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周峰介绍了湖北省突破性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总体情况。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二级巡视员祝方东、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吉红、湖北长江船舶供应链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许正山、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舒孟炯分别回答了记者的提问。2024年1月至8月,湖北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营收3170亿元,同比增长16.3%,全年有望突破五千亿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fb8b9582303e171b6a5cc1ad6ab4c34.jpg)
据了解,自2022年湖北省突破性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来,湖北省在智能制造装备、绿色智能船舶、航空航天、高端能源装备等重点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23年,湖北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营收迈上四千亿台阶,今年在湖北举办的首届中拉航天合作论坛暨2024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更是进一步为湖北抢抓机遇、加快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当前,湖北正深入贯彻国家战略,顶层设计高位推动,相继出台突破性发展全省高端装备、工业母机、绿色智能船舶、低空经济等行动方案。同时,湖北积极对接国家重大专项,正全力打造全国高端工业母机战略基地、全国内河绿色船舶示范省份,加快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商业航天创新发展高地。
全球最高端的三维五轴激光加工机床打破国外垄断,九轴六联动专用数控机床和搭载AI芯片的智能数控系统国际首创,新型船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填补行业空白,全国首颗城市专用卫星、全球首颗医学遥感卫星成功入轨……随着湖北省加速实施科技攻关,一批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绿色智能船舶领域、航空航天领域、高端能源装备领域的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在重点项目推进方面,新隆泰工业母机产业基地、武汉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化基地(二期)、宜昌商业航天动力产业园、咸宁通宇卫星通信产业园等一批总投资超百亿元的工程正在谋划实施。此外,湖北省还正在加快推进三峡库区首批绿色智能船舶建设、荆门航空智能制造科技园、花湖机场航空维修与改装等一批重点项目。目前,湖北省已形成年产3.3万台中高档数控装置、20万台高性能伺服电机,以及20发运载火箭、240颗小卫星制造能力,并建成华中地区最大光伏组件生产基地,高端装备制造能力显著提升。
据了解,目前湖北省高端装备规上企业超过2000家,年营收百亿级企业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85家。除此之外,湖北省通过做优做强拳头产品、引导企业上链用链、拓展场景示范应用等措施,进一步锻长补短产业链条,夯实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基础。得益于此,目前湖北省中高档数控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湖北造电动船舶核心动力系统市场占有率达到62%,气开采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近50%。
良好的产业生态是产业蓬勃发展的基石。为营造良好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态,持续释放辐射效应,湖北制定印发了《支持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试点示范若干措施》《突破性发展商业航天行动计划》等政策措施,发起筹建7支省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金,总规模490亿元,加快形成财政、金融支持合力。同时,湖北还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细分领域,组建一批产业联盟,定期开展产业链对接活动。
下一步,湖北省将持续实施创新引领工程,推进核心技术攻关,加速成果转化应用,全面推进数字赋能、绿色制造,擦亮湖北制造品牌,加快建成全国高端装备创新高地、制造高地和数字化高地,奋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记者/柯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