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诸葛瑾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为何仍能在孙吴平步青云

群众魏蜀吴史 2024-10-09 21:20:54

我是三国路人甲,专注三国史。跟着我,一起聊三国

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刘备东征伐吴,绥南将军、领南郡太守诸葛瑾给刘备去信晓以利害,但有人却说诸葛瑾与刘备暗通款曲,以作后路。孙权听后道:“孤与诸葛子瑜,有生死不易之誓。子瑜不会辜负孤,就如同孤不会辜负子瑜一样。”因此他对诸葛瑾信任如故。

电视剧《三国演义》诸葛瑾剧照

一、诸县葛氏

诸葛瑾,字子瑜,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琅邪国当时属徐州刺史部辖下。

诸葛氏是由葛氏演化而来,其演化过程大致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葛氏本来是琅琊诸城(今山东诸城)人,后迁阳都。因阳都原本就有葛姓,为与区别,后迁的这一支就取诸城葛氏之意,变为覆姓诸葛。还有一种说法是,陈涉(即陈胜)有一部将叫葛婴,为陈涉立下战功却被陈涉所杀。汉文帝后来追录葛婴反抗暴秦的功劳,封其孙为诸县侯,其后人遂将诸县、葛氏合并成为覆姓诸葛。

诸葛瑾的父亲诸葛珪,做过太山郡(又作泰山郡,治奉高,即今山东泰安)丞。诸葛珪生三子诸葛瑾、诸葛亮、诸葛均;生两女,后分别嫁襄阳(治襄阳,即今湖北襄阳)隐士庞德公之子庞山民,荆州大姓蒯良、蒯越之侄蒯祺。

诸葛瑾少时曾游学京师雒阳(今河南洛阳),治《毛诗》《尚书》《左氏春秋》。后来他母亲去世,他回乡守孝。诸葛珪后来又娶妻,诸葛瑾对继母依然恭敬谨慎,因此深得乡人好评。但在诸葛瑾十五岁时,父亲又去世,年幼的诸葛瑾一时成了家中的顶梁柱。

汉末中原离乱,诸葛瑾到江东避乱。当时孙策被刺去世,其弟孙权继位。孙权姐夫曲阿(今江苏丹阳)人弘咨见到诸葛瑾,与他一番长谈,对他甚为敬服,于是把他推荐给孙权。孙权把诸葛瑾与鲁肃一起待以上宾。

这样,诸葛瑾就在江东落住了脚跟。

琅邪诸葛氏世系图

而诸葛瑾的两个弟弟诸葛亮、诸葛均,以及两个妹妹,则跟着叔父诸葛玄一起生活。后来占据淮南的袁术任诸葛玄为豫章(治南昌,即今江西南昌)太守,诸葛亮姐弟就跟着诸葛玄一起到豫章赴任。不过,诸葛玄还没到任,朝廷所任豫章太守朱皓已捷足先登。因诸葛玄与荆州牧刘表有旧,于是他又带着一帮子侄投奔荆州。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姐弟几个就在隆中隐居,过起了半耕半读生活。直到后来寄居荆州的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山,终成一代名相(参见)。

诸葛瑾还有位族弟诸葛诞,后仕魏为司空。诸葛三兄弟分仕三国,时人还有“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的说法。当然,这个“狗”不是我们想的“走狗”,而是“功狗”之意。功狗者,飞鹰走犬奔驰之徒也,也就是斩将立功之臣(参见)。

其实三国时出身琅邪诸葛氏的,还有位参与魏灭蜀之战的诸葛绪,他应该是诸葛瑾同族,但其支系、辈份已不可考(参见)。

二、深见亲待

诸葛瑾在江东,与临淮(后改下邳国,治下邳,即今江苏邳州)人步骘、彭城(治彭城,即今江苏徐州)人严畯一同游历吴地,逐渐名显江东,并被称为当世英杰。

后来,孙权以诸葛瑾为长史,转任中司马。

诸葛瑾在江东,与布骘、严畯并著声名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在今湖北赤壁)大败南下的曹操。战后刘备取荆南四郡(零陵、长沙、武陵、桂阳),进而被部属推为荆州牧。后刘备又从孙权手中借得南郡(治江陵,即今湖北江陵),是谓“借荆州”始末。

