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景富:打破学科壁垒,探索医学教育改革和“新医科”建设

中国教育在线 2024-12-11 09:35:51

“高教前沿”系列高端访谈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中国教育在线推出《高教前沿》系列访谈栏目,汇聚独家视角,分享真知灼见。

在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期间,重庆医科大学副校长邱景富接受中国教育在线专访,就“新医科”建设、医学教育改革等话题分享了重医大的经验和思考。

重庆医科大学副校长 邱景富

中国教育在线:重庆医科大学1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1‰,是重庆首个进入1‰的临床医学学科。学校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在新医科建设方面主要是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改革?

邱景富:首先,大家知道学科交叉融通、基础与临床整合、培养“能看病、会看病”的医生是“新医科”建设的重要内涵。我们学校早在2009年,就率先在国内探索了整合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打破原来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壁垒,形成了“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疾病为中心、临床思维路径为导向、基础与临床课程融通”的理念,依据知识点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课程整合为《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等十门器官系统整合课程,这是学校初步探索医学整合教学改革的1.0模式。

2019年,学校与英国莱斯特大学合作,引进莱斯特大学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打造器官系统整合课程为主体加“早临床、早科研”一体两翼课程体系,实现全程沉浸式临床教学,特别是今年学校获批西部唯一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校大力建设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高地,推进在地国际化医学整合教学2.0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有全球胜任力的未来医学精英。

2023年,学校在器官系统改革基础上,探索精英化小班制“5+3+X”贯通培养的“医学+X”“X+医学”多学科交叉背景的临床医学、检验医师及基础医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践行整合医学教育3.0模式,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医学家。

通过“器官系统”整合教育的进阶模式,学校围绕培养“能看病、会看病”的临床医生、强化“大健康”理念和基础临床贯通的临床整合应用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先后出版了全国首套器官系统整合课程教材和数字化教材,组建了22个跨学科专业、基础临床整合的教学团队,搭建了百间智慧教室、千门在线课程,促进了学生职业素养、临床思维、整合学习、创新能力、教师教学能力全面发展、医教协同等六方面的提升。

中国教育在线:重庆医科大学在“新医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有何特色?

邱景富:首先,学校以“新医科”建设为统领,整合检验医学院、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建设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打造医教研用协同育人模式,重点布局重大疾病早期诊断标志物、超敏诊断技术、药物递送系统以及床旁诊断新技术新方法等方向,开展重大疾病早诊早治的技术研究与转化应用;积极联动15家附属医院、10余个实践基地,打通从专业学习、技术应用转化到技术研发创新的“金字塔”创新拔尖人才培养链条。

其次,学校还整合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生命科学研究院和脑科学研究院,组建微无创未来技术学院,组建产学研用协同的教学组织体系。构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多学科集群,医工、医理、医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最后,学校还不断加快构建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大健康”医学学科专业体系,围绕新医科教育发展趋势,全面优化调整现有专业。近年,学校停招了药物制剂等7个专业,增设临床医学(钱惪班)、临床医学(检验医师培养试验班)2个方向,增设临床医学(中外合作)、精神医学(中外合作)、智能医学工程等专业,积极申报教育部新医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健康与医疗保障”。立项微无创医学、生物质谱检验、精准诊断学等28个微专业,培养面向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生物医药产业人才。

总之,通过学校长期坚持探索器官系统整合医学教育改革和“新医科”建设,形成医学与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学校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服务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和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能力也逐步加强。学生连续17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学生在2021—2023年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全国总决赛获得金奖等奖项17项,市级奖项46项。

学校还通过现代产业学院以及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持续不断打造服务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物医药产业人才,为重庆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重庆医科大学力量。

重庆医科大学校园风光

(本文系重庆医科大学副校长邱景富在第62届高博会“高教前沿”栏目的访谈实录)

本栏目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中国教育在线策划、出品,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教育在线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