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你到底在追求什么?

翰棋看娱乐 2023-01-11 16:47:02

文/文亦范

编辑/小丁

有人曾说:

“艺术不是享乐、安慰或娱乐,艺术是一桩伟大的事业,同样它也是人类生活中把人们的理性意识转换为感情和情怀的一种工具。”

于现在的娱乐圈而言,很多人都在追求所谓的名和利。

众所周知,从之前曝光的一些娱乐圈明星的薪酬我们得知,一线明星一天的报酬就能达到208万。

这样的数字简直让我们这些普通人望而却步,甚至是做梦都不敢想象的事情。

放到现在我们再反思如今的这个圈子,真的有多少人是真正为了热爱?又有多少人是想给这个社会留些东西?

虽然小编并没有深入接触过这群人,但是凭借猜测纯粹热爱的人肯定是少之又少。

特别是对于一些影视作品来说,它能够传递一些价值观,反映一些社会中所存在的问题和成就,现实又何尝不是一种艺术呢。

除了演员以外,能够成就艺术的还有一批人,就是作品背后的导演。

提起华语知名的导演,我们可能会想起冯小刚、姜文、王家卫等这样一批人,而成为“国师”的可能只有张艺谋一人。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不可一世”的张艺谋,到底在追求什么?属于他的时代真的结束了么?

01、“出身”

尽管张艺谋现如今被观众们捧向“神坛”,其实他并不是我们口中的天之骄子。

他父亲曾毕业于黄埔军校,母亲是在一家医院上班。

也就是因为父亲的经历,让张艺谋始终抬不起头,因为那个年代特别注重家庭出身。

张艺谋提到自己的出身就会深感自卑,他怕被欺负,怕被别人看不起,怕没人愿意和他做朋友。

在这种家庭环境之下,也让张艺谋的性格逐渐变得扭曲。

彼时的他,丝毫也想不到未来的自己会成为一位大导演,毕竟他的出身已经限制了未来的走向。

年纪大点以后,张艺谋就在当地的棉纺织厂工作。

对于他而言,这种一眼能望到尽头的日子特别枯燥和乏味,外表沉闷的张艺谋,其实内心有着很多想法。

就在对他自己的人生不抱希望的时候,他遇到了摄影。

刚接触到摄影的时候,张艺谋就非常热爱,这让他在枯燥乏味的工作中有了一些色彩。

既然喜欢摄影,那就必须先要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照相机。

那段时间里,为了攒钱买照相机,张艺谋省吃俭用,甚至经常一天只吃一顿饭。

买到自己人生中第一台照相机的时候,张艺谋仿佛找到了自己的“女朋友”,每时每刻都想捧在手上。

即使那个时候的相机还是黑白的,但是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充满了五颜六色。

张艺谋一边读着关于摄影的书籍,另一边用着自己的相机到处记录生活中的美好,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原本他只是把摄影当作是一种爱好,却因为自己的作品被登上报纸改变了他的想法。

张艺谋在人生中第一次得到了别人的认可,这种兴奋感让他经常睡不着觉。

而真正让理想变为现实,还是因为中断十年的高考得到恢复,张艺谋的人生轨迹也从此发生了改变。

02、梦开始的地方

当时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到大江南北的时候,无数年轻人仿佛重新燃起了对理想的追求。

这群年轻人中就有张艺谋,因为他实在是不想干这些枯燥乏味的工作了。

抱着改变命运的心态,张艺谋决定报考北京电影学院的摄影系,毕竟当时的他才不懂什么前途,只知道自己足够热爱。

但是张艺谋已经27岁了,年纪比学校招生要求大了三岁,按理说是不能报考。

可是张艺谋并不想从此作罢,就带着自己的摄影作品来到了北京,好在所有的老师都非常喜欢和认可。

于是,张艺谋在文化部长的特批之下顺利进入到北京电影学院。

有时候人生就是如此充满戏剧性,当你真的适合这个行业的时候,历经磨练后还是会留在这里。

事实上进入学校的张艺谋可没有这样想,他又开始了新的自卑。

张艺谋觉得自己的年纪比别人都大,而且和自己的同学相比没有任何的背景和资源。

从入学那一刻起,张艺谋就开始疯狂读书以弥补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和不足。

买不起书的时候他会把所有的内容都抄写在本上,也会经常用小卡片记录各种经典电影的画面,回到宿舍再次构思。

张艺谋十分具有危机感,因此他没有一刻能够放松下来。

其实张艺谋非常感谢这段在北京电影学院的时光,这里是他所有梦开始的地方,不仅学习了专业知识,还了解了很多传统文化知识。

这对于以后他的作品提供了文化基础,也为张艺谋成为“国师”做了很多铺垫。

毕业以后,张艺谋就被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担任摄影师,还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拍摄了《一个和八个》这部电影。

