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是反映社会现实,
揭露底层人民生活,
《我不是药神》和《逆行人生》为何口碑、票房差距如此之大?
“一群名利双收的演员,
幻想着中产阶级的恐惧,
妄想演绎底层劳动者的苦难。”
都是有钱人演穷人,
《逆行人生》何以被批判至此?
如果说《我不是药神》是一条灵魂深处的觉醒之路,
那《逆行人生》就是看不到出口的迷宫。
灰暗、沉闷是电影的主基调,
但,结尾于和伟手里的那个馒头,
也许才是电影的“灵魂之眼”。
《逆行人生》好像又走上了俗套的圆满结局,
但高志垒真的脱离苦海了吗?
01天时地利人和,《我不是药神》终难超越《我不是药神》之所以能引起广泛共鸣,
不仅因为它勇敢地揭示了正规药品价格高昂的社会痛点,
更在于它刻画了主角在个人幸福与病友生存之间的艰难抉择。
而在《逆行人生》这部影片中,徐峥想要用一把刀,
剖开社会的疮疤,探讨人性的暗面。
然而,他的探讨似乎总在触及核心时戛然而止,留下了灰暗沉闷的氛围。
另外,《我不是药神》在拍摄时,就有了相关立法,
再加上真实事件改编,观众能够在电影中看到希望、真情。
相比之下,
《逆行人生》探讨了外卖员在社会夹缝中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背后算法的不合理性,但这些议题并未获得法律层面的回应。
这让人不禁思考,在资本与现实的重压下,个体的抗争是否苍白无力?
影片中,
外卖员面对不公,只能选择在忍耐中求生存,
这与《我不是药神》中主角为生活所迫,却依然选择不放弃病友形成鲜明对比。如果《药神》中的主角也选择了妥协,那么影片的魅力将大打折扣,
因为它之所以动人,正在于它展现了在困境中依然闪耀的人性之光。
《我不是药神》无疑是徐峥的封神之作,
但《逆行人生》被无情抨击,还是太冤了。
徐峥到底想表达什么?
02虽不可比《药神》,但徐峥被骂真的冤枉了有人抨击演员们在电影中富人演穷人,
恐怕徐峥要被冤枉死。
这么多演员,哪一个不是富人演穷人?
演员的收入本来就比老百姓高,如果因为此原因抨击电影,
那每一部都难逃罪责。
徐峥不是消费穷人、美化苦难。
正相反,徐峥愿意顶着各方面压力去拍外卖员这个群体,
让观众了解到他们巨大的的工作压力和他们灰暗的生活现状,
这已经是很值得赞扬了。
有网友在观看完电影后,发出了下面的评论:
可能徐峥确实没有把这个故事拍的尽善尽美,
但我们要知道,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往往在特定情境中编织故事,
若能映射现实,引发共鸣,已属上乘之作(考虑到现今的表达界限)。
这部电影并非一定要全面记录社会底层外卖员的艰辛,
或一定要找出解决外卖行业问题的方法。
一个故事,欲登上银幕,其深度与广度自然受限,
能对观众和社会有所触动已属难得。
评价电影,聚焦于其艺术性与观赏性是恰当的;
若寄望其承载过多社会使命,则超出了国产电影的能力和责任。
更何况,徐峥在电影里,设置了不少引人深思的细节。
03细思极恐,大胆揭露平台压迫在片尾彩蛋中,由于和伟饰演的老总对徐峥说:
“来试用一段时间。”
不少观众默默松了一口气,
认为主角的生活终于再次走向正轨道。
但大家还没体验到he结局带来的喜悦,
就发现了其中的诡异之处。
镜头中,于和伟饰演的角色一边接过路路通小程序并购方案,一边吃着馒头。
这真的只是一个普通的馒头吗?
有人猜测,于和伟不仅不会正式聘用高志垒,
反而可能将他的小程序“纳入麾下”,
一边厚脸皮,一边大张旗鼓地在全国推广。
随之而来的,是平台对外卖员剩余价值更进一步的榨取,
在他们已将近极限的送餐效率下,压迫其再次提速。
他吃的馒头,真的不是鲁迅先生在书中说的“人xue馒头”吗?
结语我们可以认为,徐峥在拍摄这部电影时,是花费了时间和心血的,
该片犀利地针砭了外卖行业的痛点,
同时将“职场年龄壁垒”、“内卷文化”、
“平台剥削”及“裁员潮”等社会热议话题纳入公众视野,展开了深刻的剖析。
徐峥本人其实常被赞誉为中国影坛的勇者,勇于触及敏感议题。
从《人在囧途》的归途之艰,到《我不是药神》的求医之难,
再到《逆行人生》的求职之苦,他用镜头讲述平凡人生活的不易。
徐峥以独特视角,为小人物立言,传递不屈希望,鼓舞大众。
其勇气与坚持,令人钦佩。
诚如大家常说的,人人心中自有其哈姆雷特。
对《逆行人生》的解读亦然,我们应尊重每一份独特的见解。
愿每位观影者从中汲取温暖与感动,获得前行的力量。
也愿外卖员在今后的处境能够稍加改善,希望人们都能给予他们尊重和理解。
生活无坦途,“内卷”无止境。
疲惫之时,不妨稍作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