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是夸张,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农村,真的是“穷得叮当响”

古今聊社会 2024-10-20 20:56:40

引言:

想当年,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国农村的日子,那叫一个苦啊!用“贫穷”来形容,都感觉有点轻飘飘的。

那时候,农民们的生活,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想破脑袋也想不到。老人们常说的“穷得叮当响”,那可真不是夸张,那是真真切切的物资匮乏,生活贫困啊。那时候的农村,到底是啥样呢?

正文:

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词儿就是“穷”。那时候,农村的家庭,十家有九家都为同一个事发愁——吃不饱。种地技术落后,庄稼收成少得可怜。

老辈人总说,那时候种小麦,收成好的时候能有两三百斤一亩,不好的时候,也就一百多斤。这么点粮食,对一个家庭来说,根本就不够吃。

饥饿,成了那个时代农村人的噩梦。每到青黄不接的时候,村里人都是饿得眼睛发绿,连树叶子都成了救命的粮食。柳树叶子、榆树叶子,只要能咽得下去的,都能变成饭桌上的“美味”。

现在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大米饭、白面馒头,那时候可是稀罕物,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尝上一口。

农村的孩子,大多都是瘦巴巴的,营养不良。那时候,村里要是能有个胖子,那简直就跟看到大熊猫一样稀奇。有的人为了让肚子看起来不那么饿,故意把裤腰带勒得紧紧的。

衣服上爬满了跳蚤,那都是家常便饭。有一年,村里特别困难,为了能熬过冬天,全村人就剩下一朵红薯秧可以吃,连刷锅水都成了争抢的东西。

穿衣服也是一件头疼事儿。那时候的衣服,基本都是粗布做的,颜色单调,样式也没啥可选的。

那时候农村都流行一句话:“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一件衣服,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接着穿,到最后衣服上补丁摞补丁,原来的样子都看不出来。

冬天的时候,很多人的棉袄都是破破烂烂的,根本挡不住寒风。家里要是有件大衣,那都是富裕家庭才有的。

住的地方更是简陋得不行。土坯房是那时候农村的标配,夏天热得要命,冬天冷得直打哆嗦,还有倒塌的危险。

一家人挤在两三间小屋里,有的家里只能用个窗帘隔开空间。床上的干草和破棉絮,睡着一点儿也不舒服,更别提暖和了。冬天能在床底下铺上点麦秆,那都是奢侈的享受。

交通也是个大问题。农村的路都是土路,晴天扬尘,雨天泥泞。想买点东西,得走老远的路去供销社。村里还老停电,晚上只能靠蜡烛照亮。一到晚上,农村的街道上,黑漆漆的一片。

那时候,能在村里看场露天电影,那可是最大的娱乐活动了。虽然放的都是红色电影,但能看看外面的世界,也是一种享受。

办喜事或者串亲戚,能带上几个白面馒头,那都是很有面子的事情。我家有件事儿,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

有一年过年,家里七口人,就剩下一些玉米糊糊吃了。为了能吃上口肉,我大爷冒险去河里抓鱼,结果被抓了,挨了一顿打,还落下了残疾。

结语:

看看那时候的农村,真是穷得让人心疼。但就是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我们的祖辈们硬是咬牙坚持了下来,他们的坚韧和乐观,真是我们学不完的榜样。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再也不用为吃不上饭发愁了。

这段历史,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也给了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正像那句老话说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历过那些苦难,我们才更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有多珍贵。

1 阅读:495
评论列表

古今聊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