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全力培植产业新优势、释放发展新动能!

都市时报 2024-09-08 11:40:38

近年来

云南全力

培植产业新优势

释放发展新动能

筑牢“硬基础”

提升“软实力”

招商引资

超前谋划更精准 强化协同提质效

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云南)是云南省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大机遇和“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的重要抓手。为进一步提升活动质效,云南省把前期招商引资作为产业转移的重中之重,超前谋划、系统部署,一体化推进招商引资,围绕重点产业宣介活动、生产性服务业对接活动、重点地区产业对接活动、龙头企业延链补链强链活动、企业家云南行等6个方面,策划31场对接与招商活动,全力推动产业有序转移。

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原则,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3815”战略发展目标,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加快推进产业强省建设,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着力发展“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以资源换产业、以园区聚产业、以口岸推动产业融入大循环双循环,有力有效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立足资源禀赋,突出特色优势,结合云南工业体系的构建,全省摸清家底,优选28条产业链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产业链构成、现状、发展前景、目标、赛道和措施等,编制系统性的产业链提升方案,明确引进重大项目的途径和策略,系统研究“招什么怎么招”的问题,引导各州(市)围绕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提高产业招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开展“点穴式”招商,精准承接产业转移。今年以来,全省投资促进系统按照重点转移产业确定招商方向,组建招商专班,提高赴省外开展“点穴式”招商工作的频率,高效精准对接目标企业。昆明、曲靖、玉溪、红河、文山、临沧等州(市)围绕绿色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消费品、沿边产业园等重点产业,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开展精准招商对接,为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云南)夯实基础。

发挥优势强化协同,强力推进产业招商。聚焦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东部发达地区,省直招商部门积极协同昆明、曲靖和河口、磨憨、瑞丽沿边产业园区及中老铁路沿线等重点承载地,围绕绿色铝精深加工、新能源电池及储能、有色金属及新材料、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重点领域,强力推进产业招商,推动外来投资稳步增长。同时,省投资促进局成立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精准招商专班,充分发挥驻外办事处桥梁纽带作用,精准对接重点目标企业,先后组织10余批湾区企业来滇投资考察,促成东鹏饮料、森茂电子等一批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来滇投资。

组织精准招商对接活动,全面提升活动质效。把功夫下在活动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组织开展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云南)前期对接活动20场(次),对接企业300多家,签约项目41个,推进拟签约项目、意向合作项目、在谈项目超60个。继年初省政府主办的云南沿边产业园招商签约大会后,各省直部门主动发力,成功举办了云南省粤滇沿边产业合作发展暨“双招双引”推介会、云南低空产业发展大会、云南省与长三角地区知名企业座谈会、南博会产业专题对接洽谈活动、滇粤沿边产业合作发展推介会等一系列“投资云南”活动,助推云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绿色磷化工

上下游企业共生 全门类产品升级

近日,云天化磷化集团申报的“高品质饲料磷酸钙盐高效生产新技术及产业化应用”成果喜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历经多年研究、推敲、复盘,不断改进生产装置、优化生产工艺,攻克了以高杂磷矿生产高品质饲料磷酸钙盐难题,构建了饲料磷酸钙盐高效生产新技术体系,实现规模化高效生产与产品推广应用,成果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成功应用对于推动全省乃至全国饲料磷酸钙盐行业的科技进步、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为国内绿色饲料添加剂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探索出了新路径。

近年来,云天化磷化集团在采选并举的进程中,从磷尾矿源头减排和资源化利用两个方向开展一系列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在浮选磷尾矿资源化利用上发展富有绿色内涵的新质生产力。2019年8月,集团磷尾矿再选项目开始实施,2019年至2023年浮选尾矿品位从8.12%降到5.84%,浮选精矿产率从66.41%提高到71.4%,提能降尾取得显著成效。

云南依托丰富的磷矿资源,以昆明、昭通、曲靖、玉溪等州(市)为重点,聚焦技术创新、产品结构优化等环节发力,发挥省内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磷化工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实现耦合共生,打造低碳循环化的磷化工产业集群。

今年以来,昆明市晋宁产业园区把化工园区建设作为工业发展“一号工程”,积极推动昆明市200万吨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落地,全力打造精细磷化工产业集群,促进磷化工主导产业由初加工向高端医药农药、新能源材料转型。而作为我国三大磷矿开采基地之一的昆明市,正深入开展全面加强磷石膏综合利用三年攻坚行动,推动昆明市磷石膏综合利用率2025年确保达到73%、力争达到75%,建成一批大规模、高附加值的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基本形成,将昆明市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磷石膏综合利用基地。

