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被人民军队的雄壮气势和人民对党与国家坚定不移的支持深深震撼时。
旁边有位将军主动跟杜聿明说话,杜聿明仔细一看,大吃一惊,忍不住喊道:“你16年前不就死了吗?”
杜聿明所说的那位已经过世的将军,其实就是大家熟知的“瘸腿将军”吴瑞林,并且他还是一位精通陆海空三军的将领。
他们之间到底经历过什么呢?以至于杜聿明一看见他就大吃一惊。
【迎接红军入川第一人】
吴瑞林1915年在四川巴中的一个穷苦农民家庭出生,家里还有三个兄弟姐妹。不幸的是,他三岁那年,父亲因为生病去世了,家里所有的事情一下子都压在了母亲的肩上。
吴瑞林打小就机灵又体贴,为了能让妈妈少操点心,他10岁的时候就跟着同村人到通江去做瓦工。自己只留下够吃饭的钱,剩下的都寄回家,帮家里减轻经济负担。
在砖瓦厂工作了两年的时光后,他碰到了生命中特别重要的两个人,就是共产党员吕子谦和齐应元。
那时候,泥瓦厂的老板总是压榨工人,吕和齐两位大哥就多次带着大家不干活,搞罢工。在这个过程中,吴瑞林的表现特别抢眼。
经过他们的引荐,吴瑞林加入了共青团,从那以后,他就一心一意地为穷苦老百姓找出路。
1928年,只有13岁的他就被四川省委选中,当了地下交通员,协助在巴中、通江这些地方建立党组织。
从1928年到1932年这几年里,他在川西一带帮忙建立了十多个党支部,让好几百人加入了党和团组织。
1932年,红四方面军在徐向前的指挥下,打算进入四川发展。四川省委就派了既聪明又机灵的吴瑞林去迎接红军,同时给红四方面军讲讲川西那边的情况。
有了吴瑞林的助力,红四方面军迅速攻下了巴中、通江这些地方。他因为在战场上多次立下大功,特地受到了徐帅的表扬。
1935年6月,他再次以红四方面军迎接中央红军工作团副团长的身份,见到了我们敬爱的毛主席和朱老总。
朱老总仔细询问了他关于川陕苏区的事情,他一一详细讲述,连小事也不落下,因此被朱老总夸奖为“川陕地区的活向导”。
后来他跟着红四方面军两次穿越草地,最终抵达延安,接着按上级指示,他进入抗日红军大学继续学习。
在抗大经过学习锻炼后,他慢慢变成了一位立下赫赫战功的著名将领。
【双拐将军威震临沂】
1938年5月,吴瑞林在抗大毕业后,就去了山东,跟日伪军打起了仗。
他先后做过鲁东南临时特委书记和山东纵队第二支队政委等工作,领着山东纵队的八路军战士们奋勇杀敌。
1939年,他带着队伍在鲁中地区打来打去,把那里的日伪军打得狼狈不堪,逃跑时连盔甲都不要了。因此,他也成了日军特别痛恨的对象。
所以到了中秋节,日军得知他在庙子村时,就派了一百多人悄悄攻击了他的营地。
为了保障机关人员和老百姓的安危,吴瑞林带着警卫排的战士们,一边战斗一边撤退,把敌人的火力给引开了。他们不光成功击退了进攻的敌人,还打死了、打伤了将近60名敌军。
但是这场仗让吴瑞林受了很重的伤,他不仅被毒气弹熏到,腿和肚子上也挨了好几处伤,从那以后右腿就残废了。
1940年4月份,他伤好了点后,走路得靠双拐帮忙,但他从不要求啥特别照顾。
每次打仗,他都冲在最前面,带着大家往前冲,在他的带领下,部队一连攻下了敌人十多个地方。
因为他打仗勇敢,不怕牺牲,所以他被人称为威震沂蒙的双拐将军,当地的日伪军一听到他的名字就吓得要命。
1945年8月的时候,临沂城里的日本军队已经跑到徐州那边去了,可城里还有好几千假军队不肯投降。为了让临沂城得到解放,吴瑞林紧急接下了攻打临沂城的总指挥任务。
吴瑞林拄着两根拐杖就上了前线去侦察,实地看过情况后,他决定用挖地道放炸药的方法来攻打临沂城。为了更好地指挥,他甚至走到了离临沂城只有300米的最前线阵地来指挥作战。
战士们把埋在城墙下的炸药一点燃,吴瑞林就第一个跳出战壕,带着队伍往前冲。没几个小时,这股伪军就被全部消灭,临沂城顺利解放了。
抗战胜利后,吴瑞林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奔赴东北那片白山黑水之地,打响了解放全中国的第一枪,并且与杜聿明正式展开了较量。
【巧妙摆脱杜聿明重兵包围】
吴瑞林一到东北,没多久就被委派了重要职务。
特别是在1946年5月辽南军区成立了独立第一师后,他既要当辽南军区的司令员,又要当独一师的师长,非常成功地完成了四次保卫临江的任务。
1947年5月,杜聿明手术后身体还没恢复好,就急着回到沈阳来掌舵。那时候,我军正第三次攻打四平,他赶紧调了三个师去增援。
这时候,吴瑞林也收到了任务,得在两天内赶到四平打仗。但那时候正好是东北的夏天,雨水不断,路上全是泥,战士们根本就不可能在两天内赶到。
跟独一师指挥部商量过后,吴瑞林打算来个“声东击西”的计策。
决定不去支援四平,转而攻打驻在大石桥的国民党独立第三师,以此来拖慢敌人增援的速度。
