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水立方——《盘桓在北京》

绿色的印痕 2025-01-25 11:54:36

看完国家博物馆,再次来到天安门广场。

(2024年,北京天安门。)

虽然多次来过天安门广场,但总没拍过一张像样的天安门照。九十年代拍照用胶卷,让人给拍照,没法看优劣;后来用手机拍照,但让别人拍总碰上不用心之人,拍的自然不好。

(2004年,在北京天安门。)

(2013年,在北京天安门。)

这次路过,很想拍几张满意的,于是,在广场、在天安门城楼下多次找人拍了多次,直至满意。但天公不作美,阴着脸,无蓝天白云,让人不免有点失望。

(2024年,在北京天安门。)

拍了天安门照,方才乘地铁1号线,在王府井站换乘8号线,于奥利匹克中心站下车,去看不远处的鸟巢和水立方。

国家体育场又名“鸟巢”,其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和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鸟巢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天辰东路11号,曾举办过2008年夏季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及足球比赛决赛。体育场占地20.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9.1万人。

(2024年,北京鸟巢。)

出地铁口,眼前是一长长的广场,广场的尽头便是高高的鸟巢。沿着广场缓缓前行,努力回忆着上次来看鸟巢的印象和情景。

2011年跟亚明和单位其他同事来看鸟巢和水立方,觉得很新奇,很神圣,因为奥运热还在,所以感觉良好,看得也很格外认真和仔细。这次来主要是陪梅来看新奇,我倒是淡淡的,没了诱人的吸引力。

(2024年,在北京鸟巢。)

远处,灰色矿质般的钢网相互支撑,相互编织着形成网格状的构架,仿佛树枝织成的鸟巢,格外醒目地、清晰地矗立在眼前。据说,整个建筑通过迪士尼巨型网状结构联系,内部没有一根立柱,令人匪夷所思。站在鸟巢下,相较相映,鸟巢显得格外宏大,人儿显得格外渺小,仿佛鸟巢里安歇与孵化的不是鸟儿,而是繁衍生息着人类。

(2024年,在北京鸟巢。)

走进入鸟巢,过通道,乘电梯而上。电梯外是一弧形通道,通道一边斜斜的梁柱通红通红,各个入口处标志着数码。通道的另一侧则是厚厚的红墙壁,通道的地面光溜溜的,顶端吊着奇异的吊灯。

(2024年,北京鸟巢。)

来到入口处,沿着台阶亦步亦趋而上。上着上着,豁然间眼前一亮,整个鸟巢一览无余地铺展在眼前。

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空旷的体育场,体育场的上端是一圈白色的顶棚,顶棚遮护着看台,顶棚的中心处是一大大的镂空透天的椭圆形穹顶。穹顶仿佛是鸟儿落巢的口儿,仰面朝天,容纳万物。穹顶外,灰灰的天空不再无边无垠,而是被拘成椭圆形,高高一悬,罩在鸟巢的上方。

(2024年,北京鸟巢。)

鸟巢天棚的下方是三层碗状造型的看台,看台无遮无挡,素面朝天,如同一个巨大的容器,赋予体育场以不可思议的戏剧性和无与伦比的震撼力。环形的看台上,从下到上,从左至右都是座椅。座椅红白相间,个个神情木然,笔挺而立,组成一排排、一行行,层层而起,叠叠而上的“队伍”。“队伍”有序而排,整齐而列,如同临阵一样,纪律严明,丝纹不乱,气吞山河,威武雄壮。

那年,我曾坐在座椅上瞧了好久鸟巢的天顶、草坪和看台,让我最为感动与沉思良久的不是奇异的天顶,壮观的草坪,而是看台上那一排排连绵不绝的座椅。

(2011年,和单位同事在北京鸟巢。)

(2011年,在北京鸟巢。)

