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差国足,在“以我为主”的煎熬中完成了亚洲杯任务。
新华社总结国足短板有三个。一是技术基本功不过关,在大赛压力下出现技术动作变形,失误增多。二是平时缺少高水平比赛历练,难以在90分钟里保持相对稳定的发挥。三是怕逼抢的顽疾无法解决,“无效回传+开大脚”过多。对此开出的“药方“,首先是青训质量要提升,要确保热爱足球的青少年能够从起点就走对路。其次是竞赛体系的完善和比赛质量的保证。
说实话,这个药方并不新鲜。每次国际大赛国足铩羽而归,各路人马总会中医把脉、西医体检,热闹一阵子,“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
然后,尘归尘,土归土。
竞赛体系的完善和比赛质量的保证,兹事体大不敢妄议。
只是,对”确保热爱足球的青少年能够从起点就走对路“这一条,想说说。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可如果师傅也不会、不精呢,青少年的基本功咋办?
资本、热钱退出联赛之后,青训成了薅羊毛的绝佳场所。许多退役运动员,除了在直播间爆料赚流浪变现的,就是开办青训机构,美其名曰:继续为足球事业发光发热。
坦率地说,那些在教练培训班结业,拿到C级足球教练资格证书的”教练“们,在职业联赛的履历本就乏善可陈,比如带球突进,皮球没入网人先进去了的,比如著了名的赛场恶人,比如两个赛区一球未进的。
不客气的说,这样的资格证,不过就是一个”就业证“而已。
这样的一些人,如果从事了青训教育,给青少年当专业老师,教学效果会怎样,可想而知,就更别提什么”修行“了。
还是放过青训吧。
去干点别的吧,别再误人子弟,嚯嚯孩子们了。
国足振兴的源头在青训。青训质量的源头在师资。
青训师资是优秀的专业青训教练,不是有个足球教练证就能行。
青训不是噱头。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青训也应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