就擒,高和尚趁乱逃亡最终被捕,张易轻信假太子手令出兵协助诛杀阿合马。此三人被元世祖诏令处死,假皇太子姓名不详,死于混战中。
至此,案件水落石出,尘埃落定。
(四)疑窦重重
但是,此案明显经不起推敲,疑窦重重。
首先,主谋的杀人动机成谜。王著因“中书左丞相阿合马蠹国害民,与高和尚合谋杀之”,活脱脱一个为民除害的英雄人物。而且当他被判处醢刑(活活剁成肉酱)前,他大喊:“王著为天下除害,今死矣!异日必有为我书其事者。”一个远在益都与阿合马八竿子打不着的中级军官,真的有“为天下除害”的雄心壮志吗?再看同谋高和尚,生平与阿合马毫无交集,并不具备杀人动机。为什么要甘冒奇险参与此事?另外,为什么特战队所有成员均为汉人?
其次,斩首计划天衣无缝,过程顺利得出奇,令人浮想联翩。阿合马位高权重,近距离狙杀难度极大。所以,想要阿合马心甘情愿近前送死,假太子和手令都必须模仿到足以乱真的地步。假太子能将太子模仿得惟妙惟肖,惟一的解释就是,他是被精心挑选出来并长期在太子身边接受训练的人。且太子手令笔迹可以模仿,但太子印信不可能造假,所以阿合马才信以为真。
最后,涉案人员身份蹊跷。阿合马被狙杀后,第二个死于非命是他的走狗左丞郝桢。而右丞张惠只是被特战队抓捕,未加杀害,最后得以善终。这种有针对性的谋杀,显示出张惠并非阿合马的党羽;张易因不明查真伪,贸然带兵准备协助假皇太子行动,被判处死刑,且死后首级将被朝廷送到四方示众。平叛功臣张九思通过皇太子向元世祖求情:“张易是该死!但如果说他参与叛乱,就显得过分了。请求张九思请求圣上处死他后,不要传首四方。”元世祖同意请求,张易才得以死后再受辱。
至此,阿合马被斩首案的幕后支使者呼之欲出。这个人动用汉人武装组建特战队,选拔训练替身冒充自己,跟随父皇外出洗清嫌疑,借张九思之口为张易求情。他,就是太子真金。问题是,真金为什么非要置阿合马于死地?
(五)太子真金
皇太子孛儿只斤·真金从小受汉儒姚枢和窦默等“日以三纲五常、先哲格言熏陶德性”的教育,思想上打下了深刻的汉学烙印。1273年2月,元世祖在姚枢、张雄飞等汉臣劝谏下,废除蒙古传统的汗位继承制,采用中原王朝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诏立真金为皇太子。9月,元世祖又设立“宫师府”,择儒臣38名辅助真金。1279年初,真金得以参决朝政,所有政事都先上报真金后,才上奏元世祖。
而此时,元世祖正在重用阿合马为朝廷敛财。真金作为汉法派的领袖,与阿合马为首的理财派形成尖锐对立。真金始终厌恶阿合马的奸恶,对他深恶痛绝,从来不给他好脸色。一次,因为与阿合马政见不同发生争执,真金当着元世祖的面痛殴阿合马。传说真金曾用弓打得阿合马头破血流,元世祖见阿合马满脸是伤,追问其故。阿合马吞吞吐吐说是被马踢伤的,真金当面戳穿:“你太无耻了,这分明就是我打的!”所以,阿合马虽然权焰熏天,“所畏惮者,独太子尔!”对太子的畏惧心理,也为阿合马后来被杀埋下了伏笔。
真金采纳汉臣建议,设立门下省以钳制阿合马集团,并特意任命儒臣廉希宪出任门下省侍中,鼓励他道:“皇上任命您统领领门下省,您不必忌惮那些宵小,我会替您除掉他们!”遗憾的是,在阿合马集团强烈反对下,设立门下省的计划最终失败。廉希宪忧思成疾,一病不起。真金派心腹探病,同时询问治理天下之道。廉希宪回答:“君天下在用人,用君子则治,用小人则乱。”他痛斥目前“大奸专政,群小阿附,误国害民”,请求真金即位后铲除阿合马。
卫士秦长卿“尚风节,好论事”,因不满阿合马一手遮天,上书直言,请求元世祖诛杀阿合马。阿合马对他恨之入骨,“竟诬以折阅课额数万缗,逮长卿下吏,籍其家产偿官,又使狱吏杀之。”秦长卿死得很惨,“狱吏濡纸塞其口鼻,即死。”
不久,汉臣崔斌因弹劾“阿合马溺于私爱,一门子弟,并为要官”,被阿合马罗织罪名,迫害致死。真金得知此事时,正在东宫吃饭,悲痛得扔了筷子,立刻令人去制止阿合马杀人。可惜晚了一步,崔斌人头已经落地。
真金与阿合马,已经势如水火。如果继续容忍阿合马胡作非为,必将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使太子即位后难以按照自己的思路治理国家。因此,在即位前斩首阿合马及其死党,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六)真相推测
阿合马位高权重,身边戒备森严,采取暗杀手段难以奏效。所以,真金第一步,就是挑选出一个足以乱真的替身,在东宫严加训练,利用阿合马畏惧自己的心理,使替身最终得以接近阿合马,为狙击做好准备。
然后,太子暗中联络敢于公开声称击杀阿合马的益都千户王著。他煞费苦心选择益都人,是益都军阀李璮多年前曾反叛朝廷被诛杀,王著如果被俘可以声称是李璮的残余,为旧主报仇而行刺,与皇太子毫无关系。
最后,太子在东宫精心训练出一批80余人的死士作为王著的助手。文章开头那两名西蕃僧,由于长期在东宫某处接受特殊训练,所以无人认识。被捕后,他们又顶住严刑拷打,使斩首行动得以顺利实施。而张易,显然是皇太子布下的闲棋。所以张易接到假手令后,兴奋地将“皇太子今晚要杀阿合马”的绝密消息告诉高觿。皇太子为张易求情,是借平叛功臣张九思之口,既显出仁爱之情,又恰到好处撇清了自己。而王著临刑前的喊声,显然是告慰太子,以他为首的特战队顺利完成斩首任务,所有队员视死如归,守口如瓶,希望太子即位后能公开谜底,为特战队青史留名。
(七)真相湮没
阿合马被杀后,始终被蒙蔽的元世祖依然不相信阿合马罪大恶极,还特令中书省案情不能涉及阿合马的妻子和儿女。皇太子巧妙暗示朝中重臣揭发阿合马的种种罪行后,元世祖如梦方醒,大怒道:“王著杀他,杀得好!”诏令打开阿合马的坟墓和棺材,在通玄门外戮尸示众,放出恶犬撕咬他的尸身。“百官士庶,聚观称快。子侄皆伏诛,没入其家属财产。”
皇太子与志同道合的重臣合作,彻底清查阿合马集团,重新起用旧臣,大力改善吏治,准备在政治舞台上大展宏图,一切按照事先的设想顺利进行。只要皇太子即位,真相将大白天下。
遗憾的是,人算不如天算。皇太子没能等到继承皇位的那一天。三年后,皇太子因为禅位问题遭到元世祖猜忌而忧惧成病,英年早逝。他的儿子被元世祖立为皇太孙。皇太孙登基后,尊奉父亲真金为元裕宗。所以,阿合马被斩首的幕后真相,也随着元裕宗之死而永远湮灭在历史的重重迷雾中......
(元裕宗)
【作者简介】许云辉,男,1984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云南省保山一中教育集团高级讲师。曾出版专著两部,在各类刊物上发表文章五十余万字。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