后刘备受益州牧刘璋邀入蜀,进而双方翻脸,刘备转攻刘璋,并于建安十九年(214年)攻下成都(今四川成都)。次年,孙权以刘备已得益州,要刘备退还荆州,刘备又说,待我得了凉州,就还你荆州,双方于是剑拔弩张,几乎开战。因此时曹操已定汉中(治南郑,即今陕西汉中),刘备怕双线作战,于是协议与江东以湘江划界,共分荆州(参见)。

诸葛瑾于此时入蜀通好刘备。在蜀地,他见到了已为刘备帐下军师将军的胞弟诸葛亮。双方虽为弟兄,但此时代表各自势力,因此只在公馆相见,而未谈及任何家庭私事。

这也是诸葛瑾的为人谨慎处。

而诸葛瑾的能耐,还远不止于此。他对孙权,无论是谈论还是劝谏,都不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仅稍微表示一下倾向,点到即止,让人不会产生冲突感。如果孙权这时心情不爽,诸葛瑾也不死缠烂打,而是转言其他。但他总能从他事中找出由头,再慢慢把话题拉回来,进而以事喻理,劝住孙权。

诸葛瑾深受孙权器重

举几个例子。

吴郡(治吴县,即今江苏苏州)太守朱治,曾察举孙权为孝廉,孙权一直对他很敬重(参见)。孙权有一次因事对朱治不满,但因为有这层荐举关系,他无法张口责备,因此闷闷不乐。诸葛瑾察言观色,了解到其中原委,他就写信给孙权,站在孙权的角度,曲折迂回地讲解事情的道理,并说明如果自己处理这件事,该如何做。孙权接信一看,哈哈大笑:“孤的心结已解。所谓颜渊之德,使人愈亲,这正是说的子瑜吧!”于是对朱治之事遂解。

孙权帐下校尉殷模,也是徐州人,他曾有过被定重罪。众臣都为殷模求情,孙权却上劲了,与他们一通辩论。他辩着辩着,却忽然发现诸葛瑾躲在角落里一声不吭,于是就问:“子瑜你怎么不说话呢?”诸葛瑾就离席长拜道:“瑾与殷模等因本州遭乱,生灵殆尽,因此弃祖宗坟茔,携老弱病幼,吃粗糠淡菜,来归圣主教化。我们起于流民,蒙主上生身养命之恩,不能自我督责砥励,以报圣主万一,以致殷模有负上恩,自陷罪愆。罪臣谢过还恐不及,岂敢还有他言?”孙权听了,很是感伤,他顿了一下道:“孤今日特为君之言,就赦了殷模吧。”

诸葛瑾的这些言行,用今天的话说,叫情商高。他也因高情商,很得孙权青睐。

三、生死不易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诸葛瑾随孙权进讨镇守荆州的关羽,战后诸葛瑾封宣城侯。吕蒙去世后,诸葛瑾又以绥南将军领南郡太守,驻守公安(今湖北公安)。

诸葛瑾继吕蒙后守南郡

为防备刘备报复,孙权于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向魏称藩,被曹丕封为大魏吴王。

同年,刘备东征伐吴,孙权遣使求和,刘备不许。诸葛瑾给刘备写信:“外臣骤然听闻陛下大军出于白帝(在今重庆奉节),恐怕是陛下之臣以为吴王侵略荆州、杀害关羽,所以怨深祸大,不肯和解。但此议只是着眼小处,未从大局出发。外臣且为陛下论其轻重,若陛下能抑威损忿,暂听外臣意见,自可不问群下,自定大计。陛下请想,关羽之亲,何若大汉先帝?荆州之重,何若天下社稷?陛下请想,这些问题应该哪先哪后呢?若陛下仔细思量,那么作出决定不是易如反掌吗?”但是刘备不听,继续进攻。

对于此信,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认为,季汉以荆楚为重镇,关羽以此威声远镇,而孙权包藏祸心,剪汉室勤王之师,以致兴汉之举,于此而止。所以刘备兴兵江东,正合其义。而诸葛瑾此信,实在是迂阔不切实际之谈。这就看你如何理解了。

