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1936 年,日本传奇作家太宰治引用这句话作为《二十世纪旗手》一书的副标题,由此,这句话也成为了世界名句。
80多年后,在一个叫“网易云音乐”的app里,中国网友们也习惯引用这句话。然而这句话,却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度,成为了人们诟病“网易云音乐”平台环境的把柄。
“网抑云”成为了这个app的新名字,听起来,这个音乐平台成为了抑郁症患者聚集地。
人们一次次消费着这个“梗”,b站众多up主用各自戏谑搞笑的方式带领网友用“网抑云”进行狂欢。
在这个正能量即是绝对正确的时代,“网易云音乐”并不敢成为光明世界中的阴暗一角,火速推出了“云村评论治愈计划”,吸引了万名心理专业人士入驻。治愈有心理疾病的网友,当然是行善积德的事,整治虚假信息,也必定会得到无数人的支持。
不过问题在于,在网友的群嘲之下,那些确实需要表达的人是否还有勇气在“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区下矫揉造作一番,宣泄自己的情绪呢?恐怕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无病呻吟”是一种罪过吗?我们生活在一个魔幻的时代,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却也是一个综艺节目也要被“打码”的时代。男艺人佩戴的耳钉被“马赛克”,大张伟衣服上的玛丽莲梦露被“马赛克”,连池子头上的小辫子也曾惨遭“打码”。歌曲中的歌词如果有一点负面情绪,只要上了节目,免不了要被改得面目全非。
靠外形吃饭的明星并不出格的装扮也难以被接受,这样的事正在一个崇尚多元与包容的时代奇妙地上演着。当视角从外形转移到更深刻的表达,人们的行动仍与口中的追求难以耦合。
我曾经看过一句话:永远不要嘲笑一个衣着破烂在街上癫狂舞蹈的人,因为他,比你快乐。
只不过,傻子或许也有你看不到的悲伤,更何况是一个头脑正常的人呢?喜怒哀乐构成了一个人的基本情绪,它们是相对的,也需要达到一种平衡。人们需要宣泄整理情绪,这是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的应对机制。
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说:此岸永远是残缺的,否则彼岸就要坍塌。也就是说,人生一旦是完美的,你将无所追求,无所希冀。这就是大家常说的,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悲伤与痛苦是永恒存在的东西。
然而,这个世界对负面情绪的包容度是很差的,没人有勇气在真实生活中经常向他人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即便最亲近的人,也未必能完全理解自己。
国学大师季羡林的大学日记(这种程度不过九牛一毛)
几十年前,我们拥有日记,但终究无人聆听。现在,我们拥有了网络,微博可能代替了日记,我们拥有无数个平台能够宣泄自己的不快。更主要的是,那些相隔万里的陌生人正在倾听着你的声音,他们或理解或劝慰,又或者与你有着相同的境遇。
你很庆幸,你的负能量终于有了可寻之地,不必滋生出更多痛苦,当你发现那么多人都有同样的感受,你才明白自己并不是个loser。
在“网易云音乐”的村落里,即便在某些歌曲的评论区下,“无病呻吟”的网友们习惯了彼此感知对方的痛苦,但一旦有网友身患绝症或妄图轻生,大家献给他们的,只会是最温暖的希望。负能量的宣泄,也是为了更好地活着而已。
不过由于部分网友的无差别调侃,连真正的抑郁症患者好像也成为了被大家嘲笑的对象,这给本就消极厌世的心理疾病人群带来了不小困扰。
暂不说“云村”评论区里的村民们有些是真的是抑郁症患者,但即便只是追求忧郁气质,这种并不侵犯他人的“无病呻吟”,真的是算是一种罪过吗?
本不该有的“悲伤”该怪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大脑每天要过滤掉成百上千条信息。当你看到三条以上类似的信息,你就会信以为真。
当“咪蒙”告诉你你值得拥有一个温柔体贴的小奶狗高富帅时,你确信你拥有这样的魅力,然而现实中却怎么都找不到,于是陷入想要却不得的痛苦之中。
当经济大V告诉你,月薪不过万的人,都是失败者,你看着自己三四千块的工资,沉浸在自我怀疑的悲伤之中。
自媒体人常做的事,就是贩卖焦虑,他们需要把世界的落差都呈现给你,需要你对自己产生错误的认知,从而被他们输出的观念与想法左右。你不满足,他们才有了下一步捞钱的机会。
这种本不该有的负能量,应该怪罪于内容的创作者,他们愚弄人心,摧残网友的认知与价值观,不顾影响地恰烂钱。
但这些显得多余的负面情绪如今却归罪于屏幕前那些平凡的受害者,其中一些只能在网络上宣泄情绪的表达者,更成为了众矢之的。除了痛苦,害怕与逃避也许又在这些网友们心里生了根。
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多一些理解与宽慰,不好吗?
“网易云”真的负能量爆棚吗?“网易云”是否有被称作“网抑云”的条件,是一个根本性问题,答案是否定的。
在“云村”的评论区里,网友们喜欢用细腻的文字去表达情感,同时也喜欢讲故事,无论水平的高低,都在评论区下注入了较浓厚的文学气息。
相比其他一些倾向散漫化评论的社区,“云村”评论区对歌曲内容进行了一次再创造。这个现象使评论区下金句不断,但精美的语言也放大了情感的表达,更容易触及到他人,反而成为了被诟病的点。
然而重点是,任何一首音乐下的评论都是依托音乐本身的气质与情感生成的,一首悲伤的歌,评论里展现着网友悲伤的感受与过往,就如同我们控制不住跟随一首欢快的歌起舞,并没什么好争议的。
单纯因为评论区网友通过文字将这种情感“浓郁化”,便嘲笑他们“虚伪做作、无病呻吟”,恐怕多少有点说不过去。
为了有理有据,专门献上“网易云”热歌榜前三名薛之谦《天外来物》、李荣浩《爸爸妈妈》、一支榴莲《独》的热评,一探究竟。
这些评论详细可分为“夸赞歌曲型”、“追星型”、“引用诗句型”、“温柔浪漫型”、“互相鼓励型”、“人生体悟型”。虽然有些文字显得肉麻而幼稚,陷入了自我感动的矫情,但总体上却都饱含一种温润湿热的力量。
这些文字距离“抑郁”,仍旧遥远得很。年轻的孩子们或是释放情绪,或是追求浪漫,而有史以来的浪漫,似乎总是要夹杂着一丝忧郁的气息。即便如李白那样狂放浪漫,“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愤恨与苦闷才是他心中的底色吧!
所以“网抑云”这个称呼,本身就是不成立的!
这些你我身边的表达者,在静谧无人的夜晚听着隽永的歌谣,思考着永远不懂的人生,他们敲打着手机,用“网易云”为自己编织了一个又一个梦,他们彼此依偎,伴着众多温热的梦入睡,迎接翌日阳光与残酷的现实世界。
而我们却用了一种“污名化”的方式肢解了他们不扰他人的梦,这样妥吗?这样真的不妥。
那时我们有梦想,
关于文学,
关于爱情,
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们深夜饮酒,
杯子碰到一起,
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北岛《波兰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