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资本局10月20日消息,在2024金融街论坛“AI+金融赋能数字金融新篇章”平行论坛上,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
尚福林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的预测,到2027年,全球在人工智能系统软件、硬件和服务方面的销售额将达到4000亿美元。其中,金融业在这方面的支出将达到97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9%,是增速最快的行业之一。
尚福林认为,人工智能对金融业的经营运行将产生深远影响。通过运用特定的算法模型,并借助大量基础数据进行持续训练,人工智能能够模拟人类思维,最终实现超越人类大脑的高阶运算和处理能力。这与早期模拟手工操作的信息化建设有着根本不同。
他提到,人工智能赋能金融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人工智能的大模型应用方案虽然众多,也要考虑金融行业的特性,并不一定都能够直接满足金融行业生产各种要求,同时还需要避免人工智能的滥用。在模型不透明风险方面,通过复杂的算法和模型,输出的结果可能难以解释和追溯,增加了监管难度,可能对金融稳定构成潜在威胁。
他指出,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中,人工智能有三个核心要素:数据、算法和算力。他还透露,金融行业有相对更加充裕的资源进行投入,目前几家大行在数字金融方面的投入,每年都超过200亿元。
尚福林认为,人工智能赋能数字金融要做到广泛应用、深化融合,加强合作、共建生态,推进数字资源共享、提高数字化水平,以及守住底线、保障安全四大层面。
他建议,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大模型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风险管理、信贷审批、反欺诈等关键领域。同时,进一步提升场景智能化水平,通过智能算法和模型,不断优化金融业务流程,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金融生态体系,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智能的金融服务体验。
另一方面,要增强金融机构、技术厂商之间的合作联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支持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并不断降低应用门槛和成本,让中小金融机构也能受益于先进技术,从而推动整个金融行业的均衡发展。
与此同时,还要充分运用好金融行业自身生成和收集的数据,不断提高自身数据分析应用水平,并通过合法合规途径共享互联网、物联网以及政府信用信息平台等各类平台的数据信息。通过共享信息,金融服务能够更透彻地了解客户需求和识别客户的行为模式,实现“个性化”定制的金融服务。
此外,人工智能赋能数字金融的过程中还必须要加强安全标准建设,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包括不断完善金融数据的安全标准体系,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为金融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提供法律保障;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加强对金融风险的识别和预警;建立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风险。
红星新闻记者 王田
编辑 邓凌瑶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