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有轨电车兴衰史

橙子侃侃侃 2020-11-30 14:32:06

近代中国,有轨电车似乎只是少数几个摩登都市的专利产品,规模稍微小一些的城市都没见过。当时东北地区四个主要城市都有自己的有轨电车系统,可见当时东北的发达程度。与大连、沈阳和哈尔滨相比,长春的有轨电车起步较晚,却没有像沈阳和哈尔滨那样遭遇彻底拆除的命运,算是一种幸运吧。

东北最早建设有轨电车的是大连,1904年就通电车了,而长春的有轨电车要等到1941年才上马。1941年,长春市人口已达55.5万人,市内公交客运出现紧张局面。当时规划修建80公里无轨电车线路和25公里地铁线路,但因物资条件不具备不得不放弃。考虑到石油紧缺,而丰满水电站已经开始发电,电力充沛,于是改为购置日本淘汰的有轨电车及钢轨,铺设有轨电车线路。

长春的有轨电车于1941年6月施工两条线路,1941年11月1日正式运营。全长13.6公里,运行车辆40辆。第一条线路由“新京驿”(今长春站)到洪熙街(今红旗街)。为单线,全程11公里,设15个站点运行40分钟。第二条线路从消费组合到洪熙街。

1941年12月开始铺设第三条线路(兴亚街至兴安广场即今西安广场)、第四条线路(洪熙街至七官舍即今抚松路);1942年9月铺设第五条线路(至圣大路至动植物园);1943年6月铺设第六条线路(长春火车站至七马路)。有轨电车运行期间,线路也曾有过多次挑战,截至1947年,长春市内共开行5条有轨电车线路,日平均上路电车30辆。如下:

1线:长春站经胜利公园、三马路至南关;

2线:长春站经白菊路、建设街至红旗街;

3线:上海路经西安大路、建设街至大房身飞机场(今和平大路);

4线:长春站经白菊路、建设街至大房身;

5线:长春站经七马路至东大桥。

长春解放以后,有轨电车得到进一步发展,到1952年末,有轨电车线路达6条,营运车辆48辆,线路总长度为44.6公里,年客运量达1640万人次。1950年代随着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纺织厂等的兴建,在西郊不断扩展线路。1953年铺设了由宽平大桥至汽车厂正门的有轨电车线路,全长6.9公里。1953年10月1日长春电车厂改名为长春市公共交通公司。1955年9月1日,经公共交通公司分为公共汽车公司和电车公司。1959年至1961年间,电车公司修造拖车24辆,自行制造“长春号”电车1辆,先后投入使用。1976年长春市区有7条有轨电车线路,有轨电车111辆,无轨电车32辆。有轨电车事业发展到颠覆,但是进入80年代,长春有轨电车事业不升反降,大量线路被拆除。

1983年5月,长春市电车公司并入长春市公交公司。有轨电车1、2、3、4、6线路改名为51、52、53、54、56线;1路、2路无轨电车线路改为61路、62路无轨电车。然后逐步拆除有轨电车网络。在八十年代末路网减少了一半。1986年6月5日51线和56线拆除,然后在长春中心地区只有3条有轨电车线,分别是一个电车路线(53线)和另外两条支线(52线、54线),长度18.32公里,75台车辆。1991年53线拆除,1995年5月52线电改汽,长春就只剩下一条有轨电车线路(54线)。

有轨电车还是没有被彻底遗忘,与沈阳和哈尔滨不同,长春的有轨电车终究还是保存了一条线路,并且在21世纪,发展有轨电车在此被提上议事日程。2005年,长春有轨电车获评长春市二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长春市政府批准了《54路有轨电车改扩建工程项目》,2014年8月25日,长春公交55路开通运营,2015年,长春公交集团购置了3台仿古电车,分别仿制20世纪50年代的200型有轨电车和“长春号”。2017年8月17日,3台仿古电车正式上线,2台仿制日伪时期的200型电车为长春公交54路用车,1台仿制“长春号”的电车为长春公交55路用车。

有轨电车因其环保属性,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重视,不知道天津、上海、哈尔滨等城市,是否后悔过当年拆除有轨电车的决定呢?

1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