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经钩考】《伤寒论著十人书》再版后记·读后

金东文化 2024-04-14 11:00:38

【医经钩考】《伤寒论著十人书》再版后记·读后

付国英说:张大昌先生评介伤寒注家的文字:

“注解伤寒诸家,大约可分四派。宋代朱肱以经络讲,清代柯琴以部位讲,张志聪以运气讲,近世日人丹波氏以证候讲,实宗徐大椿之类方……张氏所论者,伤寒之理而论也;朱氏所言者,乃伤寒之事也;柯氏所记者,乃伤寒之体也;徐氏及丹波氏所论者,乃伤寒之用也。夫理以明事,事以显综,体以定局,用以施治,读《伤寒论》者通达此四者,庶乎登堂入室矣。”(张大昌《医哲心法·序》)

……

于是我们想到,精选历代优秀伤寒注本,分清书的纲目,也就是领会书籍编排体例的实质,分门别类展现精研《伤寒论》的几大法则,既示人规矩,又予人方圆。这是我们想为读者呈现的一种系统阅读理解《伤寒论》的新思路,所以有了《伤寒论著十人书》的问世。

根据注家观点所导致的注本阐释角度的不同,我们将十人书分为重在研究《伤寒论》方药的运用法则和重在研究《伤寒论》六经实质的理论基础两大类。

一、根据《伤寒论》中各证候而侧重研究方药的运用法则万变不离以下几个方面:

1.以方类证。代表作为柯琴《伤寒来苏集》,徐大椿《伤寒类方》。

2.以法类证。代表作为尤在泾《伤寒贯珠集》。

3.按因类证。代表作为钱潢《伤寒溯源集》。

4.按证类证。代表作为沈金鳌《伤寒论纲目》。

二、侧重从理论角度着手深入分析仲景的辨证思想则可宗以下3个方面:

1.三阴三阳实质——气化派。代表作为张志聪《伤寒论集注》。

2.三阴三阳实质——经络派。代表作为朱肱《南阳活人书》。

3.三阴三阳实质——三纲鼎立派。代表作为方有执《伤寒论条辨》,以及以其为基础而作的喻昌《尚论》。

以上九部代表作再加上以经注论、经论结合,开创注解伤寒之先河,引百家争鸣之端始的注解《伤寒论》第一书——《注解伤寒论》。共计十部而成丛书,名曰《伤寒论著十人书》。

金栋按:《汉志·方技略》有医经与经方之分,医经者如黄帝学派之《素问》《灵枢》、扁鹊学派之《难经》,经方学派者如神农之《本草经》、伊尹之《汤液经》(以《方技略》律之,仲景书为经方之属)。所谓经方,汉代即指经验方,如伊尹《汤液经》,惜已轶,赖仲景书得以识其大概。而徐大椿《伤寒论类方》正伤寒之用、用以施治也,所谓“仲景之道,至平至易;仲景之门,人人可入”(柯琴《伤寒来苏集》),本无高深之理论,治病愈疾而已,亦即以方类证、方证对应,乃《伤寒论》之真、之实、之是!与经络何干?与气化又何干?

医经与经方本非同一医学学派,乃渊源有自,然经王叔和“撰次”《伤寒论》而联姻两家后,影响深远。王叔和“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等医经理论体系,附益、补入仲景之学、经方之《伤寒论》,“撰次”而成今通行本《伤寒论》,其后金·成无己继之而为《注解伤寒论》,传承流行至今。

自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而开《伤寒论》注解之先河以后,历代医家就竞相效仿,《伤寒论》注解之风便一发莫制。由于个人的经历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对《伤寒论》的理解也就不同,这样就导致了注解的不尽一致,以及不尽的注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有趣的是,学者往往是十分自信的,在《伤寒论》研究领域里情况也是如此。各位学者不仅要论述自己之是,而且还要辩驳他人之非,这自然导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研究更加蓬勃兴旺(傅延龄《新修伤寒论研究大辞典》)。读历代《伤寒论》注本,正可谓是“一本有一本的伤寒,各家有各家的仲景”,且多述自己之是,或驳他人之非。殊不知,大道至简——“仲景之道,至平至易;仲景之门,人人可入”,仲景书即经验方而已!当从《伤寒论》中求解。“近世日人丹波氏……实宗徐大椿之类方”,影响而成就了日本汉医古方派医家,如吉益东洞、汤本求真、山田正珍、大塚敬节等,倡导方证对应,以《伤寒论》解释《伤寒论》深得其精髓,而我国如恽铁樵、陆渊雷、胡希恕、冯世纶、郭生白、黄煌等均持此说,则被奉为经方大家。

以为仲景书是经论方、且被奉为医圣者,乃宋代以后之事了。注家以《素》《灵》《难》等医经理论,阐释推演仲景之学、经方之《伤寒论》,结果形成两层皮,即并未将医经理论之五行、经络、气化等学说融入《伤寒论》112方、《金匮要略》262方去指导组方。

《汉志·方技略》经方含义,即“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物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指根据药物的寒热温凉、四气五味,来调治人体疾病的表里寒热(阴阳)虚实等,因此仲景之学、经方之《伤寒杂病论》其“理”是以八纲作为定法组方之依据。而陶弘景《辅行诀》以确切的资料、民国儒医杨绍伊以深厚的国学功底考证、证明《伤寒杂病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乃源于伊尹《汤液经》之法训与众方而撰成。然

若求中医理论体系之完整、之完美、之完善、之恢宏博大,则如历代注家之解《伤寒论》矣!

0 阅读:11

金东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