当时,有人进谗,说诸葛瑾与刘备暗通款曲,以作后路,此流言甚盛,镇西将军陆逊却上表保诸葛瑾绝无此意。孙权得报后道:“孤与诸葛子瑜从事多年,我们有生死不易之誓。子瑜为人,非道不行,非义不言,当年其弟诸葛亮到江东,孤曾劝他留下诸葛亮,但他说:‘吾弟已随他人,义无二心。吾弟不留,亦如吾之不往也。’此言足贯神明。孤前得此妄语,已封书送与子瑜,子瑜也回书共论君臣大节。孤与子瑜,可谓神交。子瑜不会辜负孤,就如同孤不会辜负子瑜一样。”因此他对诸葛瑾信任如故。

孙权信诸葛瑾,如同刘备信赵云

当年,刘备在当阳长坂被曹操打散,听闻有人说赵云北投曹操,他当即以手戟扔过去道:“子龙(赵云字)是绝不会弃我而去的。”可知英雄识人,等同一理。

四、驻守地方

吴王黄武元年(222年),诸葛瑾升左将军,督公安,假节,封宛陵侯。

同年,魏将曹真、夏侯尚围朱然于江陵。诸葛瑾派兵往救,在江中被夏侯尚火烧战船,并被击退(参见)。后潘璋在魏军上游作筏,欲顺流放火烧魏浮桥,诸葛瑾也乘势攻浮桥,适逢疫疾,曹真、夏侯尚退去。诸葛瑾此战虽无大功,也算有全师保境之功。

会稽(治山阴,即今浙江绍兴)人虞翻因为人狂放率直,被孙权流放,当时只有诸葛瑾为他说情。后来虞翻在给亲友的信中说:“诸葛子瑜敦厚仁义,法天救生。我承蒙他的仗义直言,得以保全名声。只是个人罪责深重,虽有祁奚之人人相救,而我却无羊舌氏那样的德行,解救是没有什么希望了。”

诸葛瑾有仪表,为人雍容大度,时人服其雅量。孙权后来对他更为看重,每有大事都向他咨询。黄武五年(226年),孙权收到陆逊呈报,说曹丕去世、魏国朝局平稳过渡,就找来诸葛瑾,对他说,伯言(陆逊字)虽然平时善于从长远分析问题 ,但对此事的认识怕是不足,于是出兵攻魏。

他令诸葛瑾兵出两路攻襄阳,他亲率大军攻江夏(魏吴均置江夏郡。魏江夏治石阳,即今湖北武汉黄阪区;吴江夏治沙羡,即今湖北武汉江夏区),结果均为魏军所败。

吴大帝黄龙元年(229年),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诸葛瑾被拜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当然,这个豫州牧是遥领。而且,孙吴的武职设置与魏蜀略有不同,诸葛瑾这个大将军前边,还有一个上大将军、右都护陆逊。

诸葛瑾的大将军之上还有个上大将军陆逊

大帝嘉禾三年(234年),蜀相诸葛亮进行第五次北伐,他同时派使者到孙吴约定协同出兵。孙权遂亲率大军再次进攻合肥(今安徽合肥)新城。他同时派陆逊和诸葛瑾攻襄阳,孙韶、张承攻淮阴(今江苏淮安)。但孙权号称的十万大军,却被合肥守将满宠以数十人焚毁攻城器械,加上他听闻魏帝曹叡亲征,于是退兵(参见)。

陆逊派亲信韩扁给孙权送书,韩扁返回时却被魏兵截获。诸葛瑾听闻,心下惊惧,就给陆逊去信说,敌人已知我虚实,应赶紧撤军。孙逊接信,却并不回,而是种菜、下棋、玩游戏一样不落。诸葛瑾就亲往拜会陆逊,陆逊说,我主已退,魏兵必全力对我,因此更要先示镇定,再施巧技退走。于是二人定计,由诸葛瑾坐镇舟船,陆逊则继续佯攻襄阳。魏人素来忌惮陆逊,见他来攻,立即退回城中,陆逊则整顿军马,安全返回。

