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滨石室藏珍:游览炳灵寺石窟(世界文化遗产)

关中拍客 2024-12-20 19:28:25

在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黄河岸边的积石山中,有一处开凿于西晋初年(约3世纪)的炳灵寺石窟,分布在大寺沟西侧长约200米、高约60米的崖壁之上。1961年3月4日,炳灵寺石窟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4年5月4日下午5点多,赶在景区关门之前,我来到炳灵寺石窟。这里是古代丝绸之路南线的交通要冲,紧临黄河,水陆并行。2014年6月22日,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一部分,炳灵寺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我还没进景区,放眼黄河对岸,便被壮观的丹霞地貌震撼了!石林如削,万笏朝天,仿佛置身于秘境之中。据说,这里曾经有一座修建于西秦时期的桥梁,东晋高僧法显、唐代名将李靖和金城公主都曾从此路过,被誉为“天下第一桥”。1967年,刘家峡水电站建成,这座桥梁遗址被淹。

虽然时间不早,但是阳光灿烂,景区游客非常多,我跟着人流走进山谷之中。这里的石柱拔地而起,好像一尊又一尊佛像,高约100多米,表面风蚀严重。这些紫红色砂砾岩形成于1.45亿至1亿年前,经过4000万年以来的地壳抬升暴露地面以后,因长期风化、崩塌、流水侵蚀等切割而成。

顺着山崖下方,沿着蜿蜒小路,向山谷内行走大约10分钟,迎面出现一扇简陋的小门。穿过此门,视野瞬间开阔,在左侧的崖壁上,布满大大小小的石窟,最北端是体量最大的坐佛。

这里的石窟分为上下四层,通过陡峭的木质栈道连接,现存有183个窟龛,造像694身,泥塑82身。北魏以前,这里被称为“唐述窟”。唐代,改称龙兴寺。宋代,改称灵岩寺。明代,改称炳灵寺,为藏语“仙巴炳灵”的简化,乃“十万弥勒佛洲”的意思。

1.第三窟(盛唐)

方形平顶窟,南壁开上、下两龛造像,窟内正中间依山雕凿一座唐代石坡顶、仿木结构石塔。在窟内四壁和石塔表面,有明代重绘的藏密题材壁画,塔背面下层有“大明……嘉靖……”的发愿文墨书题记。

2.第四窟(初唐)

平面马蹄形略带穹隆顶窟,造像躯体挺拔修长,站姿挺立,圆润饱满。壁画是明代重绘的藏传佛教内容,窟门东壁内南面下方有明嘉靖十六年(1537)二月初八的发愿文石刻铭文。

3.第六窟(北周)

窟内石雕一佛二菩萨。佛结跏趺坐于中央,身穿通肩大衣,双手结禅定印。低平肉髻,面型丰圆,五官集中,脖颈粗短。四壁描绘禅定千佛,佛与佛之间以树相隔,下层有猴子和喜鹊在树丛里嬉戏。

4.第八窟(隋朝)

在正壁的坛基上,塑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现存南侧菩萨为唐代重塑。窟内造像与壁画相结合,表现了维摩诘经变“文殊问疾”的场景,赴会菩萨衣领描绘中亚波斯风格的连珠纹,正壁上方佛项光两侧有回鹘文题记。

5.第十窟(唐代)

这里原有石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北壁弟子像被移到展览陈列厅,袖手侍立,神情灵动。菩萨云鬓高耸,丰腴柔美;天王身穿甲胄,威猛有力。

6.第十一窟(晚唐)

吐蕃控制时期开凿。菩萨头戴宝冠,下穿薄纱长裙,双腿线条隐现,透视技法剧透吐蕃艺术特色;藻井之中,描绘飞天,飘带舞动,身姿舒展,具有唐朝画圣吴道子“吴带当风”的艺术风范。

7.第十三龛(唐代)

尖拱顶浅龛内,石雕一尊立佛,右手下垂,作与愿印,左手举于胸前握袈裟一角。佛的造型特征与敦煌唐代洞窟大量出现的“番禾瑞像”如出一辙,乃河西瑞像信仰传播的实例。

8.第十七至四十七龛(盛唐)

这组摩崖浅龛总计有31个,大小不一,密密麻麻。它们均完成于唐高宗至武则天时期,包括佛像24尊、菩萨46身、弟子16身、天王4身、夜叉4身,造型简洁生动,极具生活气息。

9.第六十四龛(唐仪凤三年)

这里石雕一佛、二菩萨、二天王,简洁生动,形神兼备。龛上方有唐仪凤三年(678)刑部侍郎张楚金的阴刻碑文,记述唐蕃之间的战争和炳灵寺的佛教盛况,成为研究唐朝和吐蕃关系的珍贵史料。

10.第七十窟(唐代)

唐代开窟,明代重塑。窟内正中间的木胎泥塑八臂十一面观音像是明代藏传佛教的典型作品,各面呈竖式排列,由上而下共五层。壁画布局严谨,有坛城图、十八罗汉、经变画等,窟外有“大明万历二十九年”的阴刻题记。

11.第八十二窟(北周)

这里泥塑一跏趺坐佛和二协立菩萨。现存壁画分为两层,窟顶和门道露出底层,为北周原作的飞天和流云等;表层为明代重绘,正壁上部的南侧,有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客巴像。

12.第一二五龛(北魏)

圆券形尖拱双龙浅龛,正壁雕释迦·多宝二佛并坐,两侧二菩萨侍立,龛外浮雕二力士。二佛眉目含笑,神情和蔼逼真,再现了北魏晚期佛教与玄学结合后的中原南朝文化审美情趣。

13.第一七一窟(唐代)

这是一尊高达27米的弥勒大佛像,上半身依山石雕,下半身泥塑而成。明代,在大佛的前方,修建九层阁楼,毁于清同治年间。近年,佛像的面部和身体经过修复,还给佛像的双脚覆盖了“鞋套”。

西秦时期,在大佛像的上方,利用天然的洞穴,在凹凸不平的岩壁上,雕刻佛像和绘制壁画,拉开炳灵寺石窟辉煌的历史。1963年,在洞窟北壁发现墨书题记,写有“建弘元年岁在玄枵三月廿四日造”的字样,乃中国现存石窟中有明确纪年的最早造像题记。

14.第十六窟(北魏)

在炳灵寺石窟南端下方约15米处,曾经隐藏着一座第十六窟,乃一座不规则的天然洞穴,高约5米,宽约11米。这里雕刻着一尊北魏时期的卧佛,被称为“卧佛院”。

1967年,由于建设刘家峡水库,卧佛面临着被淹没的危险。经过测绘、拍照、记录档案等,卧佛被分割成九段,装进木箱迁出原址。2002年,在对面新建的卧佛院内,重新复原展示了这尊卧佛。

这尊卧佛身长8.64米,右胁而卧,左手平伸,面带微笑,表情安详,展示了佛祖涅槃后不生不灭的境界。卧佛足部,穿着木屐,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特色。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