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复台湾之全过程。

江左百晓生 2022-08-01 20:28:04

台湾始终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不光现在的我们这么想,当年收复台湾的大英雄郑成功也是这样想的。

1644年,风云激荡,大明朝在李自成农民军的疯狂攻势下最终灭亡,然而最终摘下胜利果实居然是关外大清女真。

李自成品尝了短暂的胜利喜悦之后就被赶出北京,大顺王朝夭折。

第二年,清兵南下,短命的南明弘光政权也瞬间灰飞烟灭。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叔父郑鸿逵于是在福建拥立唐王朱聿键,建立了隆武政权,虽然看着跟皇位八竿子打不着,但谁让人家姓朱呢!

但当时的隆武皇帝只是一个虚衔,真正的掌权者是郑芝龙,郑成功的父亲。

1646年,清军开始大举进攻福建,郑芝龙战败投降。但是他那22岁的儿子郑成功却反对父亲投降大清做汉奸,遭到了父亲的斥责。

郑成功赌气出走,跟父亲出走,拉起一支队伍,继续反清复明。

世人提起郑成功都会叫他国姓爷,何谓国姓,就是明朝皇帝的姓氏朱姓。

曾经朱聿键曾经问过郑成功,如何能够救大明,郑成功说,只要像岳飞那样,文臣不爱财,武官不怕死,就会天下太平。

于是,朱聿键十分感动,将国姓封给了郑成功。

1650年,郑成功夺取了厦门,从此厦门、金门岛成为了郑成功的抗清基地,他手下坐拥20万大军,拥有各种大小船舶5000余艘。

当时的郑成功也率领大军想要先反攻南京,结果却因为指挥不当、骄傲自满等原因,导致南京久围不下,清军援军到来,郑成功遭遇大败,退兵离开。

北伐失败之后,清朝开始了对福建的反攻,1660年金厦保卫战开始,郑成功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必须找到一块新的根据地,进可攻退可守,而且必须要用这块根据地来凝聚军心。

这块新的根据地,就是台湾。

在郑成功的心里,台湾不单单是中国的土地,也是父亲郑芝龙留给自己的遗产,可是当郑成功决定攻打台湾的时候,却遇到了部下的反对。

部下们的想法就是,从荷兰人那里将台湾给夺回来,很难,何况台湾这种荒凉不毛,还容易水土不服的地方,夺回来都没啥用。

这些话,郑成功不爱听,直到第二次军事会议上,有人提出要去台湾看看试试水,他的心情才稍微好一点。

尽管反对声音高过支持者,但是郑成功还是决定,攻打台湾!

1661年,4月21日,37岁的国姓爷郑成功率领了2.5万名官兵,数百艘战船从厦门开始出发,开始了收复台湾的征程。

也许是天意,那一年,顺治驾崩,大清国丧,幼帝新立,北京这边顾不到郑成功!

4月30日。郑成功的军队从荷兰设防空虚的鹿耳门水道突入大员港,成功登陆之后,荷兰守军都以为是天兵下界!

这条水道的海底都是石头浅滩,荷兰人还将损坏的船只沉入海底,构建出了一道天然屏障,谁能想到郑成功直接猛攻这里,荷兰人措手不及。

接下来荷兰人遭遇了郑成功军队的疯狂碾压,郑成功势如破竹,荷兰人只能坐上一艘小船给逃跑了。

四五天时间,郑成功攻下了赤嵌城。

荷兰殖民者在台湾的总兵力大概1600多名,其中4、500百人在赤嵌城,绝大部分在中心据点热兰遮城。郑成功率领水陆大军攻打热兰遮城。

然而,热兰遮城当时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文艺复兴式城堡设计,不仅城高墙厚,而且每个角落里都有箭头型的堡垒向外突出。

郑成功在此地遭遇了重大损失,台湾长官揆一看到这样的情况,又重新树立了防守的信心,拒不投降,苦苦等待援军到来。

郑成功一看暂时强攻不下,开始对热兰遮城进行了围城,这本身就是一座围城,于是郑成功断了城中的粮草和补给,逼迫揆一投降。

这一围,就是整整9个月。期间,双方互使间谍战、攻心战,以及各种突围与反突围战斗,简直比电影还精彩。

郑成功给台湾长官劝降:“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这是何等霸气的英雄气概,既义正辞严,又宽宏大量。

然而,揆一的态度十分强硬,鼓动热兰遮城的士兵们继续抵抗,并不时谎称巴达维亚的援军就要到了。

后来,果然揆一等来了一支援军,10艘战舰的救兵,不过这支军队还没接近就遭遇了一场台风,这给了郑成功集结军队的时间。

不得不说,这可真的是天佑中华!

最终,这支所谓的援军也被郑成功直接给吃掉了,除了海军统领逃走之外,其他机会被全军覆没。

热兰遮城的荷兰军队听到消息,士气消沉,此时,城里面也开始爆发瘟疫,荷兰军队能打的只有三四百人,无心恋战。

1662年1月,郑成功对热兰遮城发动了突然总攻,郑军新建3座炮台,用重炮攻打热兰遮城,数炮齐发,一个时辰内发射炮弹2500发,硬是从热兰遮城南面打开了一个缺口,迅速占领了一个突出的支堡。

郑成功率军从这里攻进热兰遮城,荷兰人为了保命,选择投降。

1662年2月1日,揆一代表荷兰殖民当局签字,结束了荷兰侵略者侵占台湾38年的历史,台湾正式回归祖国!当年的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不得不说,真的是天佑中华。

如果当时荷兰人的援军没有遇到那场台风,或者说清朝政府跟荷兰人联手攻打郑成功,只怕结局不会那么乐观。

事实上,郑成功围困热兰遮期间,一条荷兰商船曾进入泉州,两名荷兰代表甚至被送到福州与靖南王耿继茂会面,并给揆一带回了清军愿与荷兰共同攻打郑成功的意向。

因为沟通障碍和荷兰人内讧,这一对郑成功最坏的联合局面才未形成。

郑成功跟荷兰人打的这一场大战,是东西方国家之间的第一场正面大战,而且郑成功代表不是当时已经是名义上官方政府的大清,而是南明。

大清也好,南明也好,都是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之下,包括郑成功将台湾改成东都,意思就是大明朝的东方首都。

可怜的郑成功,到死想的都是光复大明,而不是自己想要在台湾建国,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他的原则始终是,一个中国!

台湾是中国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郑成功的儿子郑经上位之后,将老爹留下的初衷抛之脑后,而是一心想要将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他想让大清像对待朝鲜对待台湾。

郑经想要将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他老爹泉下有知,是不是也会叹息。

电视剧《康熙王朝》里面康熙有一句台词,说得非常好:

大清与台湾,既不是两国,也不是两朝,而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台湾本属于中国版图,岂能够等同于外国?

那时候大陆和台湾一直处于谈谈打打,打打谈谈的局面,主要康熙皇帝的重心还是在平定三藩的问题上,一直腾不出手来收拾台湾,直到三藩被平定,这才有时间解决台湾问题。

公元1681年,郑经病逝,郑克塽上位,康熙终于瞅准了时机,决定抛弃幻想,直接武统台湾。

经过两年的精心筹备,1683年,康熙帝命海霹雳施琅为主帅,率军,攻打台湾,7天时间攻克澎湖,歼灭郑军主力。

1683年,8月11日,台湾方面向大清投降,中国再次统一。

以上种种是300多年的旧事了,不过有时候,历史,是一个轮回。

0 阅读:350
江左百晓生

江左百晓生

频率有很多,你想听几点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