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生死有命”,生命有起始自然也有终结。
当逝者离开世间,他们穿的衣服也有所讲究。我国民间文化中,名为“寿衣”的衣物来源已久,陪伴了许多人的生命旅程。那么人离世后,不穿寿衣而穿日常衣物可以吗?
人离世后为什么要穿寿衣?在汉语释义中,“寿”有年岁、长久之意,而寿衣顾名思义,寓意着健康长寿。老人们在生前给自己准备去世后的衣服,就叫它们“寿衣”。在某些地方,老人们如果过了六十大寿,其后代就要提前给父母的寿衣做准备。
寿衣的诞生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那时候的寿衣大多以纱巾等款式为主。而在明朝,由于达官显贵的重视,寿衣的地位有效提高,皇帝自己都要找人个性制定寿衣,还精确要求到款式包括数量,让寿衣成为了一种制度化的风潮。
进入清朝,寿衣的身份又有了转变。清朝皇室不仅强迫百姓剃头留金钱鼠尾辫,还不许它们穿大明的服饰。在“留发不留头”的残酷压迫下,许多百姓提出“生变死不变”的要求。
意思就是,大家活着的时候可以穿清朝的衣服,但如果去世了还是要穿回明代的服装。这一要求使得日常衣物和丧葬衣物有了区分,最终慢慢演变成了穿寿衣的习俗。
但是由于地域不同和民族习俗不同,寿衣的颜色和材料也会有所差别,这也造成了寿衣文化的多样性。
关于寿衣有哪些习俗?有一句民间谚语叫“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传统上认为七十三岁和八十四岁是人们的普遍寿命,所以很多人都会在这个岁数的大寿日为老人置办寿衣,但这并不是诅咒,而是祝愿老人能跨过这个坎,健康长寿。
关于寿衣的穿着,也有不少规矩。比如,寿衣的数量一般都是单数,上衣如果穿了七件,下半身就要穿五件。因为古时候有句老话叫“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而穿单数衣物正好能改变这一寓意,这也是对逝者美好的祝愿。
有人发现,不少寿衣都是没有扣子的设计,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也和我国的民间文化有很大关系,人们认为“扣子”其实有“扣留”之意,可能会束缚住逝者的脚步,所以大多使用无扣、盘扣、系带等物。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层原因,那就是防止对逝者的遗体进行伤害。要知道一些纽扣的材质比较硬,如果毛手毛脚不小心,很有可能在扣扣子的时候给遗体造成损伤,这也是家属所担忧的。
从寿衣的设计上就能看出,其中蕴含的中华传统民间文化意义是非常深远的。比如在衣物上刺绣五蝠捧寿、寿星云纹、花卉虫鱼等,都有吉祥如意和多福长寿的美好寓意。
而寿衣大多数材质都选用棉麻布,棉麻的质地较为柔软,而且保湿耐热。相传逝者会前往阴曹地府,那里的环境冰冷潮湿,所以要给逝者穿上保温的衣服。当然,也有选用绢制寿衣的,这则是代表了“眷恋”的意思。
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现在寿衣的款式种类已经大大增多,展现传统与现代交织的风采,材质也不再仅仅使用棉麻布。有条件的人会选择丝绸寿衣,这种材质大多由蚕丝、合成纤维丝构成,价格较高,是高档寿衣的代表。
如今还流行起了一种用化学纤维制作的寿衣,这些衣物比较容易清洗而且不易磨损,虽然价格比较低,但缺点也显而易见。部分化纤面料是很难贴合皮肤的,甚至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人们在挑选寿衣时,不仅要考虑衣物的材质,还要充分尊重逝者的个人意愿,考虑他们的年纪和社会身份。一些民间文化的“吉凶”也会被纳入考虑范围内,比如“缎子”同音“断子”,人们就会尽量避免使用这一材质。
离世之人一定要穿寿衣吗?我国传统的寿衣颜色非常多样,男性逝者可能选择蓝色、褐色,而年纪较轻的妇女则会用上红色、粉色等。还有些人考虑了民俗文化中的“五行”“属相”等问题,进行了紫色、金色、绿色等创新。
而根据逝者年龄的差异,颜色选择标准也有变化。比如80、90岁的耄耋老人去世,其高龄会被看做长寿的象征,其丧事也会被成为“喜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代表喜庆的红色寿衣也不是不能接受。
而进入现代社会后,寿衣的主打色是黑色和白色,黑色充满哀思,白色纯洁神圣。老话说“大道至简”,从曾经的丰富颜色到如今的简约化,从寿衣外形的演化也可以看出社会文化的变迁。
那么人去世后能不能穿日常衣物呢?其实让逝者穿寿衣,大部分原因是保证健康和安全。因为火化过程是比较复杂的,逝者的身体在死后已经变得僵硬,所以要求逝者的衣物要宽松易穿脱。
如果逝者身上佩戴了金属、塑料配饰如手表等物,一般殡仪馆工作人员会要求摘下,因为其具有一定危险性。火化的全流程都少不了高温加持,这些配饰经过燃烧后可能会产生有害气体,也可能损害焚烧炉等设备。
衣服穿得干净整洁,也是对逝者最基本的尊重。所以人们要提前了解好并遵守相关规则。有些殡仪馆提供寿衣租赁和购买服务,但有些就没有。如果想要逝者穿日常的衣物,就一定要提前和殡仪馆沟通。
随着现代观念的普及,现在不少人选择让逝者穿上他们生前常穿或爱穿的衣物,这样既尊重了他们的个性,也符合现代审美和社会文化。
寿衣,虽然来源已久听着也让人觉得沉重,但作为陪伴走过人生最后一程的衣物,其重要性也是不可忽视的。既要考虑到美观,也要考虑到实用性和安全性,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