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的1816子鼠年:浙江全年无夏,七月暴雪,欧洲超20万人遇难

史理爱学思 2024-09-18 21:44:35

如果一个南方农业地区,整整一年都处于寒冷状态,甚至连夏季都“消失”了,7月份就降下鹅毛大雪,那当地必然要出现大规模的饥荒,无数人会因此丧命。

这样骇人听闻的恐怖灾害,在历史上曾真实出现过,就发生在1816年的浙江。事实上,这次“无夏之灾”波及范围之广、影响力度之深,堪称历代之最。

《1816:无夏之年》一书中提到,当时北半球的绝大多数国家都遭遇了类似的天灾,欧洲甚至有超过20万人遇难。

中国多地全年无夏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十个鼠年九个灾”的说法,尤其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庚子鼠年”的恐怖传说就更是深入人心。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鼠年”和灾害肯定没有必然的联系,毕竟真细究起来的话,任何年份都出过天灾和人祸。

只不过由于民间对老鼠的观感较差,再加上某几个鼠年确实发生过重大灾害,给人们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这其中,1816子鼠年发生的那场恐怖天灾,影响尤为巨大。

据《清史稿》记载,这一年的春节刚过,嘉庆帝便收到了来自云南的报灾文书,称当地发生了严重饥荒,饿死者无数。

接下来的几个月,朝廷又陆续收到了来自多个省份的告急奏折,其中尤以浙江的情况最为严重。

《治浙成规》等清代文献中提到,从1816年1月份开始,浙江便出现了气温骤降、连续多日降雪的异常情况。

一开始,浙江人并没有将这些异常放在心上,但很快他们就意识到不对了。因为过了春分节气后,这里的气温依然与寒冬无异,纷纷扬扬的大雪更是完全没有停下来的趋势。

如此寒冷的天气下,种植工作自然是无法展开的,当地的农民忧心忡忡,但官员们对此也束手无策,只能向朝廷求助。

之后的几个月里,浙江的气温虽然有所回升,但始终在零度以下,根本无法进行耕种。由于太阳一直没有出现,连野外的植物也因缺少光照,开始大规模死亡。

更恐怖的是,到了7、8月份,浙江天气依然没有回暖,很多地方还在下雪,根本看不到天晴的希望。

受此影响,浙江出现了严重的人口减员,先是有不少底层百姓因御寒物资不足被活活冻死;接着又出现了大规模的粮荒,各地粮价飞涨,卖儿卖女者数不胜数。

据《清实录》记载,灾害发生后,清廷一直努力赈灾,给浙江调去了不少粮食,但和实际需求相比,明显捉襟见肘。

据悉,嘉庆对浙江救灾是非常重视的。但无奈的是,这一年全国很多地方都遭了灾,并非只有浙江。

比如前面提到的云南,就爆发了有记载以来的最严重的灾荒,《邓川县志》中写到:“是岁大饥,路死枕籍。”

就连大清重要的粮食产地——江西和安徽也在6月份出现了降雪,最终导致农作物大幅减产。

面对如此恐怖的天灾,嘉庆帝彻底慌了神。他为此下了罪己诏,还在太庙中祈福多日,但局面并没有丝毫改善。

一直到11月份,这场恐怖的灾难才画下句号,浙江人总算是见到了久违的太阳。

虽然史料中没有给出确切的受灾人数,但从地方县志来看,仅浙江一省,就有5万人遇难。

“无夏之年”对欧美的影响

事实上,1816年的“无夏之灾”不仅给东亚的清朝带来了巨大伤害,欧美国家也出现了类似的灾难,甚至受创更严重。

比如英国也在7、8月份降下了大雪,这导致多个地方出现粮食绝收,许多贫民最终死于饥荒和疾病。

据悉,爱尔兰是英国受灾最严重的。它和浙江一样,从1816年1月开始,就一直没见过太阳,始终被大雪笼罩。

除了极端的低温,英国还记载到了很多其他的异常天气现象。

比如多地出现了肉色的龙卷风以及带着颜色的降雪,甚至有人在伦敦附近看到了巨大的河流漩涡。

一时之间,各种有关末日的恐怖谣言迅速传播开来,搞得英国人心惶惶,还催生出了多场骚乱。

事实上不仅是英国,欧洲的其他国家也在盛夏季节突降大雪,以至于莱茵河的不少河段都被冻住。

和清廷一样,欧洲各国政府也尽全力采取了救灾行动。比如英国人从南美和印度进口了大量粮食,试图缓解本土的危机。

而法国政府则组织起军队和专业的救援队,派他们到灾区提供支援,帮助灾民们重建家园,尽快恢复过来。

在1816年的这场天灾中,整个欧洲约有20万人丧生,受影响的家庭更是不计其数。

这场持续近一年的雪灾让欧洲人对严寒天气恐惧不已,甚至产生了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

