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6.4米航母螺旋桨,美日却发表评论:中国应适当放慢速度?

凌瑗 2023-02-06 16:13:28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将在2030年时,拥有5艘航母和10艘核弹道导弹潜艇。”

这是美国智囊团在研究中国海军力量增长时给出的预测。对于中国航母,西方国家以及亚太地区国家都格外关注,早在央视报道要为辽宁舰更换国产的螺旋桨时,美日媒体就发表评论称:中国应该适当放慢速度。

美国和日本发表评论

根据央视新闻的报道来看,中国已经从技术上具备生产直径为6.4米的航母螺旋桨的能力了。通常情况下,这种直径的螺旋桨被用在重型航母上,比如说美国的“福特级”核航母,其拥有4个5叶螺旋桨,每一个螺旋桨的直径都是6.4米。

由于“福特级”核航母的排水量高达11万吨,想要达到军方要求的行进速度,就必须要有如此庞大的螺旋桨提供推动力。而咱们国家的辽宁舰,从排水量上来说属于中型航母,排水量为6万吨,使用直径为4.5米左右的螺旋桨足矣。

基于此,美国和日本方面都认为,中国在没有重型航母的情况下,就掌握6.4米航母螺旋桨制造技术的行为有些超前,这并不利于中国有关领域的发展。如日本共同社就报道说:

“与航母本身相比,中国的螺旋桨产业发展有些过于先进。它在没有制造重型航空母舰的情况下就造出了供其使用的螺旋桨。因此,中国应该放慢其发展速度。”

另外美国的“动力”网站亦有相同的观点:

“中国近来武器装备井喷式发展,由于没有完全带来尽可能多的市场效益,可能会带来技术资源的浪费,建议应适当放慢脚步,令市场将技术充分消化。”

螺旋桨的重要性

依照美日方面的观点,中国应该是发展到哪一步,就对应地进行哪一步工作,这样才不会造成资源浪费和技术浪费。然而事实是,风起云涌的周边地区形势,让我国不得不未雨绸缪。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中国处于亚洲大陆东隅,东部和东南部被一系列边缘海环绕,从中国海进出大洋的通道,在黄海、东海以及南海处各有分布,南海的要更多一些,这使得中国南海成为战略意义重大的“国际性咽喉要道”。

然而这些年来,中国与周边邻近国家对海洋主权的争夺越发激烈。就目前来讲,中国海防面临着两个主要的威胁。其一来自于美国,其二来自于日本。

美国实施全球化战略以来,就十分重视在太平洋地区的海洋军事实力部署,其在邻近我国的韩国、日本、菲律宾等国部署了大量的军队,直接威胁着中国的临海安全。

而日本作为一个资源匮乏到严重依赖外部的人国家,一直非常关注中国南海通道安全,毕竟该国有约90%的海上贸易,需要通过南海进入马六甲海峡。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迎合美国,日本干脆以法律的形式将日本自卫队的活动范围扩大到了南海。

如果想要保护好我国领海安全,就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而航母作为现代海军舰队中不可或缺的重型装备,对其重要部件的研究升级和制造更应该走到世界最前沿。

航母螺旋桨表面上看起来制造容易,但如果要满足航母作战需求,其螺旋桨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技术高度,否则就会像英法两国的航母那样,出现因螺旋桨故障而瘫痪在海上的问题。得亏它们没有在战时瘫痪,否则必然会遭受重大打击。

而我国就是注意到了这一点,长期以来一直在航母螺旋桨制造领域深耕,航母螺旋桨对相关工艺的要求堪称“精致繁杂”。

首先要保证制造之的材料具备高耐腐蚀性的优点;

然后要有相应的技术使螺旋桨实现灵活转弯,中国这方面采取了多轴推进技术,结合4个螺旋桨,以尽可能提升航母的转弯效率;

此外,螺旋桨的制造焊接技术也非常重要,咱们需要知道,以前我国的螺旋桨桨叶,需要人工打造,想制造大型螺旋桨效率极慢,这会直接影响中国航母的生产和下水速率,进而影响到中国“蓝海战略”部署。

所以说,中国超前研制具备推动重型航母动力的超大型螺旋桨并非技术和资源浪费,这只能说是“未雨绸缪”。

中国是一定要发展重型航母的,既然如此,与其到时候临时研究,还不如提前努力,等中国有实力研制生产重型航母的时候,就不会再因为部件方面的技术欠缺而导致计划被拖延。

这正如当年毛主席等人做抗美援朝决策时,说“早打不如晚打”一样,早一些做好准备,才不会在未来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手忙脚乱。

美日评论的背后

美日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们要发表评论来引导舆论,目的就是尽力阻碍中国航母的发展,从而破坏中国“蓝海战略”。

因为近些年中国的海防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大力部署,都让美日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威胁感,他们担心再放任中国发展下去,将来在太平洋地区的战略部署,根本无法压制中国。

对于美日的打算,中国心中有数,肯定不会如美日所愿的一样,中断对相关技术的升级和进一步发展,相反还会再接再厉,于更多领域做到“跻身于世界前列”。

0 阅读:10

凌瑗

简介:愿你阳光下像个孩子,风雨里像个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