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贪婪的总督:奉命抄家却私藏赃物,被乾隆帝赐死

史说畅谈呀 2025-02-25 11:17:26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春,杭州城骤然戒严。闽浙总督陈辉祖率兵闯入前浙江巡抚王亶望的宅邸,这位奉命查抄巨贪家产的封疆大吏,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他不会想到,这次抄家竟成为自己仕途的终点。

雍正十一年(1733年),湖南祁阳寒士陈大受高中进士,开启了一段传奇。这个曾"躬耕山麓"的农家子,凭借勤政爱民官至两广总督,死后入祀贤良祠。其子陈辉祖承父余荫,二十岁便以荫生身份入仕,从户部员外郎起步,四十六岁已掌闽浙两省军政大权。

乾隆四十六年爆发的甘肃冒赈案,震动朝野。当涉案名单出现陈辉祖四弟陈严祖之名时,这位总督选择隐瞒包庇。乾隆帝虽降其顶戴,却仍留任原职,显见对陈氏家族的优容。

同年七月,查抄王亶望家产的旨意送达杭州。陈辉祖望着满室珍宝,想起父亲临终嘱咐"清廉自守"的场景,终究没能抵住诱惑。他将王宅珍藏的字画替换为赝品,私吞黄金八百两、玉器古玩无数。

布政使盛柱在核对入库清单时,发现端倪:王亶望曾进献皇帝的"翡翠玉瓶"竟成普通瓷器。密奏直达御前后,乾隆震怒:"朕之股肱,竟为盗臣!"

大学士阿桂的查证令真相大白:陈辉祖不仅篡改抄家清单,更将三百两黄金熔铸为金条隐匿。面对铁证,这位总督的辩解苍白无力:"臣一时糊涂..."

最初乾隆念及陈家世代忠良,判其斩监候。然浙闽接连爆发的民变,让皇帝意识到吏治崩坏的严重性。乾隆四十八年二月,赐死诏书抵达杭州。陈辉祖在接过鸩酒时,或许才明白:父辈的清名护不住贪婪的子孙,皇恩浩荡终究敌不过律法无情。

陈辉祖的悲剧,折射出乾隆晚期的官场生态。即便出身清流世家,在系统性的腐败漩涡中也难独善其身。他的故事警示后人:权力监管的缺失,终将让再耀眼的政治新星陨落为历史尘埃。

1 阅读:27

评论列表

宇化贤

宇化贤

1
2025-04-27 15:36

满清十大酷刑、闭关锁国、不思进取、文字狱、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剃发易服、驱使奴隶、鞑子一人管十家,银乱中国女子,欺男霸女、康熙乾隆六下江南挥霍奢靡、四库全书篡改禁毁15万册古籍、隐藏满清罪恶事实、抹黑明朝历史、禁锢思想、打断人民的脊梁骨、误人子弟,误导国人成为奴隶、阉割中华文明,使我国回到漆黑蒙昧的原始社会、凡有水旱,坐视不管、重徭役、纵贪官污吏,官以贿得邢以钱免,腐败,卖官鬻爵,贪赃枉法国库空虚、圈地运动,百姓流离失所、民族压迫、宁与外邦不与家奴、割地赔款、不战而败、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百年屈辱、祸国殃民、扼杀维新、残暴专制、种族灭绝、赵州之屠、畿南之屠、潼关之屠、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昆山之屠、嘉兴之屠、江阴八十一日、常熟之屠、四川大屠杀、金华之屠、南昌大屠杀、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汾州之屠、大同之屠、广州大屠杀、潮州之屠……几乎将明朝全境上下屠了个底朝天,整个华夏大地十室九空!屠杀人数甚至比日本鬼子侵华战争死亡总数多出数倍!中国文明领先世界几千年,直到满清统治时期才急剧衰落到世界贫穷国家。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亡国的四个时期之一,洗满清和洗日寇有什么区别?

史说畅谈呀

史说畅谈呀

雾里看花,历史给我们最大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会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