这就能解释,为何欧洲的很多末日文娱作品,都以全球冰封为主题,比如大名鼎鼎的《冰汽时代》。

据悉,在这场灾难发生后,甚至有不少人对欧洲失去了信心,觉得这片土地被上帝放弃了,纷纷产生了去新大陆定居的想法。

因此,美国和加拿大在1816年后迎来了一大波移民高峰,但这场天灾其实同样没“放过”北美。

和欧洲与中国不同,北美的“无夏之灾”表现地更加极端,多地都出现了一天之内气温剧变的情况。

据相关资料记载,灾难最严重的时候,美国一些城市甚至出现了中午气温35度,晚上气温骤降到零下的剧烈变化。

这种恐怖的气温波动,对当地生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因此这一年美国的粮食产量大减,纽约州一些地方甚至绝收了。

灾难发生后,部分美国人选择向外拓展,以寻求更宜居的土地,间接促成了之后的西部移民运动。

总的来说,发生在1816年的“无夏之灾”,几乎是无差别地“袭击”了整个北半球。那么,造成这场恐怖天灾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灾难背后的原因

从《无夏之年》等资料的记载来看,这场灾祸一直持续到1816年底才逐渐消弭,有些地区甚至在1817年还受到其余波影响。

灾难结束后不久,便有科学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但由于技术的限制,很长一段时间里,真相都没有浮出水面。

没有科学的解释,欧洲、北美和华夏都出现了有关这次天灾的大量谣言,有人甚至将其称之为“末日预演”。

好在伴随着气象学和天文学的发展与进步,“无夏之灾”的谜团最终还是被揭开了。

如今,大部分专家认为,导致这场灾难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首先,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北半球呈现出春夏缩短、秋冬延长的趋势,平均温度也一直低于正常水平。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这段时间的太阳磁场活动非常不活跃,用专业术语讲,就是处于道尔顿极小期。

这种不活跃在1810年左右到达顶峰,并持续了近十年,因此这段时间的北半球气温都严重偏低。

不过道尔顿极小期只会让平均温度下降,不可能导致夏天彻底消失,因此“无夏之灾”的真正推手显然“另有其人”。

气象学家认为,导致1816年大灾害的“真凶”其实是发生在前一年的一场火山喷发。1815年4月5日,沉睡了5000年的印尼松巴哇岛坦博拉火山忽然喷发,前后竟持续了百余天。

这次喷发是有记载以来伤亡最惨重的火山灾难,将近12万人因此被夺走了生命。

地质学家认为,坦博拉火山喷发的量级达到了恐怖的7级,破坏力是原子弹的5万倍以上。喷发结束后,曾经高达4100米坦博拉火山骤降到不到2850米,整整被削去了近1300米。

这次火山喷发将1300亿吨的火山灰带入到平流层中,它们和喷发出来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甲烷等气体一起,形成了遮挡太阳光的溶胶,触发了“阳伞效应”。

受此影响,原本就陷入低谷期的太阳辐射被大量隔绝,导致多地气温骤降、大雪纷飞。

不仅如此,由于喷出的火山灰密度极大,故而以它为核心的溶胶久久无法散去,最终为北半球带来了持续近一年的“黑暗期”,“无夏之灾”就这样发生了。

回过头来看,1816年天灾最大的警示,就是告诉我们永远不要低估大自然的伟力。在它的面前,人类是如此的渺小。

不仅如此,灾难原因的揭秘还让很多人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只有保护好赖以生存的环境,才能降低天灾带来的危害,提升人类的整体容错率。

而这一点需要所有国家都努力起来,真正付出行动,它绝非是一国一家之事。因为灾难发生时,从来不会管因何而起,它只会无差别“攻击”受其影响的所有人。

参考资料:

《<1816,奇异之年>:无夏之年,激荡“人类之网”的酶》北晚在线2023-05-15 08:48

《这件事影响了整个北半球 为何却鲜为人知?》参考消息网2018年01月07日 15:54:37

抖音百科:无夏之年

书籍《1816,奇异之年》

0 阅读:184
评论列表
  • 2024-09-19 00:30

    火山爆发,人类也没有能力去阻止啊。

史理爱学思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