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杭
出品:洞察IPO
10月17日,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新一轮人口家庭发展状况抽样调查进入组织实施阶段,将全面分析不想生、不敢生原因。生育问题显然已经成为全社会高度重视的问题。
尽管生育意愿有所下降,但新手父母们的育儿焦虑却一点未减轻,如何能让自家孩子聪明、健康,赢在起跑线上,不止父母操碎了心,一些保健品厂商也盯准了这样的心态。
如果你是80、90后,大概率在电视上看过“XX奶粉,特有DHA配方”“全新XX奶粉,DHA含量增加80%,让宝宝健康机灵”等广告。“补充DHA等于让孩子更聪明”的理念在不知不觉中广泛传播。
近日,主营藻油DHA的营养品营销、销售及分销公司纽曼思健康食品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纽曼思”)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于主板IPO上市,而这已经是其第五次递交上市申请。
收入下挫受日本核污水排海影响纽曼思主要以专属品牌“纽曼思”及“纽曼斯”(英文“Nemans”)销售营养品,所售产品大致可分为五个主要类别,藻油DHA、益生菌、维生素、多维营养素及藻钙产品。
2021年-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报告期”),纽曼思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38亿元、3.67亿元、4.27亿元及1.4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20亿元、8752.2万元、1.59亿元及4528.1万元。
其中藻油DHA是绝对的主要产品,报告期内销售额分别占总收入比例约91.9%、92.7%、94.7%及96.2%。
DHA,即二十二碳六烯酸,是一种对大脑、心脏和眼睛健康至关重要的欧米茄-3脂肪酸,多用于婴儿配方奶粉、妊娠和哺乳产品、食品和饮料、膳食补充剂和动物饲料。藻油,即海藻油,主要从裂壶藻等海洋微藻中提取。
纽曼思的藻油DHA产品的主要原材料由国际知名供应商帝斯曼集团供应,且纽曼思将藻油产品的建议零售价定为每颗DHA胶囊4.0元以上。
纽曼思毛利率水平较高,报告期内分别为73.0%、74.4%、75.2%及71.9%。其中藻油DHA产品毛利率各期分别高达74.9%、76.0%、76.0%及73.3%。
图片来源:纽曼思招股书
受2023年下半年日本排放放射性污水的影响,消费者对购买海洋生物产品产生较大疑虑,导致在2023年日本正式排海前大量囤货,推高当年业绩。
然而2024年上半年,纽曼思的销量大幅下滑,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减少23.94%,净利润同比减少41.39%。
另一方面,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所指,经济下行已影响消费者信心及消费习惯,因此营养保健品行业,连同其他非必需消费品行业,直接受到经济放缓的影响,乃由于消费者倾向于为必要消费品保留购买力。
原装进口的中国品牌尽管一直尽力营造“原装进口”身份,但纽曼思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品牌。
招股书显示,2023年,采用进口藻油DHA原材料的国内品牌占中国藻油DHA产品零售总值的28.5%,其中纽曼思于2023年占约20.5%,按进口原材料制成的藻油DHA产品的零售总值计算,其为最大的国内品牌。
但纽曼思说自己的产品“原装进口”也并非虚言,按生产地划分,纽曼思的藻油DHA产品可分为新西兰产品、美国产品以及中国产品。
其中新西兰DHA产品由上海康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康营”)安排新西兰加工公司处理,将藻油DHA压缩成软胶囊,并烘干含有藻油DHA的软胶囊,而将软胶囊封装在塑料瓶内的工序于新西兰加工厂进行。
美国DHA产品由Confidence集团供应。Confidence集团安排位于美国的第三方加工公司将藻油DHA封装成软胶囊、烘干,而将软胶囊包装到塑料瓶中的流程则在Confidence集团的生产设施进行。
国内产品则由纽曼思联系并通过上海帝斯曼采购帝斯曼集团提供的藻油DHA,这些原材料被运送至代工厂,加工成藻油DHA成品。
之所以采用如此繁琐的方式,一方面公司得以以极低的固定资产来维持运营——报告期内纽曼思的非流动资产分别仅为904.5万元、3997.9万元、3077.6万元及3105.4万元。
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一部分人“进口的更好”的心态。纽曼思在招股书中表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使用进口原材料的产品备受中国母婴营养品行业的消费者欢迎。使用海外供应商供应的主要原材料并在海外加工的藻油DHA成品被中国消费者认为属高质量,在中国有更高的消费者信心及更大需求。事实也证明,消费者更青睐纽曼思的进口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新西兰DHA产品及美国DHA产品的收入占总收入的89.6%、90.1%、93.2%及94.9%。中国DHA产品则不足3%。
图片来源:纽曼思招股书
2013年以来,上海康营一直是公司供应商,并于报告期内为公司的最大供应商。各期向上海康营采购的产品金额分别约为4755.9万元、7622.0万元、6780.2万元及2016.1万元,分别占相应年度采购总额的约56.8%、42.6%、49.6%及48.5%。
