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乡镇卫生院除了没有病人,其他啥都有

丽唐文采飞扬 2024-06-14 14:03:10

该有的没有,不该有的层出不穷!

如今的乡镇卫生院真是奇了怪了,明明一直在增加设备、改善环境,但是愿意来求医的病人却越来越少。

以前的卫生院门庭如市,现在的卫生院“狗都不理”,就连坐堂的大夫和值班的护士都忍不住纳闷:为啥大家都不来了,难道是都没人生病了吗?

医师报2020-08-17《医保不能报销,病人跑没了,村卫生室成摆设》

劝退原因之药品不足

俗话说,医疗团队就是上场作战的军队,而药品就是他们的武器弹药。

药品的种类和数量对于一家医疗机构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没有药品的医院就像是没有商品的空白商场。

而如今的乡镇卫生院就面临着这样的尴尬窘境,它们的“武器弹药库”因为政策限制和财力不足等原因时常出现“缺货”的情况。

这并不是说乡镇卫生院的药柜子里什么药都没了,毕竟常见的、常用的药还是很充足的,比如发烧感冒拉肚子等药品,如果这些都没有,那么卫生院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但那些冷门的、特殊的、重大紧急的疾病对症药,乡镇卫生院大概率是没有的。

比如有些病患在检查和确诊后需要服用特效药,但是这类药品本身就稀缺昂贵,乡镇卫生院提供不了相关药品,病患还需要转战更大的医院,这就是来回折腾人。

而有些乡镇卫生院因为药品种类有限,在面对相似病患时,会简单粗暴地给病患提供“统一模式”的药品。

比如疫情期间,许多村子里的新冠病患和疑似新冠病患都会得到同样的抗生素治疗,这或许与医生的诊断能力脱不开关系,但也说明了乡镇卫生院药品种类的单一。

济南时报2023-01-04《抗生素盛行,村医用四件套治新冠真的更有效?》

很多时候药品的缺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医生的治疗手段和病患的治疗效果,同时这种情况也是对医生发挥能力的掣肘。

这时病患难免会重新考虑该去哪求医、求药,而乡镇卫生院最终“客源”日渐降低甚至到无人问津都是意料之中的事。

如今乡镇的居民数量不容小觑,其中因患病需要吃药、用药的人也不少,乡镇卫生院应该重视起来这个问题,尽量为居民们提供更好的药品供给。

当然有时候并不是乡镇卫生院不愿意准备充足的药品,而是本身无能为力,比如最常见的资金问题,如果是自负盈亏,那么靠着微弱的盈利来维持卫生院运转,还是有很大难度的。

而除了药品之外,乡镇卫生院吸引不来“客源”的另一个原因是硬件设施的落后。

劝退原因之基础设施落后

相比于各大城市的三甲医院,扎根基层的乡镇卫生院就像是村里来的“土包子”,因为没有足够的“培养”环境,自然也就得不到国家的资源倾斜。

同样的重疾病患者在就医时更愿意去大医院,因为那里有更加先进的设备,能得到更为专业的检查和治疗。

尤其是那些大型的医疗设备,比如可以提供核磁共振、CT等检查的专业设备,乡镇卫生院一般是没有这个资金能力购买的。

平时有病患来量个体温、测血压、做个B超等,这些肯定是没问题的,还是那句话,如果乡镇卫生院连这些都搞不定那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我们来举个例子,有一位年纪大的老人头疼,在乡镇卫生院初步就诊后医生开了点止疼药,结果收效甚微。

然后老人再次来就诊,医生合理提出头部或许有肿瘤的怀疑,但是这时卫生院没有设备能为老人提供更为详细的检查,医生只能建议老人前往县医院或者更大的医院。

对于医生来说,把病患推出去是无奈之举,当然也损失了一笔收入。

可是对于老人来说,他浪费的是来回折腾的时间和金钱,同时也对乡镇卫生院失去了信任。

而更多的患者就是在类似这样的情况中,渐渐改变了内心的看法,只要不是感冒发烧的小病,或者真的没钱,就会更加愿意前往大医院。

那么乡镇卫生院沦为没人来看病的空医院就很好理解了。

另外药品的缺失和设备的落后往往是互相影响的“双剑客”,有医无药、有药无医不论哪个都是导致无人问津的诱因,也是卫生院的大忌。

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改善这个问题,就需要完全解决掉这两座大山,乡镇卫生院的雄风重振与之息息相关。

