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早熟品种选,南方多雨适应,营养对比试验,隔壁县见闻
在南方种植番茄,真的是有不少特别的讲究。就像咱们邻居县,有个种植户老张,种番茄可有些年头了。在南方,雨水多可是个头疼的事儿。多数的番茄品种在这么湿润的环境下,要么容易生病,要么果实长得不好。老张就特别想找个早熟又适应多雨环境的番茄品种。
先说说这番茄的早熟品种,早熟品种最大的好处就是能早点上市。咱就拿红将军这个品种来说,在正常环境下,大概一个月左右就能结果,早熟的好处那可不少。咱在南方,如果遇到个暴雨啥的,早熟品种要是结果快,就能赶紧采摘,减少损失。要是晚熟品种,可能果子还没长大,就被雨水冲坏了。
再看看番茄在不同营养状况下的对比。我邻居小李,自己弄了个小阳台种番茄。他开始的时候没太注意施肥,种出来的番茄小而且酸。后来听人说多施点钾肥,果实会甜。结果施多了,又发现果实的个头有点抑制了生长。这就像个跷跷板,找平衡可不容易。有数据显示,如果氮磷钾的比例在1:0.5:1的时候,番茄的生长状态和口感相对好很多,果实大约在15天的生长周期内能明显看到色泽和甜度的提升。
说到这,我也想起网上看到的其他冷门品种。比如说紫玉番茄,这个品种我是在网上一个种植论坛上看到的。有个江苏的网友分享了,他种紫玉番茄。这个品种生长周期大概一个月多一点。在南方阴雨天多的时候,它的抗病性比普通品种要好。还有彩色的圣女果品种,叫七彩珠,它不仅颜色好看,营养还很全面。它的生长速度大概10天左右就有初步的成果,不过要完全成熟大概也需要20天。与普通番茄的种植相比,七彩珠对光照时长要求稍微高一些,在南方多雨的季节,如果光照不足,果实的颜色就不那么鲜艳了。
还有荷兰番茄品种,这个在华北那边种植比较多。我知道有个河北的种植户赵师傅,他说荷兰番茄品种在北方的肥沃土壤里长得特别好,产量高。但是到了南方就不行了,尤其是南方多雨的天气,容易导致根部积水烂根。他尝试了一段时间,发现产量比本地品种差远了。从这个例子就能看出,每个品种都有它的适应环境。
南方多雨的环境下,土壤湿度一直很高。像在广东的一些种植地,地势比较低的,水排不出去,番茄就很容易根腐病。我听说有个广西的种植户陈大哥,之前不懂得改良土壤排水性。在一场连绵雨之后,他种的番茄大面积生病。从这就可以看出环境对种植的影响。
不同品种对光照时间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像普通的本地番茄品种,只要每天有4 - 6个小时光照就基本能满足生长。可像刚才说的那种彩色圣女果品种七彩珠,每天最好要有6 - 8个小时光照。我有个朋友在福建的一个小阳台种番茄,他把普通番茄和七彩珠一起种。发现普通番茄在阳台每天4个小时光照的情况下,果实的成熟度和品质都还不错,但是七彩珠就长得稍微弱一点,果实的个头也小。后来他给七彩珠挪了个更向阳的位置,增加了光照时长,果实才慢慢变好。
在南方多雨的气候下,土壤的肥力也很关键。我就想到湖南的一个种植区,那里的土壤比较黏重。当地的种植户们发现,在这种土壤种番茄,如果不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不管是早熟还是晚熟品种,都长得不好。特别是早熟品种,对肥力的需求更特殊。因为早熟品种生长周期短,需要在短时间内吸收足够的养分。如果肥力不足,果实就会发育不良。
我还听说过这样的对比,有一种早熟的黄宝石番茄。在南方种植的时候,如果在果实膨大期施加一些有机肥,果实的甜度和个头都能有提升。对比没有施加有机肥的,果实的甜度大概能提高10%,个头也能大10%左右。而且黄宝石番茄的抗病虫害能力也不错。在南方多雨的条件下,病虫害多,这个品种相对来说比较让人省心。
