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王教授视点
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党建共建与产教融合成为推动各行业协同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党建共建能够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发展合力,为各项事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引领;产教融合则能有效解决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的问题,为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当党建共建与产教融合深度融合,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开启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党建共建:凝聚发展合力
党建共建的内涵与意义
党建共建是指不同党组织之间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合作等方式,共同开展党建活动,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在跨行业、跨领域的合作中,党建共建能够打破行业壁垒,促进各方在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的交流与融合,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
例如,在工程建设领域,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不同主体的党组织开展党建共建,可以加强各方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难题,提高工程质量和建设效率。党建共建还能够增强党员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激励党员在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行业发展树立良好的榜样。
党建共建的实践模式
· 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不同党组织可以共同策划主题党日活动,如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党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例如,某社区党组织与周边企业党组织联合开展“关爱孤寡老人”志愿服务活动,党员们定期到老人家中走访慰问,为老人提供生活帮助和精神慰藉,不仅增强了党员的服务意识,也增进了党组织与社区群众的联系。
· 建立党建联盟:多个党组织可以组建党建联盟,签订共建协议,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党建联盟可以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例如,某地区的企业党组织、高校党组织和政府部门党组织组建了党建联盟,共同开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活动,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 开展党员交流学习:不同党组织的党员可以相互交流学习,分享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可以通过举办党员培训班、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例如,某金融机构党组织邀请企业党员参加金融知识培训,企业党员则为金融机构党员介绍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实现了双方的互利共赢。
党建共建的成效与挑战
党建共建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各方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升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建共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不同党组织之间的文化差异、工作重点不同等,需要各方加强沟通与协调,寻找共同点和合作契合点。需要建立健全党建共建的长效机制,确保共建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人才
产教融合的背景与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产业升级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目前我国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高校和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在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等方面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差距。产教融合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能够将产业需求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培养出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例如,在智能制造领域,企业对具备先进制造技术、自动化控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需求迫切。通过产教融合,高校和职业院校可以与智能制造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产教融合的实践路径
· 校企合作办学:高校和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现代学徒制试点等办学模式。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向高校和职业院校提出人才培养规格和要求,高校和职业院校按照企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展教学和实践活动。例如,某职业院校与汽车制造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和奖学金,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 共建实训基地:高校、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生产实践环境。实训基地可以开展实践教学、技能培训、技术研发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某高校与电子信息企业共建了电子信息实训基地,学生在实训基地中可以接触到先进的电子设备和生产工艺,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研发,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 开展产学研合作:高校、职业院校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攻关、技术创新等活动。通过产学研合作,高校和职业院校可以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企业可以获得技术支持和创新动力,实现互利共赢。例如,某高校与生物医药企业合作开展新药研发项目,高校提供科研人才和技术支持,企业提供研发资金和实验设备,共同推动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产教融合的成效与问题
产教融合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了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然而,产教融合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实训基地建设水平不高、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完善等。需要政府、高校、职业院校和企业等各方共同努力,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完善合作机制,提高产教融合的质量和水平。
党建共建与产教融合的深度融合
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党建共建与产教融合具有深度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党建共建可以为产教融合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引领,促进各方在思想、行动上的统一;产教融合可以为党建共建提供实践平台和应用场景,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将党建共建与产教融合深度融合,可以实现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融合的实践案例
某地区的高校党组织、职业院校党组织和企业党组织开展了党建共建与产教融合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三方党组织共同成立了党建共建与产教融合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在党建引领下,高校、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共建了实训基地,开展了产学研合作项目。同时,三方党组织还联合开展了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主题党日活动等,增强了党员的党性修养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党建共建与产教融合的深度融合,该地区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产业升级步伐明显加快。
融合的发展策略
·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党建共建与产教融合深度融合的领导机制,明确各方的职责和分工,加强统筹协调和指导。
· 完善政策支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高校、职业院校与企业开展党建共建与产教融合活动,给予资金、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 强化人才支撑:加强党建工作和产教融合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既懂党建又懂产业的复合型人才。
· 创新合作模式:不断探索党建共建与产教融合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新方法,提高融合的质量和效果。
结论
党建共建与产教融合是推动各行业协同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通过将党建共建与产教融合深度融合,可以凝聚各方力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发展中应进一步加强党建共建与产教融合的深度融合,不断探索创新合作模式和方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以党建为引领,以产教融合为动力,共同开创协同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