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时任广西军区独立师 3 团 8 连连长李作成,带领 8 连在保肯公安屯歼灭战中取得辉煌战绩。这场战斗中,8 连官兵英勇奋战,克服重重困难,成功攻克越军坚固设防的阵地,给予敌人沉重打击。战后,李作成被中央军委授予 “战斗英雄” 荣誉称号,8 连被授予 “尖刀英雄连” 。46年过去,有幸逃生的越军至今仍心有余悸,其回忆从侧面印证了我军战斗的英勇顽强与战斗成果的辉煌。
保肯地处中越边境东段越南芒街县北部海山乡,与我国广西防城县滩散公社隔界河相望。保肯公安屯作为越南武装公安部队的连级基层单位,因忠实执行河内当局的 “净化边境” 政策,获越军多部门嘉奖,被称为 “模范公安屯”。然而,它却沦为反华排华的桥头堡,频繁挑起武装冲突,给我国边民带来沉重灾难。
1979 年 2 月 13 日,广西军区下达作战命令,军区独立师第 3 团承担了围歼保肯公安屯之敌的重任,李作成所在的 8 连负责主攻保肯公安屯核心阵地 3 号、4 号高地。战前,8 连作为 “硬骨头六连式连队”,训练有素,李作成更是以身作则,军事素质过硬。
2 月 17 日战斗打响,师炮群火力急袭后,8 连迅速出击,尽管遭遇越军猛烈火力阻击,连续冲锋受挫,伤亡不小,但李作成冷静调整部署,灵活指挥。在进攻 3 号高地时,面对铁丝网和敌人密集火力,李作成身先士卒,双手拉开铁丝网,为部队开辟通路,随后与敌人展开激烈近身搏斗。战斗中,他多处负伤却坚持战斗,带领战士们采取巧妙战术,逐步攻克敌人阵地。经过 5 个小时的浴血奋战,8 连毙敌 47 名,俘敌 4 名,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圆满完成任务。
越军侦察员黄如李的回忆,让我们得以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这场战斗。72 岁的黄如李,当年是保肯公安屯(209 号公安屯)的侦察员。虽然时光已过去四十余载,但 1979 年 2 月 17 日凌晨爆发的那场战斗,仍如噩梦般缠绕着他。他回忆道,自 1979 年春节起,保肯地区局势便极度紧张,中国军队不断向边境增兵。2 月 16 日下午,公安屯还组织了排球比赛,许多分散边防检查站的战友汇聚于此,北风生站的站长裴有连也回到营房打球并留宿,本期待着第二天与林场工人的友谊赛,却未曾想,那竟是生命中最后的平静。
2 月 17 日凌晨,公安屯士兵发现数千名中国士兵已悄然包围了位于半山腰的营房。凌晨 5 时左右,一连串迫击炮弹呼啸而来,中国军队的迫击炮阵地向营房猛烈开火。屯长外出未归,副屯长杜士和与指导员范宣涛匆忙指挥士兵进入阵地抵抗。
经过约半小时的炮击后,中国士兵如汹涌浪潮般发起冲锋,战斗异常激烈。由于双方兵力悬殊,公安屯的士兵在顽强抵抗中相继战死。黄如李在战斗中不幸负伤晕倒,当他在当天中午恢复意识时,枪炮声已停,战友们伤亡殆尽,中国军队已占领营房,他也沦为俘虏,数月后才被释放回国。
保肯公安屯所在海山乡的历史资料也记载,当日中国军队先用 120 毫米、82 毫米迫击炮实施猛烈射击,随后约 2000 人的部队发起进攻。保肯公安屯有 45 名官兵阵亡,还有数十名商业服务人员和林业工人(越方民兵)丧生,其中包括参加过抗美战争、掌握一定军事技能的女性黄氏红詹。她在战斗中主动请求任务,运送弹药、包扎伤员,甚至拿起枪与士兵并肩作战,最终在战斗中阵亡。
越方虽承认保肯公安屯战死 45 人,与我军 8 连记载的毙敌 47 名相差无几,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军战绩统计的严谨求实。战后,越南国会授予保肯公安屯 “人民武装力量英雄” 称号,然而这不过是对其失败的一种安慰罢了。
李作成从战斗英雄一步步成长为共和国上将,他的经历是一部传奇。保肯公安屯歼灭战不仅是他军事生涯的高光时刻,更成为了中国军人英勇精神的象征,那场战斗不仅令越军侦察员至今难忘,也让我们铭记历史,致敬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