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学者叶嘉莹(1924-2024)
《穿裙子的士,最动人的诗:叶嘉莹百岁人生》李云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即将出版
我在天津师范大学读硕士时,才正式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当时我并不明白学术研究的意义,却想通过研究使人生获得指引。一次,我看到顾随先生的《驼庵诗话》,封底印着叶嘉莹先生的话:“自上过先生之课以后,恍如一只被困在暗室之内的飞蝇,蓦见门窗之开启,始脱然得睹明朗之天光,辨万物之形态。”这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于是我选择顾随作为研究课题,完成《顾随诗学与词学思想研究》硕士论文。
我的硕士导师曹庆鸿女士是叶先生的博士生,介绍我去南开大学旁听叶先生的课。博士毕业后,我得以跟从叶先生做博士后,幸运地由再传弟子成为她门下的一名学生,帮她整理一些讲稿。博士后出站时,天津科技大学接收了我。
中国式诗学传统
一日,我在“科大”遇到了外国语学院的王振平教授。他问我叶先生的学术思想是什么?我简单说了几句。他表示怀疑,建议我应该弄清楚。我觉得自己真是一个不合格的学生,对先生的了解竟然那么少。
寒假,写关于顾随的论文,我又翻开王国维《人间词话》,霎时之间,有了顿悟的感觉,他们分明是在说自己的生命体悟呀。我给叶先生发了一封电邮,说:“近来我研读王国维、顾随与您的作品,有一个发现很想向您汇报,就是您三位先生的诗学都是生命诗学,以生命感悟为中心的诗学,切中了中国诗歌传统的命脉,故能够将中国诗学发扬光大,这种传统是自孔子、屈原、司马迁以来就形成的一种中国式诗学。”
叶先生很快就回复了,说:“是读书有得之言,很好。”并且表示文稿完成后愿意看一看。于是,我开始了对叶先生的研究。能够跟研究对象直接交流,看起来是一项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实际上写作过程非常艰难。我先是完成《中西文论互鉴中王国维、顾随、叶嘉莹以生命体悟为中心的词心传承》,两万多字的文稿先生全部认真看过,批评我没有深入理解她的词学,只是停留在表面。一番苦读重写后,我完成一篇《中西文论互鉴中叶嘉莹的词学创新》。先生这次微笑着夸奖我:“李云啊,你真是用功,一般人看到那些英文,掉转头就走了,不再看了,你却能够看英文,说明你英文功底还是不错。”但接下来先生还是让我继续完善。
2022年,我似乎一直处于写作旺盛期,几乎每个星期就写出来一篇几千字的论文,拿去给先生看。这些系列文章提出叶先生的诗学以生命体悟为中心,得到了她的认可。每有一篇文稿通过,我就觉得前进了一步,理解更为深入。
实事求是的“冷酷无情”
先生的学术历程,艰险崎岖,但风景奇美,令我不愿离开。写作《叶嘉莹诗词人生背后的家族文化特质》时,因为涉及叶氏家族中人的一些情况,先生说她向来持弱德之美,不习惯做毫无保留的展示。我说“这样能够让大家更理解您”,她才同意文稿后半部分由叶言材老师(叶嘉莹先生之侄)负责审阅。完成此文后,先生与我有一次谈话,说自己实际上是一个诗人,希望我不要只停留在表面叙写中,应该从诗文中深入挖掘,写一篇更好的文章。
但研究叶先生的思想性情异常困难,篇篇都潜伏着危机。先生要求严格,实事求是,不能夸耀,不能附会,不能说空洞的话,一定要用学术的语言,不能用非学术的语言,对于诗心、词心、文心分析得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她决不会降低标准迁就。对于写得不对的,先生有时颇“冷酷无情”,也不愿详细解释为什么,只是让我去看书,去领悟。她甚至说:“诗,你能理解就能理解,不能理解就理解不了,这真是一件没有办法的事情。”
最令我纠结和痛苦的问题是我一心二用,不能专心致志,总是想回归原来的近代文学研究。说来奇怪,在我从叶先生研究回归到近代文学时,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样,从近代文学回到叶先生研究时,似乎也有所精进。
后来,我为先生全部诗、词、曲、论文和论著等制作编年,整理了近十万字的年谱,初步还原先生百岁的学术历程。在学术年谱以及之前文章的基础上,我又撰写了《从“清者”到“任者”——叶嘉莹20世纪60—70年代诗文中的心路历程》,先生提出了完善建议,说我应该学会引经据典。我继续写了《从“清者”转变到“任者”的内在因素:传承的责任》,这是认清叶先生学术道路的关键一环,之前却被忽略。先生看后尤为高兴,在文末写道:“是用心有得之作,可喜也。”然后,我又完成《生命体悟诗学的共鸣与回响》,提出先生完成的是“生命体悟诗学”,先生也表示同意,认为“是有所感悟的心得之作”,并建议我进一步完善。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至此,我几乎完成对先生学术思想的初步探索,唯有对先生的诗词曲创作没有评。我以固执和冒险的态度,评了先生的诗。先把第一节《叶嘉莹对前代诗人的承继》给先生看,得到了肯定:“颇有所见,未能发挥。”我想先生眼光真是太犀利了,看出来这只是一个开端。然后我才敢把《叶嘉莹对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开拓:象喻中的生命书写》给先生看,她在篇尾写道:“是读书确有心得之作,可见你读我的作品确有心得,可喜也。”接下来,我又完成《历史、记忆与空白:论叶嘉莹古典诗歌叙事功能的承继、拓展》《评迦陵词》《评迦陵曲》等一系列,也都通过审阅。先生在电话里对我说:“李云,你真是用功,研究我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我要谢谢你!”在研究中,我几乎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从研读中获得的思路、方法来评说先生。我要感谢先生一路引导我还来不及,先生却对我说谢谢,眼泪不禁涌上我的眼眶。
先生的认可对我而言是最高的奖励,我终于能够写出我对先生的认识和理解,对先生的心路历程、诗学与词学贡献、诗词创作的特点与成就等做出较为系统的评述。在此艰难而奇妙的研读过程中,我最为感谢的就是恩师叶先生。著述中她的思路、方法、情感和意志,给了我源源不断的养分,让我越深入研究,越思维清晰,越坚强、有力量、有智慧,我想这就是一流学人的价值与意义,他们本身就是智慧和宝藏,凡是研读他们就会获得沾溉。
(作者为学者、叶嘉莹先生的博士后)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