而第三点影响乡镇卫生院没有病患来看病的原因,是医疗团队的服务态度。

劝退原因之服务态度差

在病患眼中,去医院看病就像是去商场购物一样,接待的医护人员得像售货员一样热情、贴心地服务自己。

尤其是一些小孩子,他们在面对和蔼可亲的医护人员时才会愿意配合问诊和治疗,这些都要求了医院方面的态度问题。

但是如今的情况是,经常有乡镇的卫生院被投诉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差。

比如颍上县慎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被群众狠狠地投诉了,原因是窗口登记人员服务态度特别差,在面对病患时语气显示出不耐烦等情况。

再比如成都青羊区东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因为类似问题被投诉了,在给小婴儿接种疫苗时,医护人员很明显没有耐心和爱心,恶劣的态度以及侮辱性的语言给患者造成不愉快。

这样的案例实在太多,也正是这一次次的小事情积累在一起,让群众对更加接近基层生活的乡镇卫生院的形象一落千丈。

医护人员没有办法保持24小时的好态度这是无可厚非的,比如特殊时期就诊人员增多,嘈杂的环境、做完的事情把人折磨得很烦躁这都可以理解。

但是再难忍受也要注意分寸,如果实在控制不住可以申请暂时休息,情绪得到缓解后再回到岗位继续工作,这时选择用侮辱性的语言与病患交流,伤害的是本就脆弱的医患关系。

当然一些病患不“喜欢”某些医护人员的理由不是他们的服务态度差,而是因为病患受到了模式化的敷衍诊治。

有些医生在坐诊时总是习惯性地做出诊断,还没有询问两句就开始开药,全程不给病患解释病情和病因,最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整个诊断流程。

这时就不能怪病患有意见了,他们会觉得医生在敷衍人,随便问两句话就直接开药,那么医生到底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吗,这些药真的能治好自己吗?

乡镇卫生院本就是扎根在基层的医疗组织,每天面对的大部分病病患时村子里、镇子里的老百姓,他们很多没有医学常识,在生病的时候更加需要医护人员的耐心又亲和的服务。

所以说,乡亲们对乡镇卫生院失去信心,都是有迹可循的。

那么既然知道了问题所在,该如何把乡镇卫生院从窘境中解救出来呢?

解决方法

要解决这一问题和改善现状,应该从政府、医院和人才引培等多方面共同入手。

首先是政府应该加大对于乡镇医疗事业的扶持力度,确保基层医院有足量的药品以及充足的种类,另外也要尽力普及大型医疗器械。

如此便可让偏僻乡镇的村民、乡民在就近的卫生院获得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避免因为这些弊端而造成救治时机的延误和不充分治疗。

老百姓“看病难”有很大原因是药品缺失以及医疗设施造成的,打通城乡医疗物资流通渠道和采购新进设备,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顽疾”。

除了在资金上补贴基层、支持基层外,政府在政策制度上也应该消除某些障碍。

比如放开一些特殊药品或者急救药品的限制,使得乡镇医院也有自主权,这样能更大限度的增加诊断范围。

其次是提升乡镇卫生院自身的竞争力,推动自身的创新和发展。

比如前往城市医院学习更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医疗模式,也可以结合网络发展制定更为智能化的网络诊治,如大数据网络,远程会诊等。

另外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环节也应该得到改善,比如优化诊疗的环境、打造更为舒适的医疗空间。

医护人员也不应该只想着“治病”,或许从全面的健康状况出发而关心患者能有新的收获。

这一点与最后一点的改善服务态度有一定关系,让患者在卫生院体验到“家”的感觉,才能让群众重新开始信任乡镇卫生院。

尤其是当卫生院没有病换来就诊时,医护人员不应该“死守阵地”,而是应该是主动走出去,比如去附近村庄义诊,比如在某个乡镇巡视。

有些病患不方便出门求医,那么医护人员上门诊治就是非常实用的方式,这也是重新换取基层群众信赖的好时机。

结语

只有完全解决了乡镇卫生院的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目前的窘境,只有重新赢得群众的信任,才能谈以后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资料:

【1】东南网2015-10-12《低价药品匮乏医保报销受限 村卫生室面临着消失危险》

【2】医师报2020-08-17《医保不能报销,病人跑没了,村卫生室成摆设》

【3】济南时报2023-01-04《抗生素盛行,村医用四件套治新冠真的更有效?》

0 阅读:5

丽唐文采飞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