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的一天,李鸿章第一次两只脚踩到了美国的国土上。
对于这次访美之旅,李鸿章可是非常期盼啊。当看到美国的高楼大厦时,李鸿章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句非常心酸的话。
清美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差距,能让这位“卖国贼”说了句实话?
亲日大臣李鸿章就李鸿章的人生履历来说,他绝对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罪人。即便他为大清做出过不少贡献,但这依旧不影响他是一个卖国贼。
李鸿章知道当时的大清已经岌岌可危,那怎么办呢?当然是找靠山。
当时李鸿章为大清找的第一个靠山就是邻居日本,一看这李鸿章就不了解历史。
日本的国门被美国打开后,他们开始积极发展,在明治天皇带领下,已经发展成了亚洲强国。
所以李鸿章想着,日本离自己这么近,是最好的靠山了。
纵观日本与我国交往的这几千年历史,他们只要一变强就感觉自己又行了,就会来冒犯我们的沿海城市,这一点在唐宋时期非常明显,尤其是唐朝年间。
跟着大唐学到技术后,倭寇就来犯了。
等打不过后,倭寇就会派人继续向唐朝学习,等学成后再来打,就是这么一个厚脸皮的循环。
所以日本靠明治维新强大起来后,他们不会攻打美国而是大清,为何?
日本离美国那么远,他们才不会傻乎乎地过去送死。
在他们看来,大清就是一块肥肉,他们还离大清那么近,所以日本肯定会再次进犯。用脚都能想到的东西,李鸿章居然不知道。
面对日本人的第一次进犯,李鸿章和他们和解了,最后双方签订了两国之间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也就是《北京专约》。
按照这个专约的规定,琉球岛不再是大清的附属国,而是日本的。此外,清政府还赔偿了50万两白银。
当时日本只是带了不到4000人来攻打,李鸿章为了不跟这个靠山发生冲突,居然怂成了这副模样,把大清的脸都丢光了。
在李鸿章看来,日本人的胃口和英法等西方列强比起来差远了,所以他丝毫不以为然,但是他错了,错得一塌糊涂。
当时日本正处于急速上升阶段,说白了就是正缺钱呢。在许多亚洲国家被西方列强控制的情况下,日本只能去从大清这块肥肉上捞好处。
就这样,甲午中日战争来了。
这时候的李鸿章还在犯蠢,他一直嚷嚷着靠避战保船来争取不与日本发生冲突,但他们逃避,人家就会追啊。
所以北洋舰队后来即便是逃到了威海卫港,但依旧是全军覆没了。
战败以后就是割地赔款了,这个环节李鸿章真的是太熟悉了。不出意外,他作为代表前去和日本商量此事。
对于这次商量,李鸿章可以说是非常期待,割地赔款能有啥期待的?
在李鸿章看来,自己跟日本关系这么好,他们的要求应该不会太过分吧。
不过分?那是不可能的!
日本当时提出要把台湾割让给他们,然后再赔偿3亿两白银。
单单只是这两个要求,就让李鸿章胆战心惊,着实把他给吓坏了,因为这条件实在是太苛刻了。当然了,苛刻的不是土地,而是那点钱。
对日评价甲午战争前,大清每年的收入大概在8000万两白银左右,想必这时就会有人问了:“清朝末年那么贫穷,怎么收入还比最鼎盛的乾隆时期高了这么多?”
其中主要原因就是收的税多了,换言之就是老百姓的日子更不好过了。
每年收入虽然不少,但大清好多地方也是要花钱的,比如人家慈禧过节祝寿什么,都是大手笔啊。
所以3亿两白银着实太多了,李鸿章见状也是一直在跟对方讲价,岂料这一讲差点把自己给讲没了。
在一次外出时,李鸿章突然遭到了日本激进派的暗杀。
据说他某只眼下面挨了一枪,子弹一直未取出,所以他那只眼下面是非常鼓的。
这次暗杀过后,日本天皇和首相非常生气,毕竟是在他们的地盘遭到了暗杀嘛,所以为了表示歉意,日本只好做出让步。
最后日本要了2亿多两白银,不过台湾等地还是没能保下来。
签定完《马关条约》后,李鸿章对日本也是失望至极,他没想到自己竟成了一个小丑。
后来李鸿章严肃地说道:“要想国永无后患,狼子野心者日本必须尽早除掉!”
