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两次为刘胡兰题词,却拒绝给董存瑞题词,这是为什么?

不急不躁文史 2024-06-06 21:38:48

回顾往昔,在那段峥嵘岁月里,无数先辈前仆后继,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铸就了我们的万里长城,也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在这些英雄中,有两个人的故事最为让人动容,不仅是因为他们的事迹光荣壮烈,更是因为他们在牺牲时还不满二十岁,在那个本该青春灿烂的年纪里,他们选择了在烈火中永生,所以,请记住他们的名字——刘胡兰和董存瑞!

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当这两个人的英雄事迹传到毛主席那里时,他老人家却做出了区别对待:他曾两次为刘胡兰题词,却拒绝给董存瑞题词。

这让我们不禁感到疑惑,两个年纪相近的人明明是同样的英勇,为何毛主席会对二人做出截然不同的对待呢?

怕死不当共产党!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于1932年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的一个贫苦农民之家。

常言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那个暗无天日的年代里,贫贱出身的刘胡兰很小便承担起了生活的重担,并在革命浪潮的影响下逐步踏上了一条敢于斗争的红色道路。

1942年,云南西周村成立儿童团,一向思想积极的刘胡兰第一个报了名,虽然那时的她才年仅10岁,但却在各个方面都要求进步,入团以后,她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带领着其他团员努力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成长进步。

从1946年开始,刘胡兰主动承担起了村子里的妇女工作,她同当地的党员同志们一起开展了一系列的革命运动,他们发动群众推翻地主剥削统治、带领全村人为解放军做军鞋、鼓励村子里的年轻人报名参军等等,此时的她虽然还未入党,但却时刻以一个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凭借着突出的能力和优异的表现,年仅14岁的刘胡兰被破格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这份来自党组织的认可让她兴奋不已,暗暗发誓一定不辜负党对自己的期盼,要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1946年6月,随着全面内战的爆发,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开始大举进攻解放区,借着这股恶风,已经被打倒的地主武装又开始死灰复燃,各大解放区的革命形势开始恶化,刘胡兰所在的文水地区也陷入到了白色恐怖之中。

面对如此严峻的情况,党组织第一时间通知刘胡兰等人做好转移工作,但是一向听党话的她这一次却选择了拒绝,她诚恳地向上级领导请求,想要留下来继续坚持斗争。

最终,在刘胡兰的强烈坚持下,党组织批准了她的请求并嘱咐她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小姑娘开心地点了点头,便转身投入到工作之中。

在那段时间里,刘胡兰虽身处在危险的环境之中,但却凭借着机智和勇敢,多次深入敌占区收集情报,为开展革命斗争工作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47年1月12日,国民党阎锡山的军队联合当地的地主武装,对云周西村发起了突然袭击,他们包围了村庄,用枪杆子将村民们逼至观音庙前,对他们进行了严苛的审问,目的便是让他们说出共产党员的下落。

眼瞅着老百姓们为了保护自己而遭受拷打,刘胡兰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在敌人的枪口和刺刀面前, 她大义凛然地说道:“我就是你们要找的共产党员!”

凶狠的敌人惊讶地看着刘胡兰,他们想象不到如此年幼的小姑娘居然也会是共产党员?为了吓唬住她,他们故意当着她的面用铡刀杀害了好几位革命群众,然后恶狠狠地问道:“小姑娘,你不怕死吗?只要你承认自己不是共产党,我们立马就放了你!”

刘胡兰轻蔑地看了一眼敌人,冷笑一声,昂然说道:“怕死就不当共产党!”说完,她大踏步地走向铡刀,从容地面对死亡,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誓言。

为了新中国,冲啊!

在河北省隆化县的烈士陵园中,矗立着一座特殊的雕像,一位年轻的解放军战士昂首挺胸地站立在那里,他左手高擎炸药包,右手攥紧拳头,炯炯有神的目光直视前方……

这位英雄的名字叫做董存瑞,他牺牲的时候还不到19岁。

1929年,董存瑞出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家里祖祖辈辈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在那个万恶的旧社会,虽然他们一家人都努力劳作,但却依旧是过着贫寒的生活,小小的董存瑞经常连饭都吃不饱,又何尝能够上学读书呢?