后来业界也都知道张艺谋的才华和天赋,让他参与了很多电影的拍摄。

他也从此开启了自己的导演生涯,开启了自己辉煌而又灿烂的事业。

03、争议

对于很多导演来说,在拍摄的作品越来越多的情况之下,就会形成自己的风格。

而张艺谋并没有,对于观众而言对他电影的印象就是色彩和大场面。

他自己觉得并不是一个好导演,但是和其他人相对比的话,只能依靠自己的勤奋。

现如今有很多演员有名气以后都转型做了导演,比如徐峥、邓超、王宝强等人,也都做的还不错。

而张艺谋则从导演转型做过演员,还凭借着《老井》这个作品获得很多奖项的影帝。

不得不说,他既能拍好电影,又能演好电影。

但是张艺谋还是享受在监视器后面的感觉,把自己头脑中的想法变为现实。

而对于他的作品也总是引起观众们的争议,比如在早期的电影《红高粱》等拿过很多国际大奖,在之后的作品中却平平无奇。

还有人认为张艺谋的电影有抹黑国家的意思,只为迎合国际大奖的品味。

实际上这些年我们也能看清国外一些奖项对我们国家作品的真实用意,越是不好的东西越能获奖。

不管是诺贝尔文学奖,还是各大国际电影节的奖项都是如此。

这对于国外的人来说肯定是有着深层的含义,反观我们国内有很多人确实没能看清别人的真实用意,反而觉得自己是镀了层金。

小编也相信张艺谋肯定不是为了抹黑自己的国家,作品也确实拍的让人没话说。

从《英雄》以后,张艺谋又开始了一种新的大片模式,虽然口碑在下滑,可是票房却在提高。

甚至有很多人说,张艺谋的作品总是一部好一部差。

这也是创作者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自己拍出来的作品总是要被讨论,批评和夸赞都有,也都要接受。

而对于张艺谋骂的最恨的不是他的影视作品,而是在雅典奥运会上的“北京八分钟”。

那八分钟可谓是他人生中最低谷的时刻,众多观众引起不满,要求把他换掉。

好在张艺谋在自己的努力之下,为自己赢得了一个在哪摔倒就在哪爬起来的机会,这也让他人生迎来巅峰的机会。

04、国师

为了更好地展示我们国家,张艺谋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筹备。

在这几年中,张艺谋平均每天都只能睡六个小时,开过近两千多次大大小小的会议,在此期间还拍了部电影。

等到北京奥运会开幕的那天,我们才被张艺谋所震撼。

这场开幕式更是被评价为历史上最精彩的一届,其中所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更是数不胜数。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我们开始习惯喊他“国师”。

这种大场面展示了我们国家那么多年努力,小编以为这就是张艺谋思想最好的表达。

按理说,有着如此成就已经没有人能比了,但是张艺谋这个工作狂又开始投入到各种工作之中。

直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国人再次被张艺谋所惊艳。

特别是与之前的东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相比,简直是令所有人惊喜和满足。

观众都称他为“老谋深算”,因为张艺谋太了解中国人了,完全把国人的所思所想融汇在它的作品之中。

小编也在前一段时间重温了北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那种热血和激动依旧如那一晚一样。

不管怎么说,张艺谋一定配得上“国师”的称号。

他带给中国人的惊喜是其他导演都做不到的,张艺谋也一定会载入史册。

已经取得那么多成就的张艺谋,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即使他已经七十多岁,还仍然处于忙碌的状态。

这也不禁让人感慨,张艺谋到底在追求什么?

小编以为首先就是他的初心,只要是张艺谋还能继续行走,他就不会愿意放弃自己热爱的事业。

其次就是留下传世的作品,这也是每个创作者最想做到的事情。

最后小编觉得张艺谋追求的就是对这个国家无尽的热爱,在中国电影落魄的时候他站出来,在任何宣传我们国家的时候,他也会第一个站出来。

总而言之,张艺谋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结语”:

在这里小编可以很自信的说,张艺谋就是为艺术而生,他的作品不仅可以传世,而且足够经典。

这一定不是张艺谋时代的结束,对于艺术的追求也是永无止境的。

于我们每个人而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底蕴,需要有人发扬光大,需要有人推广到全世界,张艺谋做到了。

希望张艺谋能够保持好自己的身体健康,继续给观众们带来优秀的作品。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点赞加关注,新年定暴富!

1 阅读:123
翰棋看娱乐

翰棋看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