李鸿章变化也是挺快,此后他再也没有去过日本。即便是路过,他也绝不在日本的国土上留下自己的脚印,还是有点骨气的。
那日本这个靠山不行了咋办?继续找下一个呗,于是李鸿章又盯上了北方的沙俄。
沙俄当时也是西方列强中的一员,他们趁着清政府忙于海防无暇他顾,也是逼迫清政府签定了不少不平等条约,比如《瑗珲条约》。
不过签定完《马关条约》后,出现了一个著名的事件叫“三国干涉还辽”。
这个事件是由沙俄发起的,最后他们强迫日本归还了辽东半岛,但还是给了人家点银子。
不管怎么说,总之辽东半岛又回来了,所以李鸿章非常欣赏沙俄的这一“见义勇为”行为。
但人家沙俄也是有目的的,因为他们盯上了整个东北,所以绝不容许他国染指。
感觉沙俄靠谱后,李鸿章也是积极和他们来往。为表达自己的诚挚交往之心,李鸿章还带着使团去莫斯科给沙皇祝寿。
借着这次沙俄之旅,李鸿章还背着皇帝与沙俄签定了一个密约。
这个密约,其实就相当于将东北拱手让给了沙俄,所以光绪帝得知后很是生气,但他也没办法啊,毕竟人家李鸿章的幕后靠山是慈禧老太婆。
签定这个密约的时候,沙俄承诺会给李鸿章很多钱,结果最后只给了六分之一,所以李鸿章觉得沙俄也很不靠谱。
再往后,李鸿章又盯上了西边的美国。
人家李鸿章那时候的外交经历可是非常广泛,像欧洲大部分强国他都去过,甚至还见过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
于是后来就有许多人说李鸿章就是大清的“俾斯麦”,说句公道话,李鸿章和人家比差远了。
伤感发言除此之外,李鸿章还曾在天津接见过当时美国的前总统格兰特。
这是两人第一次见面,据说双方都非常开心,友情也是瞬间升温。
当时李鸿章还幽默地说道:“我们都是当时最伟大的两个人,平定了两支著名的叛军。”
这李鸿章真是太看得起自己了,他口中所说的叛军一个是太平军,另一个就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格兰特他们的敌人。
李鸿章可能没搞清楚一个事实,他是参与镇压太平军了,但主要功劳可不是他,而是以曾国藩为首的曾家兄弟们。
世人普遍知道的就是曾国藩的湘军,又有多少人听说过李鸿章的淮军呢?
借着这次与格兰特接触,李鸿章还请求能够得到他们的帮忙,也就是处理一下和日本之间的纠纷。
毕竟日本的幕后老大是美国,要是老大出手制止,或许日本就会安分些。
最后在老美的帮助下,虽然说事件解决了,但清政府却赔了50万两白银,这钱给得太自然了。
此外,格兰特当时还答应给李鸿章一个带有钻石的手杖,这个手杖是老美工商界送给格兰特的,李鸿章看到后非常喜欢。
格兰特虽然想送,但还得请示一下那些工商界的头头们,所以这件事耽搁了,直到格兰特后来病逝也没能实现。
之后李鸿章带着大清使团访问了美国,这是他第一次踏足美国领土,着实让他感慨万千啊。
尤其是看到美国遍地的高楼大厦后,着实让李鸿章非常惊讶。
之后面对老美记者们采访时,李鸿章伤感地说道:“贵国如此之多的高楼大厦,着实让我们开了开眼。”
“我们大清境内没有高楼,一眼望去全是平房。”
“在我们大清不仅见不到高楼大厦,而且以我们现在的能力,也建不出这样一栋高楼,唉……”
其实李鸿章不知道的是,其实老美的高楼大厦早就有了。
不过李鸿章羡慕的并不是美国的高楼大厦,而是他们那非常先进的社会。
这时,李鸿章想起了格兰特曾给他写过的一封信,格兰特告诉李鸿章,你们要想真正解决中日之间的矛盾,那你们自己必须得强大起来,只有自己强大,才不会任由他人欺侮!
由此不难看出,格兰特这个人还是挺有义气的。
等李鸿章到了美国时,非常可惜的是,格兰特已经入土了,不过他的妻子帮他完成了遗愿,也就是把那个钻石手杖送给了李鸿章。
从此过后,李鸿章出门都会带着这个手杖,也算是表达了对老朋友的怀念之情吧!
不论大清还是后来的国民党,他们都没能实现“高楼大厦”的壮志。
很庆幸,在我党的带领下,如今“高楼大厦”已经随处可见,我们已经彻底强大了起来。格兰特当年的话语,如今也算是实现了!
确实,只有自己真正强大,才不会被别人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