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条铁路项目能否逆袭高铁?新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将揭晓答案

小小的轨道 2025-04-08 22:24:33

近年来,全国高铁网络密集覆盖,但仍有部分线路因历史定位尴尬,陷入"普速困局"。尤其在西部地区,三条曾被划为普速的铁路正上演"逆天改命"戏码——它们能否搭上国家规划修编的末班车,2025年将成为关键转折点!

这三条铁路分别是四川宜宾至西昌、贵州遵义至泸州、广西柳州至河池。根据2016年版规划,它们均以货运和区域开发为主,设计时速不足200公里。以宜西攀铁路为例,尽管串联起攀西钒钛矿脉与长江黄金水道,但货运为主的定位导致客流量长期低迷,沿线百姓调侃:"坐着绿皮车看风景,半小时车程硬是晃悠两小时。"

地方政府早已展开"花式公关"。四川在"十四五"规划中单列专章推动宜西攀高铁升级,凉山州更是斥资启动可行性研究,誓要打破"资源富集地、交通空白区"的魔咒。黔贵两省为确保泸遵高铁落地,甚至承诺新建货运专线分流运力——这相当于为高铁开通买了一份"保险单"。广西则面临更复杂的跨省协调难题,柳州至河池高铁因走向分歧一度搁置,民间流传着"北线穿山甲、南线绕城蛇"的路线之争段子。

专家测算显示,高铁通车可使沿线城市间经济联动效率提升60%以上。以规划中的蓉遵高铁通道为例,建成后成都至遵义时空距离压缩至3小时内,将直接拉动川黔旅游市场年增收超200亿元。更具战略意义的,是这些线路将填补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关键断点——当柳州至贺州高铁接入厦昆通道,中国-东盟贸易往来将再添黄金动脉。

随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修编进入冲刺阶段,三条铁路的命运走向愈发扑朔迷离。知情人士透露,国家发改委近期已组织专项评估组赴实地调研,重点考量"客货分离可行性""区域协同效益"等核心指标。或许在不远的将来,当我们乘坐复兴号穿越云贵高原时,窗外掠过的不仅是壮丽山河,更是一条条重塑中国经济版图的钢铁巨龙。

3 阅读:566
小小的轨道

小小的轨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