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有时候,跟孩子不是走得太近,就是离得太远,那个度,真的挺难拿捏。
太亲密了,孩子觉得没自由;太疏远了,又感觉像陌生人。
这样一来二去,两代人之间的距离就越拉越大了。
01 父母过度共情,孩子沉默不语有这么一对父母,对孩子那叫一个心疼。
孩子一皱眉,他们就紧张得不得了,生怕孩子受了一点委屈。
有一次,孩子在学校跟同学闹了点小矛盾,回来后跟父母抱怨了几句。
没想到,这对父母一听就发火了,立刻打电话给老师,还跑到学校去跟那个同学理论。
结果,孩子在学校里反而成了众矢之的,被同学们孤立了。
从那以后,孩子有什么事都不再跟父母说了,哪怕心里再难受,也只是一个人默默承受。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过度溺爱的方式不当,对孩子而言也是一种伤害。
作家毕淑敏说:“过度的共情,有时会变成一种沉重的负担,让孩子无法承受。”
孩子选择沉默,或许就是对这种过度关注的一种逃避。
弘一法师有云:“凡事太过,缘分必尽。”
02 父母过度付出,孩子会想逃离我有两位同窗,老赵夫妇,典型的“过度付出型”父母。
记得很多年前,我们一块儿参加聚会,孩子想玩滑梯,老赵怕摔着,非要在旁边扶着;
吃饭时候,孩子还没伸手,妈妈已经把筷子递到嘴边,连选菜都替他做了决定。
那时候,我们还笑称老赵是“二十四孝老爸”,现在想来,那过分的呵护,已经悄悄埋下了伏笔。
上了小学,孩子的学习、兴趣班,老赵夫妇更是全程陪跑,从作业监督到才艺展示,无一不精心策划。
可慢慢地,孩子脸上的笑容少了,他开始找借口不去那些“安排好的活动”,甚至偶尔会对父母的安排表现出不耐烦。
老赵还以为孩子叛逆期到了,没往心里去,继续加大“爱的投资”。
孩子上了初中后,他提出要住校,理由是想独立,老赵夫妇虽然不舍,但还是答应了。
没想到,这一住,孩子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每次回来也是匆匆吃完饭,就躲进房间,和父母的交流仅限于必要的生活琐事。
老赵开始慌了,他发现,自己一手打造的爱巢,竟成了孩子想要逃离的地方。
我们聚在一起聊天时,老赵苦笑:
“以前总觉得,给他最好的,就是爱他,现在才知道,过度的付出,反而让孩子失去了自主成长的空间,也疏远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社会学家费孝通说:
“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付出,有时会成为一种‘爱的绑架’,让孩子感到窒息。”
这种过度付出,可能会让孩子感到无法回报的愧疚。
在《断舍离》中有句话:“过度的给予,也是一种负担。”
真正的亲子关系,不是无微不至的呵护,而是适时放手,让孩子学会自己飞翔。
03 父母手伸太长,孩子与父母不亲看过一个故事:
有个妈妈,对孩子那叫一个无微不至。
从孩子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饭,到交什么朋友、报什么兴趣班,她都要全部过问,甚至替孩子做决定。
刚开始,孩子还小,觉得妈妈这样挺温暖的。
可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开始觉得妈妈的控制让他喘不过气来。
每次他想尝试点新东西,妈妈总是以“为你好”为由拒绝。
渐渐地,孩子有什么事都不再跟妈妈说了,宁愿自己憋着,或者找朋友倾诉。
妈妈呢,还一头雾水,不明白为啥孩子跟自己越来越不亲了。
心理学家李玫瑾说:
“父母过度干预孩子的生活,会让孩子感到窒息,从而逐渐疏远。”
孩子渴望独立的空间择,当这种需求被长期压抑时,自然会与父母产生距离感。
俗话说得好: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咱们得学会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闯。
养娃这事,真不是一朝一夕能搞定的。
我们都是从新手爸妈过来的,知道这里面的酸甜苦辣。
经验告诉我,跟孩子相处,度真的很重要。
你得既不过度干涉,也不完全放手不管,得找到那个平衡点。
一方面得尊重孩子的意愿,多听听他们的想法,让他们在一定范围内自己做决定。
比如选兴趣班这事儿,可以提建议,但别替孩子拍板。
另一方面,也得适时地给予引导,比如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咱可以陪着他们一起找解决方法,而不是直接帮他们解决。
这样一来,孩子既能感受到咱们的关爱,又能有足够的空间去成长。
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才能既独立又自信,跟我们的关系也才能更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