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投票结果,我才是奖项得主,主办方却告诉我要把奖项颁给投票第二名的歌手”。
2001年,在中国流行歌曲排行榜颁奖现场上,田震冲上台去将主办方怼了一顿后扬长而去,留下田震口中的“第二名”歌手那英在现场泪流满面地完成颁奖典礼。
在那之后,两位实力和名气旗鼓相当的歌坛天后颇有一股决裂的即视感,甚至还有不少人选边站队。
如今,距离领奖事件过去已经22年,回过头来看看那英和田震,两人之间的境遇和差距一目了然,虽然知道人各有志而发展不同,却依然令人对她们二人都有意难平之处。
先来说说田震。
1966年,她出生在北京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是一名军人,母亲是军区歌舞团的演员。
出于家庭因素,她从小被送到乡下给姑姑照顾。
八岁之前,她都是在乡村自由自在地生活,造就了她那耿直又飒爽的性格。
她遗传了妈妈的好嗓音,喜欢在田里和山间放声歌唱。
八岁之后,她被父母接回城市生活,却已经改不掉她“混不吝”的性格。
她剪着短发,不爱穿裙子,有时候还喜欢打赤脚。
妈妈为了让她出落成女孩子该有的样子,每天变着戏法一般,给她买各种好看的发卡和橡皮筋。
可她就算在妈妈的坚持之下留起了长发,却也只是简单扎个马尾,从来戴上五颜六色的发卡。
与她性格完全相反的是,她的偶像是邓丽君,她也超级爱唱邓丽君的歌曲。
可每当她声情并茂地唱着邓丽君的歌曲时,妈妈作为专业歌手却频频摇头,总是说邓丽君的歌并不适合她。
原因在于,田震的嗓音和气息比较粗犷,与邓丽君圆润细腻的嗓音和曲风格格不入。
但那时的田震却坚定地认为,妈妈虽然是一个民族歌曲领域的高手,并不一定真的了解流行歌曲的唱法。
事实证明,不听妈妈的话要吃亏,而且吃的还是眼前亏,田震模仿邓丽君歌曲的好几次试音都以失败告终。
但她依然不服气,在模仿邓丽君的歌曲上更加努力。
1984年,田震将自己模仿邓丽君歌曲的录音寄给唱片公司,唱片公司也决定给她一次试音的机会。
她在录音棚录音的时候,确实能够将邓丽君歌唱技巧很稳定地发挥出来,让唱片公司决定给她录歌和发行,先后发布了《美丽的海湾》和《无名的小花》这两张专辑。
唱功和技巧是有的,再加上唱片公司的包装,当时购买这两张唱片的人不少,但田震却没有因为这两张专辑而闯出名气,主要问题还是在于她与邓丽君的嗓音天然就存在巨大差别。
幸运的是,虽然两张模仿邓丽君的专辑没有让她在乐坛上激起浪花,却让一些人记住了她歌唱的技巧和嗓音的特点,音乐制作人吴海刚便是慧眼识英雄当中的一个。
吴海刚找到了田震,邀请她演唱《最后时刻》,一首与邓丽君风格完全不同的歌曲。
起初,田震直接拒绝了。
拒绝的理由很简单,邓丽君是她的偶像,她唱歌只唱邓丽君。
吴海刚十分无奈地向她解释,她的嗓音与邓丽君天差地别,越是为邓丽君量身定制的歌曲,对她来说就越没希望。
她的妈妈也不愿自己的女儿一直在错误的道路上狂奔,便也帮助吴海刚一起劝说她不妨试一试。
在她“抵死不从”之时,妈妈对她说:就算你模仿得再像,邓丽君永远只有一个!
妈妈的话,可谓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她接受了《最后时刻》,当她在录音棚唱完之后,响起来了工作人员雷动般的掌声。
她摆脱了邓丽君之后,真正地释放了自己,在《最后时刻》中将自己嗓音的优点和歌唱水平尽情挥洒。
《最后时刻》在推出之后卖得叫座叫好,田震也因此出名。
自此之后,她以西北的粗犷曲风和她铿锵的声线,横扫当时的华语乐坛。
以充满自由和野性的西北曲风,将当时充斥着邓丽君甜美温柔的类似曲风撕开了一个缺口,呈现乐坛上另一种新的歌曲元素和审美,开启了“田震时代”。
而老一代的乐评家表示,田震就如同一股势不可挡的西北飓风,为大陆流行音乐史打开了新的纪元。
1996年,她发行了与自己名字同名的专辑《田震》,将她在歌坛的地位推上了巅峰,不仅发行量达到了90万册,更是各种奖项拿到手软。
就连那英在后来被采访时被称为“天后”时,她直率地表示在自己的心目中称得上天后的是毛阿敏和田震。
而在田震事业迎来巅峰之时,那英在乐坛上才刚刚获得发展。
1967年出生于沈阳中医世家的那英,虽然比田震只小一岁,但出名却要晚得多,这是两个人的不同之处。
两个人身上其实也有许多相同之处,一个是性格,一个是双方都是以模仿著名女歌手出道。
那英从小也是在农村长大,性格大大咧咧给人一种“女汉子”的感觉,小时候爬树捕蝉、下河抓虾都不成问题,甚至无聊之时还欺负村里的猪,骑着猪就到处横冲直撞。
她的性格不仅耿直而且脾气火爆,连她自己都知道经常因为直言直语而得罪人,也总不好意思地表示自己是嘴巴和脾气比脑子快。
她的耿直和快人快语在她的朋友圈中几乎都知道,好友对她的调侃也十分直接,闺蜜王菲直接称她为“那大傻”;她的授业恩师谷建芬老前辈直接怼她是:天生一副好嗓子,却配了一副狗脑子!
