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辞让攻台总指挥:自己能力弱,不堪重责,需要军委统筹

兵说视界 2024-01-23 10:32:38

作者:相忘于江湖

粟裕是我军名将,也是华野(三野)的主要军事指挥员。

在坊间,流传着粟裕在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五让司令”的故事。

粟裕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也曾在不同时期担任过一把手。比如,红军时期的师长;抗战时期的新四军师长;解放战争中期,粟裕也曾短暂代理过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

粟裕的能力毋庸置疑,被“军神”刘伯承誉为“中国的战略家”,被主席盛赞“淮海战立了第一功”,更是广大军迷眼中的“战神”,尤善于组织大兵团作战。

由于抗战胜利后粟裕“五让司令”,一直作为军队的“二把手”出现,从而失去了独立执掌华野(三野)的机会,所以无缘开国元帅的评选。

粟裕五次谦让司令、不当一把手的原因是什么呢?

【建国初期的粟裕】

一让司令,是抗战胜利后,谦让华中军区司令。

抗战胜利后,中原突出敌后四面楚歌;华中军区一面临海、两面对敌,只有北面和山东断续接壤;山东军区地理位置重要,但是主力北移东北,留守部队敌众我寡。

抢占东北刚刚启动,原定到山东主持工作的林总半路转向东北;晋冀鲁豫和晋察冀兵强马壮,但面临着从游击战向正规战的转变;陕甘宁边区、晋绥根据地,兵力较少。

陈毅北上山东后,华中局提议由粟裕任华中军区司令员。

但粟裕认为,副司令员张鼎丞的资格更老、威望更高,于是致电延安,向主席建议“张鼎丞为正、自己为副”,粟裕的理由主要有几点:

张鼎丞在才、德、资等方面更高超;抗战以前张鼎丞是长辈;抗战初期,张是自己的顶头上级;张在延安的直接领导下成绩卓著,执行政策、掌握全局的能力在自己之上。

延安同意了粟裕的建议,张鼎丞任军区司令员,粟裕任野战军司令员。对比东北军区、山东军区、晋冀鲁豫军区,林总、陈毅、刘伯承都是军区司令员兼野战军司令员。

【张鼎丞】

二让司令,发生在一年后的1947年8月6日。

1947年8月3日,为了完成主席策应刘邓大军南下的指示,华野陈毅、粟裕以及副政委谭震林致电延安,提议成立华野西兵团3、8、10、1、4纵,由陈士榘、唐亮指挥。

鲁中陈毅、粟裕麾下,有2、6、7、9纵及特纵。

主席决策刘邓南下大别山,目的是改变解放区人力、物力过度消耗,避免竭泽而渔,把战争引入蒋管区。8月4日,主席指示粟裕亲自到西兵团指挥5个纵队的行动。

粟裕则致电军委,建议“陈军长一同西去较为适宜”。

粟裕建议“陈军长”同行,主要是顾虑协调指挥问题。陈士榘、唐亮,3纵何以祥、孙继先,8纵王建安、张仁初,以及10纵宋时轮,都来自山东八路军,陈毅更加熟悉。

【陈毅】

粟裕三让司令,是在淮海战役后的城南庄会议。

1948年4月,主席在城南庄会议前提出了八大讨论议题:

这八大议题有三项和军队有关,第六项是粟裕3个纵队暂不过江的建议,第七项是刘邓建议陈毅导中原局工作的建议,第八项是关于晋察冀的整军问题。

城南庄会议,主席让粟裕任华野司令员兼政委,但粟裕力请陈军长坐镇华野。最终,主席折中任命粟裕为华野代司令员和代政委。三让司令,也是考虑整体指挥协同问题。

主席的折中方案,并不是和稀泥,而是一种灵活变通。这一权变,既有利于粟裕独立指挥作战,也有利于华东局、中原局的平稳过渡,因为当时华野西兵团隶属于中原军区。

【中原军区刘邓首长】

四让司令,是关于攻台作战总指挥(司令员)一职。

朝战爆发前夕,粟裕被主席委以重任,一直紧锣密鼓制定作战方案,第二次向主席提出“临阵换帅”建议:应当由军委直接主持攻台战役,或者是刘帅、林总二选一。

粟裕的理由也很简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攻台作战关系太大,极大影响局势;二是如无绝对把握,宁可推延,绝不轻易攻击;三是自己能力弱,不堪重责,许多问题非军委统筹不能落地。

粟裕四让司令(总指挥),并非怯战和逃避,而是基于对统一大业的高度负责,更是“慎之又慎”的考虑和斟酌。刘伯承、林总既是大军事家,也能代表军委。

如果攻台作战一战功成,开国第一大将粟裕大概率要评元帅。

但是,由于朝鲜半岛战火突燃,攻台作战的计划被推迟至今,这成为粟裕和三野、华东军区的一大遗憾,也是我军的遗憾。好在,未来事在人为!

【林总在武汉】

粟裕五让司令,是建国初期的1950年8月1日。

在这一年的7月初,为了应对东北边防的突发事件,以及美军逼近鸭绿江、图们江的严峻形势,主席未雨绸缪成立东北边防军,主席心目中的司令员人选就是粟裕。

1950年7月6日、10日和17日,主席三次致电粟裕:

一是希望18日带秘书及少数参谋到北京接受重要任务,二是在青岛养病,如有好转及时来京,三是有病可以缓来,视身体情况可以在8月上旬来京领受任务。

但由于粟裕的身体状况实在不容乐观,因此致电陈述辞职原因:

一是不习惯青岛的湿凉气候;二是在南京时两手颤抖的毛病大为改观,但头晕头痛症状一直没有好转,每次看报时间不能超20分钟,外出不能超过1个小时。

另外,由于心情焦虑,不能定心休息,而且医生诊断病情,短期无法治愈。鉴于以上原因,粟裕提出辞掉东北边防军司令员一职,以便安心休息、早日恢复工作。

最终,由于粟裕因病不能就职,东北边防军暂归东北军区高岗指挥。

【高岗】

粟裕大将“五让司令”,在军史上留下佳话,其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是粟裕将军不计名利的胸怀和品格,为了大局默默做事、不管名份;另一方面,是粟裕大将性格中宁静淡泊、不愿出头的一面。或许,还与我军历史上形成的山头有关,对一个大军统帅的要求,除了军事天赋还有资历。

参考资料:

1、《粟裕年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编,当代中国出版社;

2、《陈毅转》,编写组,当代中国出版社。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3 阅读:373
评论列表
  • 2024-02-15 21:31

    纯粹的军事家,战略家,一心都是最小的代价打最大的胜仗!让的不是其他,是手下将军的团结协作,从而减少战士们的伤亡!良苦用心,用心良苦啊!

兵说视界

简介:聚焦国际风云,深耕战争军事,获评“百名网络正能量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