1940年,董存瑞的家乡建立起了抗日政权,这使得全村人都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在家里人的大力支持下,11岁的董存瑞报名参加了儿童团,之后又凭借着出色的领导能力被选为儿童团长,积极配合着大人们进行各项抗日斗争。

在这个斗争过程中,13岁的董存瑞凭借着胆大心细多次成功躲避了日本鬼子的追捕扫荡,是一位响当当的抗日小英雄。

1945年春,16岁的董存瑞报名参加了当地的抗日自卫队,同年7月,他又被分配到了八路军的队伍,就这样,在军队的熔炉之中,他成长为了一名人民军队的战士,并凭借着优异表现升任为副班长,乃至班长。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董存瑞本以为革命事业已经大功告成,老百姓终于可以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却不想,没过多久内战爆发了,为了建设理想的新中国,他再一次奋不顾身地投入到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之中。

此时的董存瑞正值青春年少,激昂的热血流淌在他的身体之中,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在战火的百般锤炼中,他迅速成长,先后立下了三次大功,四次小功,并荣获了多枚英雄奖章。

面对如此骄人的成绩,他却并不自满,主动提出了入党申请,随时准备着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的一切。

1948年5月25日,解放隆化的战役开始了,董存瑞所在的连队担负着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重要任务。

在具体任务分配上,董存瑞被任命为爆破组组长,负责炸毁敌人的炮楼和碉堡,为大部队的总攻扫清一切障碍。

随着战斗打响,董存瑞带领着爆破组的战士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接连炸毁了敌人的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可就在连队发起冲锋时,却突然遭遇敌军一隐蔽桥形暗堡的猛烈攻击。

在接连派出两队人马都未能爆破成功的情况下,董存瑞再度挺身而出,他主动申请出战,在战友的掩护之下,抱起炸药包,快速地冲向了暗堡。

可是,当董存瑞到达暗堡附近时才发现,这个暗堡距离地面过高,而两头桥台又因为过滑而无法放置炸药包,眼看着总攻的时间就要到了,董存瑞当即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炸掉这个暗堡!

于是,董存瑞以身体做为支架,用手托起炸药包,高喊着:“为了新中国,冲啊!” 拉响了导火索……

随着一声巨响,敌人的碉堡被炸毁了,而董存瑞的生命也永远地定格在了那一刻。

毛主席的区别对待

同样是视死如归,同样是壮怀激烈,当刘胡兰与董存瑞的事迹传到毛主席耳中时,他老人家却做出了区别对待:一个给题了两次词,而另一个却坚决拒绝题词,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1947年2月,刘胡兰牺牲一个月以后,延安各界慰问团在山西省文水县活动期间,副团长张仲实在《晋绥日报》上看到刘胡兰英勇就义的消息。

对于这个勇敢的小姑娘,张仲实感动不已,当他回到中央以后,便将刘胡兰的事迹汇报给了毛主席。

毛主席听罢,也是一脸凝重,旋即红了眼圈,默思良久之后,他亲笔为刘胡兰写下题词: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这八个大字完美地诠释了刘胡兰那虽然短暂但却光辉灿烂的一生,与此同时也深刻地表达了党中央对于这位革命英雄的缅怀和哀悼。

只可惜,由于当时尚处在战争阶段,毛主席的手稿在送往文水县的途中不甚遗失,这不得不说是一件令人感到惋惜的事情。

然而,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时间来到了1956年12月,当时正值纪念刘胡兰就义10周年,共青团山西省委向党中央再度提出了申请,希望毛主席能为刘胡兰烈士重新题词。

要知道这样的申请在此前是从来没有人提过的,两次题词也是从来没有过的,可是让所有人喜出望外的是,党中央不仅同意了这个申请,毛主席还亲笔为刘胡兰再度题词。

几个月以后,那份写着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的手稿便到达了刘胡兰烈士的故乡——文水县云周西村。

国家主席为一个人题写两次同样内容的题词,这在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这是党对这位年龄最小的女烈士的最大褒扬。

可是毛主席愿意为刘胡兰题写两次词,却拒绝了为董存瑞题词的申请,这种情况别说现在的人无法理解,就是当时在场的人也都看不明白。

对此,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解释是这样的:刘胡兰牺牲时没有参军入伍,她是人民群众,因此上由自己题词最为合适,但董存瑞是一名优秀的军人,所以还是请总司令朱德来为他题词才更加合适。

1957年10月18日,我们的总司令朱德同志亲笔为董存瑞烈士写下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参考资料:

光明网:《英雄之光|刘胡兰:怕死不当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董存瑞: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

新华网:《宁死不屈刘胡兰 毛泽东为她两次题词》

0 阅读:3
不急不躁文史

不急不躁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