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最大的劣根性,莫过于“见不得人好”。
见不得人好,根源于什么心理呢?毫无疑问,是羡慕嫉妒恨的心理。
而羡慕嫉妒恨的心理,又根源于攀比的心理。
人与人之间,只要存在攀比的心理,就肯定会羡慕嫉妒恨。慢慢地,恨意加剧,就会产生见不得人好的心态。
最典型的,就是亲戚之间的关系。
亲戚得知你赚到钱,就会跟你攀比。攀比赢了你,他们会异常兴奋。反之,输给你,他们会异常生气。
可见,越是有点关系的亲戚、朋友,越是容易“见不得人好”。
02
关系越近,攀比的情况越严重。
假设,你的孩子考上了211大学,那你会拿自己的孩子,跟谁的孩子攀比?
首先,会跟亲戚的孩子攀比;其次,会跟某某同事、朋友的孩子攀比;第三,会跟同校家长的孩子进行攀比。
你会发现,你所攀比的,都是跟你有点关系的人。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因为人性秉持“就近”原则。越是关系亲近,越是在乎别人。越是在乎别人,越是跟别人进行攀比。
赚钱的问题也是如此。两马可以赚上千亿,但你不羡慕,也不跟他们攀比。因为你跟他们距离太遥远,你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认识你。
但是,某个表亲赚了10万,你就会羡慕,甚至跟他攀比。因为你跟这个表亲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拉近关系,就是在激化攀比的心理。
03
攀比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羡慕嫉妒恨。
只要存在比较,就肯定会存在输赢。要么是你输他赢,要么是他输你赢。
你输他赢,那你就会产生羡慕嫉妒恨的心理。抱怨,怎么他比我过得好,不公平。
他输你赢,那他就会产生羡慕嫉妒恨的心理。抱怨,怎么你比我过得好,不公平。
可见,总有一方,会产生羡慕嫉妒恨的心理。不是你,就是他。
一开始,是羡慕,别人怎么如此厉害。慢慢地,是嫉妒,别人这么厉害,我这么差劲,不公平。最后,是恨意,这人如此厉害,一看就不是好人。
看待有钱的亲戚,也都是如此。
一开始,是羡慕亲戚有钱。慢慢地,是嫉妒亲戚有钱。最后,是怨恨亲戚有钱。如今的“仇富心理”不就是如此吗?
所以说啊,要想杜绝羡慕嫉妒恨,就不要去攀比。一旦攀比,那羡慕嫉妒恨,就不可避免了。
04
恨意发展到极致,就是扭曲的人性,见不得人好。
有一句千古名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大家都贫穷,你吃咸菜,他也吃咸菜,那你跟他都心理平衡。如果有一天,你有钱,而他依旧贫穷,那他就会仇视你,认为你不是好东西。
这里谈到的仇视,就是见不得人好。
人性就是,只希望自己过得好,而不希望别人过得好。只希望自己幸福,而不希望别人幸福。只希望自己赚到钱,而不希望别人赚到钱。
说得直白一点,只把自己当人看,而不把别人当人看。甚至于,要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
所谓的“笑人无,恨人有,嫌人穷,仇人富”就是这个道理。
笑话别人一无所有,怨恨别人有钱有势,嫌弃别人穷困潦倒,仇视别人过分富有。
05
写到最后
跟亲戚、朋友打交道,尽量不要过分高调,也不要过分炫富,更不要分享自己的生活。
就拿发朋友圈来说,你发朋友圈炫耀,自己的孩子考上某某985大学。
假设,某个亲戚的孩子只考上大专,相信这个亲戚就会恨死你。凭什么你的孩子可以考上985,而我的孩子只能考上大专呢?
恨到一定的程度,就会进行唱衰。比如,唱衰你的孩子是个书呆子,没有本事......
人人都是如此。你会见不得人好,我会见不得人好,他也会见不得人好。
你发过得悲苦的朋友圈,还有人来点赞。可要是你天天发旅行大江南北的朋友圈,相信这些亲戚、朋友都会屏蔽你。
这就是见不得人好。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