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即便是30多年过去了,切尔诺贝利那场严重的核泄漏事故仍然刻在很多人的心中,大量的辐射尘伴随着狂风向四周扩散,这场灾难至少导致9.3万人的死亡,还有20多万人因辐射尘侵入身体感到了癌症。
自核泄漏灾难爆发后,切尔诺贝利周边地区就彻底沦为死城了;但近期却有科学家发现,这座死城开始出现“新的生命”——真菌。让人畏惧的核污染在真菌眼中就是最好的补品,它们甚至可以做到靠“吞辐射”繁殖;如果能加以利用的话,真菌或将成为航天黑科技。
躺在辐射池壁上的真菌
在切尔诺贝利爆发了核事故后,当地居民在政府的协调下陆续撤出这边生活空间,事发地点也成为了隔离区,一直维持到现在。虽然时间已经淡化了这里的放射物痕迹,但不可否认这片土地仍然有大量危险,人类如果搬回来居住,稍有不慎便可能被辐射所感染。
不过虽然这片被人类舍弃的生存空间很显然成为了动物的乐园,人类因为体质的原因害怕暴露在核辐射下,但那些动物它们天生就拥有强壮的体格,或者出色的免疫系统,像狼群、猫头鹰、浣熊等,在这里生活的无拘无束,免受人类的打扰。
科学家也非常好奇这些动物能够免疫核辐射的具体原因,所以在1991年曾有科学家利用机器人在核辐射区域观察动物的生活,这一观察不要紧,还让科学家们得到了意外收获:他们在记录视频的过程中在核反应堆的冷却水里、以及周围的墙壁上发现了一种黑色真菌。
真菌在自然界中虽然稀少,但也不能说一点儿都没见过,之所以让科学家会如此重视,是因为它生长的地方实在太危险了。
这里可是切尔诺贝利,这些黑色真菌就这样在核反应堆里躺着,吸收着辐射一点点壮大自己,可不是所有生物都具备这种能力。
相比于在核辐射外圈生活的狼群及其他动物来说,切尔诺贝利更像是为真菌量身打造的,它们具有超强的抵抗能力,核辐射对其他生命是一种毁灭,但在真菌的眼中就是最好的补品。
科学家将其命名为Cryptococcusneoformans,可惜的是这种真菌是致病菌,如果传播的话还会对人类带来灾难。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真菌能吸收核辐射作为食物呢?经过科学家近10年的研究发现,这真菌体内含有黑色素,黑色素对其他动植物来说,可以保护生物不被太阳的紫外线的辐射伤害到。
但黑色素的功能远不止于此,至少在真菌身上它有了更多的开发空间。真菌利用黑色素来吸收辐射,并且将这些含有巨大破坏威力的放射性元素转化成可被细菌吸收的化学能。
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其实就像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一样,只不过其他植物转化的是太阳光,而真菌转化的是核辐射。
真菌可是航天黑科技
就连人类身上都有黑色素的存在,我们身上的毛发为何会这么黑?就是受到黑色素的影响,而且人类绝对离不开黑色素,否则人类皮肤无法抵抗太阳散发出来的紫外线,最终只能面临死亡的结局。
这些重要的发现都给了科学家很多灵感,如果说我们能够用那些黑色真菌的特有技能开发一些新技术,将其反哺在人类身上,那我们是否就可以避免核辐射了呢?
答案是肯定的!美国航天局早已开始对切尔诺贝利的池底真菌展开实验,制作抵抗核辐射的“防晒霜”。
这简直是航天黑科技啊!大家别忘了,最容易遭到辐射的地点在哪?是各国的国际空间站!那里缺乏臭氧层的保护,太阳辐射直面而来,人类甚至无法在这恶劣的环境中生存3秒。
科学家却认为这些真菌能够有效的保护裸露在太阳辐射下的机器。于是就有科学家在登陆国际空间站时携带了真菌样本,为了确保实验的严谨性,随后科学家在实验对象上抹了一半儿空间的真菌,另一半儿保持原样。
结果大家猜怎么样?真菌果然可以像吸收核辐射那般去抵抗太阳辐射,即便是一个月过去了,那些真菌仍然可以在仪器上充满活力的存活,同时这片被真菌覆盖的空间想比其他空间减少了2%的辐射,试验大获成功。
虽然本次辐射吸收的程度并不大,但这也印证了科学家对真菌的猜想:任何形式的辐射都难以杀死真菌,同样真菌对辐射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当时涂抹在实验仪器上的真菌不过2毫米的厚度,如果将其厚度扩大一百倍大,那又该是怎样可喜的结果?
不管是实验仪器,未来随着各国在太空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会有更多的航天员踏出空间站完成太空作业,如果宇航员的太空服上能加上真菌作为抗辐射材料,那航天员的外出作业风险也会被大大降低。
结语
随着太空技术的普及与拓展,未来科学家首要解决的就是防辐射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在人类朝着更远的地方航行后,那宇宙中充满着辐射的威胁该如何去解决?
或许当下真菌已经告诉我们答案,这种航天黑科技如今只不过是雏形,一旦其被开发被利用,将会取得重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