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乒在德国支线赛的表现让球迷看得直摇头,二十多个二线主力选手打得稀里哗啦,连个像样的成绩都没拿到,这让人不得不想起以前国乒打支线赛都是拿冠军的日子。
国乒这次派出的阵容可以说是给足了面子,光男单就来了十二个人,结果打完比赛就剩下陈垣宇、牛冠凯和徐海东三个人进了十六强,最后连牛冠凯都在八强赛里栽了跟头。
这帮选手打得是真让人着急,一个个都是国内赛事的好手,到了国际赛场上就跟换了个人似的,连基本发挥都做不到,球迷看着都替他们着急上火。
要说这些选手在国内比赛的时候,那可都是能打能拼的主,每次全锦赛或者全运会上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怎么到了国际赛场就成了这副德性。
比赛直播也是个问题,就油管上能看到,国内两大平台都不播,反而在播王楚钦和孙颖莎的混双比赛,这让想看比赛的球迷都找不到门路。
要说最让人失望的,还得是陈垣宇和黄友政这两个零五年的小将,他们跟林诗栋是同一年的,按理说应该是能打出好成绩的。
陈垣宇前不久还在常规挑战赛上打败了张本智和拿了冠军,这次却连二百名开外的选手都打不过,这落差也太大了。
黄友政更是让人想不通,刚在全锦赛上拿了男单冠军,这次比赛却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这种状态要是拿到亚洲杯上去,恐怕连小组赛都悬。
这些选手在国内训练的时候表现都不错,跟一队主力打比赛也能打出水平,怎么到了国际赛场上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可能是心理压力太大,毕竟代表国乒出战,肩上的担子确实不轻,但这也不能成为打成这样的理由。
教练组可能也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训练方式需要调整,或者说是不是该让这些选手多参加国际比赛,增加经验。
现在的国际乒坛竞争越来越激烈,像日本、韩国这些队伍都在快速进步,我们的二线选手如果还是这种水平,以后怕是要吃大亏。
特别是像陈垣宇和黄友政这样的年轻选手,他们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但如果不能在国际赛场上站稳脚跟,那就很难有更大的突破。
教练组应该多关注这些选手的心理建设,毕竟技术实力是有的,关键是要把实力发挥出来。
国乒的训练体系一直都是世界领先的,但现在看来可能也需要与时俱进,特别是对年轻选手的培养方面。
可以考虑增加一些专门针对国际比赛的特训,让选手们更好地适应国际赛场的氛围和节奏。
同时也要注意选手的个性化培养,毕竟每个人的特点都不一样,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套所有人。
这次比赛的失利其实也不是坏事,至少让我们看到了问题所在,接下来就是要认真总结经验,做出相应的调整。
对于年轻选手来说,失败是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阶段,关键是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而不是被失败打倒。
教练组和球迷都要给这些选手更多的包容和支持,毕竟他们还年轻,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