在全省磷化工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曲靖市,磷石膏综合利用发展也较为抢眼。为了全面提升磷石膏综合利用能力水平,推动磷化工产业绿色、创新、集约、高效发展,曲靖市制定并实施了全面加强磷石膏综合利用三年攻坚行动方案,明确以提高磷石膏资源利用率为目标,通过实施“六项工程”,推动全市磷石膏综合利用率2025年达到75%以上。通过实施三年攻坚行动,攻克磷石膏利用的重大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并建成一批大规模、高附加值的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加快磷化工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昭通市目前已经探明的磷矿有130亿吨,占全国的51%。该市把新型绿色工业作为换道超车、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抓手,瞄准产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方向,全力打造包括磷化工及新材料在内的“3个千亿元级产业”,深入实施重点工业产业链培育三年行动,持续建链、补链、强链、延链,推动工业集群化发展。

经过多年发展,云南已形成磷矿采选、新型肥料、精细磷化工和磷系新能源材料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各磷化工企业在磷石膏综合利用、硫酸尾气治理、余热发电、湿法磷酸净化、磷肥副产氟硅酸制氢氟酸、黄磷“三废”治理、磷系材料方面的技术研发均取得了突破,不少技术已经得到产业化应用。全省黄磷生产工艺、装备水平、产品产量处于行业领先,主要产品不仅满足了省内需求,还满足了国内主要精细磷化工产品生产和对外出口。全省化肥产量约占全国20%,其中高浓度磷复肥成为云南化肥的品牌,磷肥生产技术及装备水平国际领先。

下一步,云南省将着力深化医药级、电子级磷酸及下游产品技术开发和应用,引导精细磷化工产业向重点园区集聚,形成精细磷化工产业体系,构建完整的产业集群。同时,积极推进昭通镇雄磷矿资源的勘探、采选及配套磷化工产业基础加工,优化和深化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全省磷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新能源电池

供给端集群发展 应用端开拓场景

云南杉杉项目厂房 陈飞 摄

“力争2024年,全省报废汽车回收量同比增长20%以上。”近日,云南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针对汽车提出细化目标,同时明确提升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等方面的补贴标准。此举成为刺激汽车消费内需、牵引供给的撬动支点,也为全省进入稳步发展阶段的新能源电池产业打开了市场空间。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革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扩张同步拉动新能源电池产业快速崛起。抢抓新能源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机遇,云南省聚焦动力电池赛道,作出“全产业链打造新能源电池产业、培育形成千亿级产业”的决策部署。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在产业链精准招商、重大项目建设的推动下,全省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跑出加速度,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突破。

德方纳米、裕能新能源、杉杉科技等电池产业材料生产企业落地投产,亿纬锂能等电池制造企业抓紧建设,深圳远信等储能系统集成企业加快布局……围绕新能源电池“资源—材料—电芯—电池—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全省建成61万吨正极材料、55.3万吨负极材料、9千兆瓦时储能电池等年产能,基本涵盖新能源电池材料生产、电池制造和应用整个环节。2023年,全省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332.96亿元,同比增长3.0%,增加值同比增长45.9%,是全省实现增速最快的产业之一。2024年1—6月,实现产值121.54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长22.6%,支撑云南工业“新三样”规模快速扩大。

远景是全球绿色转型发展的大势所趋,近况是产业结构激变与外部形势影响,新能源电池产业如今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为更好地统筹安全与发展,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云南一手抓供给端集群发展,一手抓应用端开拓场景,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寻找新增长极、开拓新市场。

以合作伙伴需求驱动的产业链发展为抓手,推动供给端集群成势。2017年12月,云南中晟年产1.5万吨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项目签约,成为省内第一家新能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企业,拉开昭通市水富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序幕。以此为基础,水富市通过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有效方式,不断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先后引进9家新能源电池及配套企业入驻经开区。2023年,新能源电池·云南水富经开区被认定为云南省第三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从水富放大到全省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版图,以昆明(滇中新区)、曲靖、玉溪为重点,大理、昭通、保山、楚雄、红河等互为支撑的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格局构建,大区域的产业集群发展初具雏形。

