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赵露思生病”的消息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我还挺唏嘘的。
就在上个月底,我还频繁刷到她新戏的路透,剧组取景地整个画面显得特别美!
当时我还在想,这么漂亮的风景,我也要趁周末赶紧去拍一张,结果还没去,后来就传来了突然重病重到无法站立甚至失语,被抬进了医院抢救室的消息……
后来她自己写了一篇长文,解释了生病的来龙去脉。从2019年起,就出现抑郁情绪,还伴有“频繁干呕、眩晕、针刺”等明显躯体化症状,但她忽视了,直到最后身体终于支撑不住……
而其中有一段关于“成长经历”的回忆,看得我五味杂陈:
小时候被人说是一无是处的花瓶,被补习老师打;长大后因为没有试上戏,又被当时的领导打……每一次被打,都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但这样的“内耗”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一次次地往自己的伤口上撒盐,让痛苦愈来愈深。
这一段看得揪心且共鸣,这似乎是每个东亚小孩刻在骨子里的思维模式,永远在反思,永远在自省,永远觉得是自己做得不对,辜负了所有人的期待。
这也让我想起了最近小伙伴和我诉苦的一件小事儿:
她女儿这学期开学的时候,有一阵子情绪特别低沉,她说和同桌处得不愉快——
比如她上台读英语的时候,同桌会在台下“蛐蛐”,说她声音小得像蚊子叫;
上课分组讨论问题的时候,同桌也不配合,说讨论话题没意思;
同桌忘带橡皮了,问了前桌后桌隔着走廊的同学借,唯独就不问问她,是不是对她有意见?
虽然小伙伴经常开解娃,说同桌的这些“负反馈”和你没有半毛钱关系,不想参与讨论是因为他懒得思考;喜欢背后说别人闲话,因为能找到乐子。
但孩子的思维模式单纯又直接,一想到上学就会遇上被同伴“审视”的灼灼目光,小伙伴的女儿心里压力大到一度都不想去学校。
#01
不必活在别人的期待里
我特别喜欢阿德勒的一句话,“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言简意赅,直击人心。
谁都无法否认,其实我们都挣扎般地活在各种各样的“羁绊”之中——
不得不和讨厌的人交往;不得不忍受上司的刁难;不得不为了满足父母和亲人的期待,强迫自己去做一些不愿意做的事。
所以试想一下,如果能够从烦琐的人际关系中解放出来的话,那人生该有多爽!
不过这种事也只能在梦里想想,回到现实,我们既逃不出人际关系这张牢固的大网,也时时刻刻都渴求得到别人的认可。
所以首先,阿德勒就指出,其实我们不必活在别人的认可和期待里。
认可和赞美固然很重要,这会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觉得,哎呀自己还挺有价值,自卑感消除了,自信心建立了。
但陷入这种思维逻辑,就会抹杀掉我们做一件事情的原动力。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在工作单位捡垃圾,但是周围的人压根没看到这一点;或者即使注意到了,也没有人来一句夸夸,那么,你下次还会继续捡垃圾吗?
可能有人就会立马放下手中的垃圾袋,不想再干下去了。
但其实你试想一下,你原本捡垃圾是为了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表扬吗?肯定不是啊,就是单纯的觉得环境太脏了,想收拾得清爽一点罢了。
这也是我们长久以来,习惯了“赏罚式教育”之后,必然会产生的思维定式,那就是“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是先有了希望获得表扬这个目的,所以才去捡垃圾。并且,如果不能够得到肯定,也不被人看见,那就会觉得不值得,心里憋屈,下次再也不干了!
久而久之,我们就会“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
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在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句话:“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
#02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但要完全不在意别人的眼光,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挺难。
这时候就必须要再进一步了解一下,阿德勒心理学中非常好用的工具箱“课题分离”了。
这个词儿这两年在互联网上也特别火,简单来说,就是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区分开来,厘清责任和边界。
要理解这个概念,可以举一个我们这些中年妇女最熟悉的例子。就是家里有一个不爱学习,不听课,不写作业的孩子,那你该怎么做?
我想你脑子里第一个想法就是:忍不了,赶紧帮娃搞学习,回家督促他写作业,对吧。
不过咱们也知道,这种强压式的手段,是没办法帮孩子搞好学习的,充其量就是应付一下老师。
所以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搞清楚,“学习”这个课题,到底是属于孩子的课题,还是父母的课题。
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如果孩子选择“不学习”这个选项,那么由这种决断带来的后果——例如成绩不好、无法上好学校等——最终的承担者不是父母,而是孩子。
答案显而易见,这是孩子的课题,父母代替孩子学习没有任何的意义。而且我们逼着他学习,这等于对他的人生课题妄加干涉。
基于“课题分离”的概念,父母应该要做的事,就是不要去干涉。
说到这儿,可能很多人未必认同,诚然,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但“让孩子学习”何尝不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呢,我们怎么能放任孩子摆烂下去呢?
这里就有一点需要注意,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阿德勒的主张不是如此,而是要在了解孩子内心想法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
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
某个国家有这么一句谚语: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你对他人的一切援助都可以遵循这个要求。如果无视本人的意愿而强迫其“改变”,那结果只会产生强烈的反作用。
#03
你没办法让所有人喜欢你
课题分离就是这么回事,你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价,所以才会不断寻求别人的认可。
那么,人为什么会如此在意别人的视线呢?那就是因为你还不会进行课题分离,把原本应该是别人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
奥运游泳冠军潘展乐在一次赛后采访中,就有一句破圈的名言:“冠军是我们,不满意的应该是别人。”
一语道破了课题分离的核心。看到你拿到冠军后别人怎么想,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同样的,我之前和大家聊过的杨天真,也是把“课题分离”处理得极好的个中翘楚。
杨天真说,她以前做经纪人的时候,手下的艺人一有什么负面消息上热搜,她就得在后头做“背锅侠”,承受漫天的黑水。
她有一阵子甚至想关掉手机闭关,但后来就慢慢想通了。虽说经纪人这一行人脉很重要,但“自己的感受”更重要。
“如果我不保护我的感受,我就没有能量,我没有能量我还能干什么事情呢?所以我的能量肯定是所有事情的最优先级,我要先保护它。”
有人惹到她,让她不舒服了,她不会把怨气憋在心里,一定会去找对方谈,要不把问题解决,要不让对方不舒服,反正不能只有她一个人不舒服。
既然她有权利讨厌别人,那别人当然也有权利讨厌她,她同样非常接受这一点。
那这种时候,她要因为某些人的厌恶,而改变自己吗?当然不。
任何人都不可能被所有人喜欢,不必在意那么多复杂的眼光,做自己就好。
招人讨厌是件痛苦的事情,但人生越往后走就会越明白,时间是自己的,人生也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不敏感于别人的目光,不活在别人的定义里,只管做自己认为对的事。你是谁,只有自己能决定。
最后以《被讨厌的勇气》里我最喜欢的一段话做个总结吧——
“既不是自以为是,也不是将错就错,只是分离课题。即使有人不喜欢你,那也并不是你的课题。
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