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铜钱头,凭什么电影《青蛇》能获奖?《新红楼梦》被人吐槽?

迪迪聊八卦 2024-12-01 04:58:17

谁能想到同样是"铜钱头"的造型设计,却引发了截然不同的评价!

1993年张曼玉、王祖贤在《青蛇》中的铜钱头造型惊艳全场,不仅为电影斩获香港金像奖最佳服装造型设计提名,更是成为了华语影史经典造型之一。

然而到了2010年,《新红楼梦》中的铜钱头造型却遭到观众疯狂吐槽,甚至被调侃为"最离谱的造型之一"。

咦?这是什么神仙反转?

说起这两部作品的造型差异,简直就是天堂和地狱的距离啊!

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都很难

《青蛇》里的铜钱头可以说是神仙打造,美得让人窒息。

张曼玉和王祖贤的颜值本就能打,再配上这款充满东方韵味的妆容,直接把观众的审美拉满。

造型设计师张叔平和吴宝玲简直是艺术家级别的存在,他们把握住了戏曲的精髓,又不失创新。

你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巧妙地把京剧青衣的造型元素融入其中,又在妆额设计上别出心裁。

那飘逸的发丝精致的额饰,配上仙气飘飘的服装,看起来就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仙子。

啧啧啧这造型真的绝了,不愧是能获得香港金像奖提名的作品!

但是!说到2010年的《新红楼梦》,我忍不住要吐槽了。

造型设计师叶锦添也是业界大拿,但这次真的有点翻车。

他想要打造具有古典韵味的艺术品,结果却搞出了让观众直呼"看不懂"的造型。

剧中的铜钱头给人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就像是把戏曲舞台搬到了现实主义作品里。

说实话这不能完全怪叶老师,他的想法其实挺有创意的。

但是这次的"风格化"尝试确实有点用力过猛,就像是在芭比娃娃头上安了个京剧头饰。

整部剧的造型让人觉得特别违和,观众看着看着就出戏了。

你说说同样是大师级别的设计,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

说到铜钱头这么大的差距,不得不聊聊它的发家史。

这个造型可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它的祖宗可以追溯到杨子华的《北齐校书图》呢!

在这幅名画中侍女们的发型就已经有了铜钱头的雏形,再配上独特的"额黄妆",美得不要不要的。

南北朝的时候可有意思了,那会儿的寺庙都爱给雕像涂上金粉,美得闪闪发亮。

这种审美潮流直接影响了当时的小姐姐们,她们争先恐后地把额头涂成淡淡的黄色或白色。

不过古代女性日常生活中的妆容可没这么夸张,顶多就是"额黄妆"和"云尖巧额"这种小清新风格。

后来啊这个造型在戏曲舞台上可是大放异彩。

你听这名字就知道讲究:额头叫"小弯",鬓角叫"大柳"听着就很有艺术范儿!

当年制作这个造型可是个技术活儿,最开始是用黑色铁皮剪成铜钱形状往头上贴,这种方法叫"贴硬片子"。

后来技术升级了,改成了"贴水鬓片",就是把假发泡在榆树刨花水里软化,操作起来方便多了。

你们知道为啥戏曲会这么讲究发型吗?因为古代女性不能随便抛头露面。

于是乎男演员要扮演女角色,就得靠这些精致的妆容来增添女性魅力。

这不像梅兰芳老师,甚至《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都是靠这招迷倒万千观众的。

啧啧啧这铜钱头的历史也太有意思了,从最初的贵族审美,一路进化成了舞台艺术的标配。

铜钱头的历史这么悠久,为啥到了现代反而出现了天壤之别?

关键在于题材和处理手法啊,这可是一门大学问!

《青蛇》本身就是一个魔幻故事,讲的是蛇妖修炼千年成精的传说。

这种玄幻的题材,用夸张的铜钱头造型简直不要太合适,就像给仙女戴上了点睛之笔。

徐克导演更是个人才,把整部电影的画面处理得跟《聊斋》插图似的,梦幻又唯美。

画面里小青和白素贞的妆容五彩斑斓,其他配角则以黑白为主,形成鲜明的视觉对比。

你看那些飘逸的水袖,绚丽的色彩配上铜钱头的造型,简直就是视觉盛宴。

但《红楼梦》可不一样,它是一部实打实的现实主义作品啊!

叶锦添想用铜钱头来区分大家闺秀和丫鬟,这个想法听着挺有道理。

但问题是你见过哪个清朝贵族小姐天天顶着戏曲造型逛大观园的?

更离谱的是《新红楼梦》还加入了一大堆旁白解说,搞得跟在看纪录片似的。

那配乐更是绝了,一会儿阴森一会儿冷僻,跟《聊斋》的调调一模一样。

搞得本该温情脉脉的大观园,硬生生变成了灵异场所。

这不是喧宾夺主吗?观众哪还有心思关注剧情发展啊!

就好比你去高档餐厅吃法餐,结果服务员穿着京剧戏服来上菜,这搭配谁能接受啊?

这么一对比《青蛇》和《新红楼梦》的差距就像天上人间,简直不是一个段位的。

所以说艺术创新真不是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的。

就像做菜一样光有好食材还不够,还得讲究搭配和火候。

《青蛇》的铜钱头就像是给仙女量身定制的发型,不仅美还突出了角色的特点。

这就好比给天上的嫦娥戴上月桂冠,谁看都觉得十分和谐。

可《新红楼梦》的尝试就有点儿南辕北辙了。

叶锦添老师的创新想法是好的,但这次真的是用错了地方。

就像你给林黛玉梳个二次元发型,那画风不就全崩了吗?

事实证明叶老师后来也承认了这次的尝试有点儿过了。

他说自己是想把《红楼梦》打造成一部充满古典韵味的艺术品。

但可惜的是过度追求"风格化"反而喧宾夺主了。

这就像给清水出芙蓉的林妹妹涂上浓妆艳抹,岂不是毁了那份淡雅的气质?

所以说创新固然重要,但一定要理解作品的灵魂。

《青蛇》成功在于它的创新恰到好处,就像给美人画上最后一笔。

而《新红楼梦》却像是给古典美人整了容,结果搞得面目全非。

这不就回答了开头的问题吗?同样是铜钱头差别就在于懂不懂得"适可而止"四个字!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 阅读:17

迪迪聊八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