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要怎么玩才够有趣?
这问题一直深深诱惑的我去探索,在我个人的观念里,玩石就是人去支配石头。
可是很遗憾,我接触到的所有石展所绽放的光芒,都是木雕+石头。
现实最打脸的是石头才花了200元,底座却要3000元去支撑起“玩石”的梦想,后果是这个所谓的奇石创意作品仅仅只是木雕师的个人想法。
我一直想打破穷人玩石头的桎梏,因为穷人玩石头配不起座。
直到有一天,我彻底被一个叫黄琼辉的奇石玩家所折服,没有之一。
他是真正意义上玩石头的痴迷到自信的人,随随便便一块生锈的铁板,随随便便放上两个石头,结果成了众人围观的艺术品。
最简单的方式,营造出不一样的审美与个性,我觉得,这才是整个石界需要借鉴的地方。
如果花几百万给石头配座是一种讽刺,那么随手在路边捡来的烂木头,放上两个小石头就成就一个作品的黄琼辉,就是打破石界原有规则的一个奇迹。
虽然,类似的玩法也有,但敢拿着这些作品四处张扬,去艺术品展上与各路国画油画PK的猛人,舍他其谁?
他的奇石创意玩法不仅“混”进了国家级艺术品展,还被世界级的艺术品展邀请出国。
这难道不能说明什么嘛?
我色大叔不是吃饱撑着,也并非收了他的“贿赂”,才会厚颜无耻的夸他。
色大叔个人觉得,这样的一些玩石创新,需要被更多的人看见。
明明很OK的创意,却要假装看不见,绝对会说石界的悲哀。
坦白说,有想法,并且去勇敢实践的石友,凤毛麟角。
大多数的石友被桎梏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不敢越界,不敢创新,更不敢跨界打劫。
为什么艺术展上,不能展示奇石作品?
为什么奇石就一定要放在石展上?
艺术品收藏家的审美是相通的,他们喜欢油画国画的同时,对奇石这种立体展示的天然艺术更加爱不释手,更加另眼相看。
于是,黄琼辉独辟捷径,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推广模式。
他认为自己的创意与创造,绝对没问题,欠缺的就是被更多的玩家藏家看见。
只有先看见,才能被认可;只有认可了,才会被收藏。
说到自己的一些观点,黄琼辉恨不得倾其所有,将所会的全部透露给你。
他就是那种被认可,就会剖白心迹的人。
他说自己的第一个作品,就是捡来一块生锈的铁板,然后搭配了两个小石头。
还别说,那种另类的风格打破了原有赏石观念的封锁与桎梏,好像完全打开了一道崭新的世界。
但有一点,他所挑选的石头都很具象,所搭建的场景,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构思,而不是我们自认为随随便便捡个烂木头就可以拼凑出的滥竽充数。
或许在黄琼辉的脑海里,已经模拟演练了很多个不同的场景与方案,展现在大众面前的时候,已经是失败了很多回后的最佳想法。
回头看看,多少石友依旧徘徊在一个头像石、搭配木头雕出整个身体的底座上。
一个狗头、一个蛇头、一个红烧狮子头……依旧被画蛇添足躯体所覆盖。
那些专家大咖天天喊着创新,却从来没有一个正式的部门会站出来说,这样玩是不对的。
眼看万丈高楼拔地而起,眼看瞬间轰然倒塌,石界缺着不是色大叔,而是像黄琼辉一样充满四处跨界打劫的真正有想法的玩石人。
只是我们的石友里,又有几个不被石头牵着鼻子走、被石头玩着人?
石头不够木头来凑的底座,或许五十年后依旧火爆,玩死在底座路上的替死鬼绝对不止千百个。
只是,我心中渴望的本真赏石时代,何时到来?
最后,我让大家看看,奇石放在艺术品展上的效果,绝对不会比石展上差:
叟Lu
《奇石赞》 乱世黄金/盛世石// 奇石/有东方巨人的伟岸/有非洲矮人的迷你/让君难以割舍/让君为你付出// 奇石/就那么让人着迷/不管你/居深山/河川/总有你的远亲探访/请你亮相/总能看到觅你者的身影// 不管老者少年/一朝心仪在手/为你狂/为你亢奋// 皆因你能闭月羞花// 居无石不雅/是那西施般让人陶醉的身段/有之/可使雅室为过客作秀// 文人墨客/败于石榴裙下/就因能拥有你// 居中有石/偷得闲生常欣赏/此刻/心情绽放愉悦/万般烦事皆尽释// 奇石/就这么的/神奇//
用户16xxx66
要是不小心碰倒了坏了,会砸锅卖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