鸟巢的中心处是比赛场地,场地中心是一块长方形的草坪,草坪绿绿,平坦整齐。草坪外是一环形赛道,赛道朱红色,一道道白色线条等距离地环绕一圈,划出僵硬威严和不可逾越的规范。无赛事,赛场内了无人迹,空落落的,颇显寂寞和冷落。想当年奥运会时,这赛场世界瞩目,人拥如潮,喧嚣鼎沸,呼声喊声钻云入霄,又是何等壮观和动人心魄呢。

(2024年,北京鸟巢。)

(2024年,在北京鸟巢。)

站在座椅间的通道上,一遍遍环顾鸟巢内的景色。对面座椅上摆着两条雪白色的标语:“京彩启航 同行致远”、“担当作为 攻坚克难”。赛场两边,一边座椅处架着一台大大的黑屏幕,另一边也架着一台大大的、正在播放节目的花屏幕。赛场内,几个工人师傅正在清洁卫生,身边座椅旁,稀稀落落的几个游客和我一样,看鸟巢,拍留影照。

(2024年,北京鸟巢。)

(2024年,在北京鸟巢。)

看了一会儿,在座椅上歇息了一会儿,便起身离去。梅了目睹了鸟巢的雄姿,我了却了与鸟巢的重逢。

(2011年,和耿文东在北京鸟巢。)

出鸟巢,行不远便是“水立方”。水立方是国家游泳中心的别名,这里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精品场馆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经典改造场馆,也是唯一一座由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捐资建设的奥运场馆,曾被评为“中国十大新建筑奇迹”。

(2024年,在北京水立方。)

面前的水立方方方正正,棱角分明地扣在平展展的大地上,其上最小1—2平方米、最大70平方米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菱形块,身挨着身拥挤在一起,扯划出一道道清晰的线条,魔幻出一个冰晶状的立方体,泛着浅浅淡淡的靛蓝色,优雅俊秀地亭亭玉立。

(2024年,在北京水立方。)

欣赏罢外观,移步走进水立方,上二楼,拉开双扇门,一股清凉扑面而来。

眼前是一个阔阔的比赛大厅,大厅长116米、宽70米、高30米、面积8120平方米。大厅顶端悬着一块块洁白的“大冰块”,“大冰块”晶莹剔透,噙水欲滴;两边是白蓝相间的5000余个标准座椅,座椅水天一色,如同一池碧水飞溅出的层层浪花。两头一端是蓝墙壁,上挂一大屏幕;一端是浅黄浅蓝浅白色杂糅的墙壁,墙壁前醒目地立着高高的跳台。场地中心是两个长方形的泳池,游泳池25米×50米,水深3米;跳水池25米×30米,水深4.5—5.5米。泳池里的水满满的,蓝汪汪的,透亮透亮。

(2024年,北京水立方。)

(2011年,在北京水立方。)

站在座椅前,手扶栏杆,上下左右环顾大厅,大厅里游人寥寥,悄无声息。厅顶清冷,座椅清冷,场中的泳池清冷,仿佛一个硕大的冰窟,冷清地令人心怵身冷。大厅里虽清冷,但空气清新,自然光线、声音效果、建筑构造和色彩等方面巧妙结合,又营造出一种舒适、愉悦、令人兴奋的室内环境。

(2024年,北京水立方。)

(2024年,在北京水立方。)

当年,也曾站在这水立方里看景,不过那时很是稀奇水立方内的设计和布局,很是为奥运期间中国运动员在这里夺金取银而骄傲和自豪,很是为能走进这里观瞻和感受而满足和沾沾自喜。如今再来,景色依旧,场地依旧,那种情怀和感受虽淡淡的没了深刻,然而依旧印痕难抹,隐隐跳跃。

(2011年,在北京水立方。)

在水立方大厅里看罢景色,转身离去。此刻,天色暗淡,夜幕悄悄地、缓缓地、铺天盖地的降临。我疲倦地结束了一天的游览,快步走向地铁站。尽管夜色中的鸟巢水立方灯火灿烂,美不胜收,但也阻挡不了我返回酒店歇息的坚定信念。

0 阅读:1
绿色的印痕

绿色的印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