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一排长杨晓收到一封家信,看到信封上熟悉的字迹,就知道是佷少写信的父亲寄来的,提心吊胆地看完,更是一头雾水。
父亲在信中说,他给家里秋种用的钱,香秀老师已经转过来了;信中还絮絮叨叨地夸赞,香秀是个好姑娘。
这个香秀,是村里会计家的女儿,小学、中学时常和杨晓一起结伴上学,当时香秀家条件好,常给杨晓带吃的,杨晓很仗义,有他在,小伙伴们没人敢欺负香秀。
高考后她上了一所师范学校,自己选择了当兵,虽然说常忆起学生时代的友谊,可也碍于情面,一直没好意思主动联系。
至于父亲所提的钱,自己曾在此前的家信中,称准备往家里寄300元钱,用以家里秋收秋种,尽管父母亲和弟弟并没有向他伸手,但他已经习惯了。
从父亲的来信中,杨晓知道,香秀毕业了,而且被分配到了村小学。
令他纳闷的是,香秀是怎么知道的呢?自己与香秀并没有什么联系,她为什么这么做呢?自己的钱还没有寄出,香秀同学所转的钱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第二天收到香秀的来信,让他恍然大悟。
香秀偷看了他的家信,为此向他致歉。
香秀是个青春靓丽、心地善良的姑娘,师范学校毕业后,上级部门尊重她的意愿,安排她回村小学担任教师,这是她成长的地方,一草一木都让她一往情深。
那时候农村里无论谁家的来信,通常是被邮递员送到村委会或者是哪个村干部家,香秀爸是村里的会计,和邮递员也比较熟,家又在个十字路口,村里谁家的来信,就都被送到了她家里。
这天香秀从学校回到家,客厅桌子上的一封信引起了她的注意,牛皮信封上“寄信人地址”一拦,“XXX”部队的字样特别醒目。
拿到眼前一看,原来是杨晓寄给家里的,可能是没有粘牢,还有途中辗转挤压,信的封口处已经敞开,让人可以轻而易举将信封里的内容取出。
一直对杨哓念念不忘的香秀,早就想着了解他穿军装后的生活,可碍于女孩子的矜持,一直未能如愿,看到眼前敞开的信封,禁不住顺手将信取出。
诚惶诚恐地看过信,想到杨晓信中所提寄钱的事,担心杨晓父母亲急用,就从自己的工资中取出300元,提前准备了个谎,连同信一起,赶紧送了过去。
看到香秀来了,杨晓父母亲高兴得不知道怎么称呼了,一会喊“闺女”、一会喊“香秀老师”。
香秀趁机问了问杨晓的消息。杨哓妈拿过来儿子穿军装的照片给她看,又将信封递过去,让她记下杨哓的地址,其实香秀早就记住了。
香秀私看信件的事,杨晓不仅没有怪罪,反而是喜出望外。
多年失联的同学妹子,竟然以这种方式联系上了。
现在的她,还像以前一样热情善良,帮了自己一个大忙,解了家里的燃眉之急。
让杨晓有些心花怒放的是,香秀随信寄来了一张照片,是她毕业后上班时在小学门口的留影。
香秀小时候就是个好看又喜人的姑娘,何况“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而且现在还是照片上自己这座母校的老师。
杨晓激动得大半夜未眠,第二天一大早,就开始给香秀写回信,写了撕,撕了写,废纸扔了半篓。
就这样,你一封我一封,知根知底的两个人,很快就热恋起来了。
夏去秋至,冬去春来,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情投意合的两个人,在父母亲和乡亲们的祝福中,渐渐走到了一起。
找对了爱人,幸福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