五、一门冠盖

孙权晚年,猜忌心愈重,像诸葛瑾这样很会来事的人,有时也会遭些无妄之灾。

大帝赤乌元年(238年),受孙权重用的弄臣吕壹东窗发事,被处死。之前,在吕壹正火热时,诸葛瑾、吕岱、朱然、步骘自认为是武职,因此对吕壹未加干涉。吕壹被诛后,孙权派人斥责四人,说孤与你们恩若骨肉、祸福与共,但孤有过,你们为什么不加以劝告呢?诸葛瑾赶紧作了一番言辞恳切的答复,孙权这才作罢。

吕壹被诛,诸葛瑾、步骘等遭责

此前,周瑜之子、都乡侯周胤,仗父功劳,沉湎酒色,被孙权贬为庶民,并流放庐陵(治西昌,即今江西泰和)。赤乌二年(239年),诸葛瑾、步骘等联名上疏,请求孙权原谅周胤过错,孙权说看周瑜面子上,希望他能改过自新。后来朱然、全琮也上疏为周胤求情,孙权就答应赦周胤之罪。可是这时周胤却忽然病亡,甚是可叹。

赤乌四年(241年),孙权趁曹叡去世,再次四路伐魏,其中诸葛瑾攻柤中(今湖北南漳),但仍无功而返。

同年,诸葛瑾去世,年六十八岁。亡前,他遗命素棺时服,丧事从简。

诸葛瑾一生,为南郡太守,未见有什么政绩;做为武将,几乎每战必败。晋人张勃所著《吴录》称:“瑾性弘缓,推道理,任计画,无应卒倚伏之术。”但诸葛瑾却一直受到孙权的器重,其子诸葛恪、诸葛融并典军马,一时一门冠盖,这是为什么呢?

就我个人的理解,大概有几个原因:一是诸葛瑾与孙权私交甚厚,前述孙权称与诸葛瑾生死不易、永不相负的话,读来甚至让人感到肉麻。二是诸葛瑾的性格因素,他这种大事不糊涂、小事慢条斯理的性子,很容易得到领导的欢心,也容易得到同僚的欢迎。三是诸葛瑾琅邪诸葛氏的出身,对平衡江东大族在朝中的影响至关重要。诸葛瑾在孙吴,地位可略等同与麋竺、简雍在季汉,他们与君主亦师亦友,故能长盛不衰(参见)。

诸葛恪被诛并夷三族

末了简介一下诸葛瑾后人的结局。

诸葛瑾生三子诸葛恪、诸葛乔、诸葛融,生一女嫁张昭之子张承。诸葛恪名盛当世,深受孙权器重。孙权病重时,以诸葛恪为托孤首辅。孙亮继位,以诸葛恪为太傅。后诸葛恪在东兴之战中大败魏军,不过后来他独断专行,终被权臣孙峻诛杀,其次子诸葛竦、少子诸葛建后也被孙峻追杀并夷三族。而其长子诸葛绰,此前因参与南鲁党争已被诸葛恪鸩杀(参见)。

诸葛融少年骄奢,学问博而不精,曾以平民身份入见孙权,后被孙权拜为骑都尉。诸葛瑾去世后,因诸葛恪已有爵位,诸葛融袭父宛陵侯爵及兵马,屯驻公安,在此他依然身穿锦绣,奢华无比。孙峻诛诸葛恪后,又令人攻诸葛融,诸葛融听闻饮药而亡,其三子同被诛杀。

诸葛乔因诸葛亮无子而过继,在季汉官至驸马都尉,但在二十五岁时即去世。因诸葛恪、诸葛融后人被屠戮一空,后来在孙休为其平反时,诸葛乔的儿子诸葛攀重新归宗,以延诸葛瑾之香火,可惜他也早卒。诸葛乔另一子诸葛显,在季汉覆灭后,与其子诸葛京一起定居河东(治安邑,即今山西夏县),成为诸葛瑾后人中仅存的一脉。

我是三国路人甲,一个铁杆三国迷。跟着我,一天学一点三国知识

相关文章

0 阅读:18

群众魏蜀吴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