Confidence集团报告期内也均为公司前五大供应商,1070.4万元、2521.9万元、1443.8万元及1025.4万元,分别占当期总采购金额的12.8%、14.1%、10.5%及24.7%。
报告期各期,五大供应商采购总额分别占公司采购总额约90.7%、92.7%、94.3%及92.4%。
纽曼思自身并不从事生产,而是直接贴牌,但为了监控产品品质,会要求供应商使用由帝斯曼集团供应的藻油原材料。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帝斯曼集团被视为中国藻油DHA市场的领导者,于2023年生产中国藻油DHA市场超过40%的原材料及成品(按产量及价值计算)。
报告期内,纽曼思获授权在藻油DHA的包装上印上帝斯曼集团的商标,以显示其藻油DHA产品是以帝斯曼集团供应的藻油DHA制成。
纽曼思在招股书中表示:“本集团藻油DHA产品品牌的一个关键要素是藻油DHA原材料全部来自帝斯曼集团。”对帝斯曼集团的依赖程度可见一斑。
但帝斯曼自身也有藻油DHA成品业务,在京东等平台上也开设了旗舰店。
帝斯曼自主品牌life’s DHA在京东开设的“life’s DHA海外旗舰店”销售的儿童型海藻油DHA胶囊,100mg 90粒/瓶装定价309元,双十一优惠后约259元/瓶。
而“纽曼思(Nemans)海外京东自营旗舰店”销售的同规格婴儿&儿童型100mg 90粒/瓶装定价409元/瓶,双十一优惠后约为359元/瓶。上述二者均显示为美国原装进口。
京东平台另一家“纽曼思官方旗舰店”销售的显示为新西兰原装进口的同等规格100mg 90粒/瓶装定价更是高达479元/瓶,双十一优惠后售价约为449元/瓶,
因此,纽曼思在严重依赖帝斯曼集团原料供应的同时,还与最主要供应商为直接竞争关系。
旷日持久的“正版”之争在关于纽曼思的帖子下,最常见的问题就是:“纽曼斯”“纽曼思”“Nemans”“Neuromins”,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或者哪个才是“原版”,哪个是“山寨”。要说清这个问题实属不易。
“纽曼斯”与“纽曼思”之争主要发生在两家公司,此次IPO的纽曼思一方与纽曼斯营养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纽曼斯营养”)及其关联公司,即“纽曼斯”一方。
“纽曼斯”在宣传中声称“纽曼斯营养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作为知名营养品运营商和DHA鼻祖品牌Neuromins出品方”、“2023兔年,纽曼斯公司借助母公司纽诺健康集团的海外协作优势,进行产品重要战略规划,正式引进美国原装进口版Neuromins DHA产品”(来自微博认证为“纽曼斯官方微博”2023年7月29日转发的《美版Neuromins DHA重磅上市,一文了解纽曼斯品牌真相》一文)。
而纽曼思则经常在品牌名称后加上“原纽曼斯”的字样,让人有两个品牌实为一家的感觉。
想搞明白上面问题的答案,要从几个品牌的前世今生说起。
Martek Biosciences Corporation(以下简称“马泰克”“Martek”)作为微生物生物技术平台公司,开发了旗舰产品life'sDHA™,一种可持续的藻类DHA素食来源,同时也是全球知名的DHA原料公司。
在消费领域,马泰克注册了Neuromins®品牌,Neuromins®是一类含有life'sDHA™成分的营养补剂,受DHA在全球范围内的火爆,Neuromins®及其音译名称(“纽曼斯”“纽曼思”等)在全球范围内知名度逐渐提高,据彼时媒体报道,国内也出现了众多仿冒品牌。
2006年,纽曼思子公司纽曼思香港成立,2007年推出纽曼思DHA产品,并开始注册多个“金纽曼斯”“纽曼斯”“纽曼思”等商标,目前其持有28类、12类、35类等多项“纽曼斯”商标,但5类、30类、29类等多项“纽曼斯”商标显示无效。
美通社亚洲2010年10月28日的一篇新闻报道中将上海乳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目前为纽曼思子公司)列为马泰克公司的合作伙伴。因此,纽曼思2007年推出的纽曼思DHA产品,应为进口马泰克原料生产,但大概率也并非原版的Neuromins®。
2010年2月20日,马泰克与荷兰帝斯曼集团签订合并协议,帝斯曼及买方收购了马泰克普通股的所有已发行股份,纽曼思的合作对象也变为了帝斯曼集团。
而纽曼斯营养成立于2015年,为“Neuromins”的1类、5类、32类、35类商标持有人,目前其持有的含“纽曼斯”字样的有效商标仅有一项“原纽曼斯”为5类医药商标,其余均为食品及方便食品商标。
在纽曼斯营养宣传口径下,公司创始人蔡振2016年与帝斯曼集团合作重启了Neuromins品牌,不过目前无法找到更多权威信息来源,而“Neuromins京东自营旗舰店”客服称,其DHA产品的原料生产商为帝斯曼。
似乎谁都不是“原版”,又似乎谁都是原版,这场罗生门伴随而来的是无休无止的诉讼。
企查查信息显示,双方的官司从2017年打到现在仍有未结事项,纽曼斯营养也仍能以“纽曼斯”品牌生产及销售藻油DHA糖果产品。
招股书显示,于最后可行日期,纽曼思就涉嫌侵犯商标版权正在与多名第三方(包括公司X及公司Y)就其声称的商标侵权事宜进行持续的法律诉讼。而公司X也已提出反申索,指称其商业诽谤及商标侵权。
敬告读者: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者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洞察IPO及文章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何种情况下,本文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