就这样,独一师的战士们才不管路上有多泥泞、天上飞机一个劲儿地轰炸呢,他们直接冲向大石桥镇。结果,原本去救援四平的三个师,也被迫掉头回来支援大石桥了。
在吴瑞林巧妙布置的假象迷惑下,他们打了一宿都没能接近大石桥,结果反倒是吴瑞林的第一师把国民党的独立第三师给全歼了。
打败敌人后,吴瑞林没有多做停留,赶紧带着队伍快速离开了大石桥镇。
等敌人那三个师赶到时,独一师早就没影儿了,他们只好垂头丧气地打道回府,回了沈阳。
听到这个消息的杜聿明也非常生气。
为了出一口恶气,这位东北的剿总司令不光调集了十万兵马,把只有1.5万人的独一师团团围住,还叫来了空军,对独一师的地盘进行了猛烈的轰炸。
但杜聿明心里清楚,吴瑞林打仗既聪明又勇猛,为了提振军心,他甚至让空军撒下捉拿吴瑞林有赏的传单。
当敌人猛烈攻击时,吴瑞林一边忙着防守,一边动脑筋想办法突围。
接到上级撤退的命令后,他把部队分成三小队往外冲,虽然伤亡很大,但独一师最终还是冲出了敌人的包围。
杜聿明却觉得冲出去的只是小部分队伍,特别是当他手下报告说已经把吴瑞林的指挥部给炸了,还找到了几具不完整的尸体时,杜聿明高兴得以为吴瑞林已经被干掉了[3]。
在东北地区,国民党控制的媒体拼命宣扬独一师被彻底消灭,还有师长吴瑞林阵亡的消息。
【成长为海陆空三栖战将】
但杜聿明显然小瞧了吴瑞林,吴瑞林成功突围后,获得了上级的一片好评,他的独一师也被委以了重要任务。
1948年3月份,吴瑞林指挥独一师攻下了东北的海港城市营口,并且得到了两艘军舰作为战利品。
东北获得解放后,吴瑞林跟着四野大军一路往南打,从辽河边一直打到了西南的阳平关。他打仗既勇敢又机智,因此得到了刘邓等许多领导的表扬。
抗美援朝一打响,吴瑞林指挥的42军就作为头一批部队进了朝鲜。1950年10月,在第一次战役里,他们单枪匹马地对抗美国的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和韩国的首都师。
当敌人数量比自己多好几倍时,吴瑞林亲自带着300名骑兵冲进了古老里,成功拦住了联合国军往北冲的势头。
而且他们还聪明地想出了个“吓唬战术”,让战士们在山缝那儿埋好炸药,等敌人一走进埋伏圈,就巧妙引爆山体,结果把韩军首都师炸得伤亡不轻。
在13天的激烈战斗中,吴瑞林带领的42军用1400名战士的牺牲换来了胜利,成功抵挡了联合国军的一波又一波攻势,共打死、打伤和俘虏敌军2100人。
因为吴瑞林打仗很厉害,所以在第三次战役时,彭总让他当左路纵队的总指挥,负责带领42军和66军配合右路进攻。他不仅顺利完成了配合任务,还打下了加平、春川这些地方。
在三年多的抗美援朝战斗里,吴瑞林率领的42军总共打死了2万8千多名敌人,同时还出现了像“黄草岭英雄连”、“石城砚英雄连”等很多英勇的集体和个人。
1952年,42军接到命令要回国,金日成还特别希望吴瑞林能留下,一起商量怎么建设人民军。后来在彭总的支持下,吴瑞林又多留了一个多月,才返回国内。
吴瑞林带着荣誉回国,见到了毛主席。毛主席特别表扬了42军在朝鲜的英勇表现,之后任命他为南海舰队的司令员。
1965年8月份,吴瑞林再次领兵,打了一场漂亮的“86海战”,把国民党海军打得落花流水,还让他们两艘美式军舰沉了海。
那年9月,有个叫史密斯的美国飞行员,开着F104战斗机来挑衅咱们海军,结果被吴瑞林将军派出的海空雄鹰团给打下来了。到了1971年,基辛格悄悄来中国访问时,还特意称赞吴瑞林,说他是个海陆空都拿手的厉害将军。
【相逢一笑泯恩仇】
1962年,吴瑞林将军受邀上了天安门城楼,参加了国庆庆典。在那儿,他碰巧遇到了杜聿明,那个以前总说自己已经牺牲的人。吴瑞林将军见状,就主动跟杜聿明打了声招呼。
杜聿明一开始没瞧出那就是吴瑞林,等吴瑞林自报了家门,他才一脸愕然,脱口而出:“你不是牺牲了吗?”
吴瑞林大笑起来,对杜聿明说出了当年的实情,原来独一师在国民党军队的炮火打来之前就已经全部撤走了,那些尸体里一个自己的士兵都没有。
他们俩都不爱记仇,所以很快就和好了,还成了好朋友,一起为新中国的建设出力。
【结语】
吴瑞林将军一辈子都在为革命打拼,他从12岁起就开始参加革命,经历过无数大大小小的战斗。尽管多次面临生死关头,但他总是能转危为安,所以杜聿明会发出那样的感叹也就不奇怪了。
[1]不能忘记的一代杰出将领吴瑞林;夏明星著,发表于《党史博采》2004年第11期。
[2] 沂蒙闻名的“双拐将军”王善刚,出自《内外》2007年第1期。
[3]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声名远扬的一代名将吴瑞林,被苏振兰写入《党史博览》2010年第10期中。
[4] 朝鲜战场上的勇猛战将章慕荣;讲述人:《党史纵览》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