虽然好友和恩师对她的暴脾气颇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但对她的业务能力却十分认可,就拿谷建芬老前辈来说,在1988年的“阳光杯”青年歌手大赛上见到了她,便直接收她为徒。
而原本是模仿苏芮歌曲出道的那英,在谷建芬老师的指导和训练之下,不仅很快就有了属于自己的作品,并且还在新人歌手中脱颖而出了。
1988年,那英凭借着一首《山沟沟》打开了知名度,在“香港年度十大金曲”的榜单上位列前茅。
1990年,她又以《山不转水转》这一专辑进一步提升人气,在当时斩获了数个奖项。
后来,心直口快的那英与经纪公司发生口角且差点被封杀,还好在当时已经在香港乐坛堪称天后的闺蜜王菲出手,不仅拯救了她的事业,而且将她的事业托举到另一个高度。
1989年,王菲与那英手牵着手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献唱《相约98》,一夜之间成为爆红歌曲,那英的名气也随着爆红起来。
也是在这一年,田震已经登上了世界舞台,代表大陆出席“世界音乐”的颁奖典礼。
颁奖典礼上,她不仅是台上唯一一张亚洲人的面孔,而且那时与她一同站在台上的人,一个是布兰妮,另一个是迈克杰克逊。
所以,那英下了春晚在接受采访时被称是歌后时,称在她的心目中田震才是天后,并非是过谦之词。
作为后辈,那英在那时的发展势头十分猛烈,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她们二人被誉为“大陆两大天后”。
2001年,也正是这两位天后意气风发的时候。
田震成为大陆首位开巡回演唱会的歌手,而那英则成为首位在香港红磡体育馆开演唱会的内地歌手。
也是在这一年,“最受欢迎女歌手奖”也拉开了序幕,主办方是通过投票的方式进行。
最后,田震以高于那英大概5000票的成绩,成功夺下这个奖项。
可到了领奖的当天,却成为那英站在领奖的舞台上,以至于田震怒气冲冲上台且怒怼主办方。
田震走上台去,说自己才是那个获得投票第一的人,主办方却将奖项要颁给投票第二名的歌手,并说这样的奖她不领也罢。
田震说完之后扬长而去,那英在台上含泪接下了奖项,并表示自己有幸打败其他人,并不是因为自己是最优秀的,而是比较幸运的那个。
颁奖典礼过后,不管是田震的歌迷还是其他观众,都觉得是那英与主办方“釜底抽薪”,导致那时对那英的风评十分恶劣。
实际上,那并不是那英的问题,而是主办方与田震之间的问题,主办方设立那个奖项时说得很清楚,那就是获奖歌手必须到现场领奖,否则奖项的人选就会随着排名顺延。
当时颁奖的时间与田震一个重要的通告存在冲突,于是向主办方说明无法到现场参加颁奖,只不过后来田震临时调整了时间,并且买了飞机票回去。
就在她登机之时,主办方才告知她将奖项顺延给排名第二的那英。
田震那火爆的脾气也不是虚的,直接冲到现场怼了主办方,而当时站在台上的那英则成为了众矢之的。
事件过后,田震在接受采访时依然一副凛然地称自己是对事不对人,并不存在所谓的私人恩怨;可在后来的采访中,当有人问及对那英的看法时,她却直接甩了一句“我与那英不熟”。
而对于该起事件,那英过后也几乎不再做出任何回应,但却可以从她的好友阵营中嗅到选边站队的味道,就拿杨坤来说,开演唱会时被问及会请谁当嘉宾时,他回答会请两位天后助阵,当继续追问两大天后是不是田震和那英时,杨坤却直接说不认识田震。
在那些年,虽然双方不提恩怨,却处处透露出敌对气息,“田那之争”一直不绝于耳。
估计谁也没想到,这种声音不是因为二人同台合作或者把手言欢而结束,而是田震因病隐退。
2007年,田震宣布自己因为患有血液疾病而需要到国外治疗的消息,之后便在歌坛深居简出,几乎是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中。
2010年,再次传来与她相关的消息时,她与张卫宁结婚了。
据说,一开始她因为患病的原因而一再拒绝张卫宁的求婚,但在后来被张卫宁陪她在美国治病和生活的点点滴滴所打动,让她鼓起勇气与张卫宁为爱情而结婚,而不是为了繁育后代。
相较之下,那英无疑已经成为叱咤华语歌坛的人物,不管是歌唱实力和作为导师的教学能力,都名声在外;感情方面虽然有过挫折和离过婚,但后来也收获了比较美满的婚姻,与从德国留学回国发展的孟桐喜结连理。
而这两位歌后虽然都在歌坛有着辉煌,同时也收获人生的幸福,但多少还是有点让人意难平。
田震让人意难平的地方在于因为患病而激流勇退,逐渐成为时代的一个标记;而那英则随着时代的变迁,她的作品变得越来越商业化而缺少了创意。
但估计大家也清楚,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再多的意难平也终将随风消散。
邓小宝20081228
嚼舌头也要摆事实讲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