云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有限公司第一期项目在安宁工业园区建成投产。雷桐苏 摄

跨行业的集群协同发展也在不断探索。2022年,安宁产业园区引入上海杉杉年产30万吨锂电负极材料项目,在距离中石油云南石化不远的新能源电池片区开工建设。2023年5月,中石油云南石化、上海杉杉科技、西南化工销售三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开启石油焦产品合作。中石油年产3000吨滤渣通过技术攻关,转化为价值更高的石油焦产品,作为锂电负极材料原料供应上海杉杉。园区两大千亿级产业的龙头企业强强联合,开创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新思路,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双丰收。

紧跟发展之势开拓场景,挖掘应用端广阔市场。在持续拓展储能等应用领域发展的背景下,今年6月,云南省举行投资云南低空产业发展大会,发力新质生产力低空经济。与新能源汽车上游“同根同源”的低空经济,需要依靠动力电池推动无人机,尤其是eVTOL产业化加速。抢滩低空产业是云南省释放需求牵引供给的重要方式,随着多元应用场景的陆续开发,将为新能源电池产业进一步培育发展壮大提供有效的市场支撑。

与此同时,新型电池技术——钠离子电池正在云南加速布局。今年7月,聚阴离子型钠离子电池全产业链项目在普洱市思茅产业园区宁洱片区开工建设,计划建成年产2万吨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3万吨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1千兆瓦时钠离子电芯、1千兆瓦时储能装备制造4个子项目,将成为国内第一条实现万吨级产能量产的钠离子产业链生产线。

从抢抓风口到扩域发展,云南省新能源电池产业乘势而上,发展势头强劲。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品牌电动汽车销量已占泰国电动汽车市场份额的80%。当下,包括泰国在内的东盟国家积极推进“电动化”转型,无疑给云南再次带来了新机遇。云南省将持续大抓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优化产能布局,提升营商环境,拓展应用场景与市场,为承接产业转移厚植沃土。

纺织服装

延链补链强链 加快集聚发展

近年来,陇川县以蚕桑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为主线,通过引进先进种、养、织技术,整合蚕桑产业现有资源等方式,提高产业带动力,推动产销融合发展,将桑蚕产业培育成该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凭借桑蚕产业,陇川县入选云南省“一县一业”特色县和第二批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陇川打造“轻工消费品”产业集群 黄兴能 摄

在纺织产业发展过程中,陇川县以现有优势资源为基础,引进先进技术,使得产业链不断完善壮大。在“东桑西移”“东丝西移”机遇下,该县及时承接产业转移,并转化为自身优势,让外来纺织企业也适应了“云南水土”。如今,陇川县形成以德宏正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凯喜雅丝纺实业有限公司、云南绸库丝绸有限公司等为龙头,集种桑养蚕、茧丝绸加工与销售于一体的蚕桑全产业链。

陇川县纺织产业的壮大正是云南承接纺织服装产业转移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云南充分发挥与南亚、东南亚毗邻的沿边区位优势、劳动力资源、原料资源丰富、水电气等综合成本较低的优势,承接国内丝绸、纺纱、服装、鞋帽等出口加工型产业。重点围绕茧丝绸加工、纺纱织造、服装、鞋帽4个重点方向发展,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持续延链补链强链,优化产业布局。《关于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推进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云南要全力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特色鲜明、配套完善、带动力强的纺织服装出口加工示范基地,从目前情况看,已初步形成集聚发展态势。

陇川打造“轻工消费品”产业集群 黄兴能 摄

立足沿边优势,云南纺织服装产业主要围绕保山、德宏、红河等州市布局。保山产业园区、开远产业园区、陇川产业园区、镇雄产业园区等纺织鞋服专业园区正加快建设步伐,逐步成为云南引进省内外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加快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和面向东南亚、南亚的重要出口加工基地。

云南保山产业园被列为全国纺织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同时也列入了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发的《关于加强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中的纺织服装产业优先承接导向园区。保山工贸园区轻纺产业园已累计建成标准厂房29万平方米,5106套保障性住房建成入住,轻纺片区污水处理站建成运营,已入驻企业8户。开远产业园区于2019年12月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列为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园区成功引进江苏新东旭纺织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入驻园区并成立开远如佑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建设年产4.2万吨针织、7万吨梭织高档面料项目。德宏州现有芒市、瑞丽、陇川、盈江、梁河5个工业园区。今年上半年,随着用工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德宏州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随着各地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提升,保山恒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15万锭纺织项目、天津纺控12.5万锭纺纱、保山沃龙鞋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00万双鞋生产线建设项目、云南业勤服饰年产1500万件服装生产项目、云南凯喜雅丝绸纺织工业园项目等一批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建成投产,为云南省纺织服装产业奠定了较好产业基础。雅戈尔(瑞丽)服装有限公司年产1000万件(套)服装项目、开远如佑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年产11.2万吨高档面料项目、上海中昊服装轻纺全产业链一体化项目、唐立特纺织服装产业园等项目正加快建设。一大批知名纺织服装企业落户云南,为云南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2024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云南省纺织服装行业主要行业实现快速增长。纺织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2%,服装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7%。