再说说不同的种植场景。如果是居家阳台种植,空间有限,我们得选择比较适合小空间生长的品种。比如拇指小番茄,这个品种不需要太多的空间。我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在杭州的阳台种拇指小番茄。他从播种到看到第一颗果实大概花了20天。在多雨的季节,他把花盆放在有遮雨篷的地方。他说看着那小小的果实慢慢长大,很有成就感。
在咖啡厅的种植场景下,可能就比较注重观赏价值了。我在成都的一家咖啡厅看到他们种了一些观赏型的番茄盆栽。那种番茄果实小小的,颜色鲜艳,主要是给咖啡厅增添了一种田园的氛围。但是在后期养护上,他们发现土壤稍微一湿就容易发霉,可能是他们浇水太多的原因。这又给咱们在南方种植番茄提了个醒,浇水也要看环境。
在办公室种番茄的也不少。我在深圳的一个朋友说他办公室种了一盆番茄。他说在办公环境下,光照主要是靠窗户透进来的自然光。他选的是那种比较耐阴的番茄品种。刚开始还挺好奇,结果发现如果不额外补充光照的话,果实长得特别小,而且成熟得很慢。他用了大概一周的时间才适应办公室环境,果实慢慢长大。一个月后,虽然果实不大,但是也能享受到自己种植的乐趣。
在南方不同的地貌种植番茄也有区别。比如在山区的梯田种植番茄,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比较强,但是容易有积水问题。在平原种植呢,土壤肥沃,但是可能需要更好的排水系统。我在江西的一个山区梯田看到种植户种番茄,他们会在梯田的田埂上做一些排水的小沟渠。他们用的番茄品种是适应这种山区环境的早熟品种,这样即使偶尔下大雨,也能保证果实的产量。
我还知道在一些低洼的南方种植区,土壤中盐分比较高。我有个云南的种植户朋友跟我说,这种土壤种番茄,得先改良土壤。他试过几种品种,发现有一种早熟的巴掌番茄比较耐盐碱。普通的番茄在这种高盐碱土壤里,生长受到很大抑制,可能一个月都看不到什么变化,而巴掌番茄在一个月左右也能有一定的成果。
再回到我们开头的老张。老张在研究了好多品种之后,最后选了一种叫金棚早番茄的品种。这个品种在南方多雨的环境下表现还不错。它的生长期大概是70天左右,前期生长速度比较快。在前15天能明显看到叶片生长茂盛,大概30天到40天的时候开始坐果。老张说这个品种的抗病性比较强,在南方多雨的几个月里,病虫害相对少一些。而且果实的大小和口感都比较合适。
其实每个地区都有它独特的种植环境和条件。像在海南,四季都比较温暖,光照充足,在这种环境下种植番茄,品种的选择就和在贵州那种多阴雨少日照的地方不一样。海南的种植户会考虑那些耐热、抗强光的品种,而贵州的种植户就得更注重品种的耐阴性和对潮湿环境的适应能力。
我在福建的另一个种植区看到,那里的种植户种了好多品种的番茄。其中有一个冷门的早熟品种叫碧娇。碧娇这个品种大概一个月就能结果,果实的颜色很鲜艳。在福建这种南方沿海地区,多台风的天气下,碧娇的植株相对比较坚韧,不容易倒伏。但是它的果实在过于潮湿的环境下,表面容易有一层水珠,这时候如果不注意通风,就容易长霉菌。我就看到有个当地的种植户因为没有及时通风,结果损失了一部分果实。
在广西的一个村庄,种植户们尝试种了不同品种的番茄。其中一个叫粉果将军的品种,生长速度比较慢,大概两个月才有成熟的果实。但是在果实的营养价值上,它比早熟品种有一些优势。它的维生素C含量比早熟品种高大概20%。不过对于当地种植户来说,早熟品种更符合市场需求,因为他们想早点卖出果实。粉果将军在多雨季节的时候,果实的转色会受到一定影响。正常天气下,大概15天左右果实转色,多雨的时候要20天左右。
南方不同的气候条件对番茄种植的影响实在是太多了。这也让种植户们在选择品种的时候得深思熟虑。不同的品种不仅在生长周期、抗病性上有差别,在果实的营养价值、口感和外形的观赏价值等方面也有不同。
在这里,我想问问大家,如果你们在南方的某个地方,比如云南的一个小山村或者广东的一个海边小镇,你们会选择种植哪种番茄呢?是因为想要追求早熟高产,还是更注重果实的口感和营养,或者是想要看看那些冷门品种的独特之处呢?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