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在评论项羽用人失误时,指出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在《史记》的记载中,项羽对范增的建议的确是一概不予采纳。这就引发了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既然项羽尊称范增为亚父,为何对他的建议如此排斥呢?
从诸多事件中可以看出这种排斥。鸿门宴之前,范增建议项羽直接攻打刘邦,然而项羽却因项伯的劝说就放弃了出兵计划。鸿门宴上,范增屡次暗示项羽动手杀掉刘邦,“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正是由于项羽的不支持,刘邦才能在鸿门宴上全身而退。在荥阳之战中,刘邦被围,陷入 “食乏,恐” 的困境,项羽不仅没有采纳范增合围攻打的建议,反而猜忌范增,逐渐剥夺他的权力,最终将他驱逐。
不仅如此,项羽在杀宋义、弑义帝、烧秦宫等重大行为时,都未曾与范增商议。在新安坑杀二十万秦军降卒时,他也没有向范增请教应对之策,而是 “项羽乃召黥布、蒲将军计曰”。
那么,项羽为何会如此排斥范增呢?其根本原因在于范增拥立楚怀王这一建议。
范增建议项梁拥立熊心为楚王,以此作为号召众人推翻暴秦的旗帜,其本意是为了光复楚国。在起义初期,楚怀王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大大增强了起义联军的凝聚力,推动了秦朝灭亡的进程。
但是到了后期,情况发生了变化。项羽虽然表面上尊楚怀王为义帝,但实际上并不听从他的命令。项羽认为楚怀王有意阻碍他进军咸阳,使得刘邦占了先机,而且楚怀王也成为他号令天下的障碍。因此,项羽后来驱逐并杀害了楚怀王。
由于这种政治主张的分歧,项羽和范增之间产生了信任危机。项羽失去了范增的信任,范增同样也失去了项羽的信任,两人的关系渐行渐远。
与项羽和范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刘邦和张良。张良曾经一心想要恢复韩国,但后来根据形势变化,他放弃了这个理想。并且在郦食其建议刘邦分封六国后人时,张良极力反对。同时,刘邦能够接纳张良恢复韩国的主张,与之合作,实现了共赢。
由此可见,项羽缺乏刘邦那样的容人之量,而范增也没有张良的灵活变通。这种差异导致项羽错失了诸多良机,最终在楚汉之争中输给了刘邦,令人不禁为其扼腕叹息。这也提醒人们,在合作过程中,相互理解、包容以及灵活应变是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