植物美妆

发挥资源优势 激发创新活力

在位于昆明高新区的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中央工厂生产基地,一场热闹的直播正在举行,以云南特色植物为核心成分的薇诺娜相关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

以云南特色植物为核心成分的薇诺娜相关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图源:云南日报

当下,消费者对于美妆产品越来越注重“功能满足、成分关注”,以植物为原料的产品成为美妆产业发展新趋势。今年初上市发售的第二代薇诺娜特护霜,核心特色成分从青刺果油升级为青刺果多糖。事实上,薇诺娜护肤品的核心成分正是青刺果提取物。2023年11月30日,公司基地——青刺果科研种植基地在香格里拉市落成,基地除种植培育贝泰妮集团产品主要原料外,还承担了建立完善的天然植物库、可持续保护与开发特色植物资源的重要作用。

随着云南特色植物的研发速度不断加快,贝泰妮建立了云南特色植物提取实验室,搭建起基础研究、云南特色植物成分和产品解决方案相结合的研究链条。科研人员以青刺果、马齿苋、滇山茶、云南重楼等特色植物为研发基础,选择在特定靶点起作用的植物成分开展大量自主研发,已经备案8款植物相关原料,包括自主研发的水龙、荔枝草、短莛飞蓬和南方红豆杉籽油等,在植物新原料领域获批数量居全国首位。

贝泰妮中央工厂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 图源:云南日报

云南植物的天然度、纯净度高,所含活性成分更多。良好资源禀赋和较强科研实力,赋予云南美妆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云南白药、贝泰妮、西草资源、昆明远方、盘龙云海等云南植物美妆品牌迅速崛起,为中国美妆行业注入了“云南元素”。

在上海举行的ICIC2024国际化妆品创新大会上,云南白药旗下护肤品牌采之汲球药隔重楼提取物及其精华产品荣获“ICIC原料、产品”两项大奖。这不仅是化妆品行业对云南白药创新能力的肯定,也让业界注意到云南特色植物原料——球药隔重楼根茎提取物。这种提取物源自丽江玉龙雪山种植的8年生药用植物,其重楼皂苷的抗炎效果绝佳。

深耕传统药植的开发应用的成果,云南白药旗下护肤品牌采之汲也发布了新品“三七水”“古方面膜”,这是云南白药利用本土药植成分不断创新突破的又一成果。在对三七的深度探索过程中,云南白药发现在零下40摄氏度制成三七冻干的过程中,析出的三七细胞液具有紧致、提亮、修护的功效,采之汲苦方酵润精华水由此诞生。

以对药用植物积累多年的基础研究和创新研发能力为底气,云南白药集团切入美肤赛道后,将继续深耕传统药植开发应用,努力打造出更多使用自主成分的产品,让中药古方融入现代生活,实现更长远的传承与发展。

打造服务平台为云南植物美妆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云南西草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已经拥有工信部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云南省新型研发机构、云南省植物化妆品原料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省级创新发展服务平台,并与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科研与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产品市场化推广等方面具有较强实力,为云南企业产品创新带来了强劲动力。

贝泰妮生产线 图源:云南日报

经过多年发展,云南已初步构建了功效型美妆产业上游原料种植、中游植物提取、下游美妆产品制造的产业链。下一步,云南将以“天然植物提取、高原特色生物应用”为主攻方向,发挥特色植物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香精香料、功效性护肤品、洗护产品、功效牙膏,加快美妆产业链建设,形成原料种植、植物提取与基质原料辅料开发、化妆品制造、终端市场开发的产业体系,提升产业运行综合效益,通过延链补链强链持续构建美妆全产业链,到2025年美妆产业营业收入达到300亿元规模。

来源:云南日报

编辑:张丽青

审核:钟玲

终审:彭德光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